竇寧
【摘要】本試驗通過比較草甘膦和克艽蹤的各三個濃度對果園除草的殺滅程度,證明草甘膦比克艽蹤的除草效果更徹底,且用來衡量除草劑的效果的指標不要選用藥害級別,最好達標數成鮮重。
【關鍵詞】草甘膦;克艽蹤;除草效果
0.引言
化學除草具有簡便、高效、節(jié)省勞力、提高產量等諸多特點,[1]本試驗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化學除草劑的特性,達到掌握使用化學除草的一般方法,消除雜草給果園帶來的一系列危害,總而言之,利用化學除草劑防治果園雜草比人工或機械除草是一項更加經濟有效的措施。[3]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地
大理市鳳儀鎮(zhèn)華營蘋果園地,株行距為2×4m,肥力一般,約為4年生樹長勢健壯,試驗化為紅壤。
1.2方法
采用草甘膦10%水劑為0.5kg/畝、1.0kg/畝、1.5kg/畝三個濃度和克艽蹤40%水濟的100ml/畝、200ml/畝、300ml/畝三個濃度以及清水對照,只7個處理,重復三次,每小區(qū)面積為16,共21個小區(qū)總面積為336,采用完全隨機設計,于1998年4月27日(晴,氣溫25℃左右),兌水50kg,用R16型農用噴霧器進行葉面噴施。
1.3結果調查方法
試驗時間為1998年4月27日-5月31日,在噴藥后的第1周、第2周、第3周在各小區(qū)內隨選取三個樣點(每樣點面積為1)的雜草存活株數及藥害癥狀作為試驗的原始數據,其中藥害癥狀的劃分標準為:
A級 無明顯受藥害現象。
B級 萎蔫。
C級 局部藥斑。
D級 生長點干枯或變黃,其余部分干枯。
為方便用數值表示,分別給A、B、C、D賦值為0、1、2、3,于5月31日,在各小區(qū)隨機選取三個樣點(每樣點面積為1),連根拔起雜草,抖凈泥土,用托盤天平稱取雜草鮮重。
各個小區(qū)藥害程度用公式
×a·A+×b·B+×c·C+×d·D
×a + ×b + ×c + ×d
其中:
Xa為同一小區(qū),同一樣點內遭受A級別藥害的植株數;
Xb為同一小區(qū),同一樣點內遭受B級別藥害的植株數;
Xc為同一小區(qū),同一樣點內遭受C級別藥害的植株數;
Xd為同一小區(qū),同一樣點內遭受D級別藥害的植株數;
藥濟的防治效果用公式:
對照(平均株數或平均鮮重)—處理(平均株數或平均鮮重)對照(平均株數或平均鮮重)
來計算:
分析用LSR新極差法和SSR測驗[4]。
2.結果分析
隨著草甘膦或者克艽蹤濃度的逐步提高,存活的雜草平均株數逐漸減少,但隨著噴藥時間的延續(xù),經草甘膦處理后的試驗地中存活的雜草平均株數進一步減少,而經克艽蹤處理后的試驗地中,存活的雜草平均株數反倒逐漸增加,究其原因,可知草甘膦是葉面噴施清導性除草劑,施藥后,通過莖葉吸收,可緩慢清導到植株全身,破壞地下根和地下莖,從而使許多難以防治的深根性多年生惡性雜草(如矛根、艾蒿、回蒿)得到有效防除,[1]而克艽蹤基本上無清導能力,在土壤中很快純化,對未有萌發(fā)的雜草或依靠地下根莖繁殖的雜草無觸殺作用,對一些再生能力強的雜草不易徹底根除,[2]導致噴藥后期雜草滋生。
從表2可看出:隨草甘膦濃度的提高,雜草所受藥害級別逐漸增大,隨克蕪蹤濃度的提高,雜草所受藥害級別逐漸降低,在噴藥后的第1、2周,草甘膦的第一種濃度和克蕪蹤第一種濃度效果比較,藥害癥狀的差異相當顯著,而到了第3周,草甘膦整體所反應的藥害癥狀和克蕪蹤整體所反應的藥害癥狀之間的差異變?yōu)闃O顯著,出現此種情況,按照常理和參考資料來分析,是錯誤的,究其原因,是把藥害級別作為檢驗藥劑效果的一項指標、方法不妥,因為藥害級別完全是根據人的肉眼粗略觀察劃定,雖然評定的標準是相同的,但每個人觀測的標準會因人而異,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導致觀測值與真實值之間有較大的出入,出現顯著差異,甚至是錯誤,再看劃分標準中未列入死亡這一級別,而除草甘膦是殺死雜草。
噴藥后第5周隨草甘膦濃度的提高,各小區(qū)內植株的鮮重逐漸減輕,說明殺死的植株逐漸增加,防治效果逐漸提高,而隨克艽蹤濃度的提高,各小區(qū)內植株鮮重逐漸增加,說明克艽蹤殺死的植株數逐漸降低,草甘膦的3個濃度間防治效果沒有顯著差異,而草甘膦和克艽蹤,以及對照三者間互相有顯著性差異。
試驗區(qū)的雜草種類有:白蒿、艾蒿、紅花腥草、野薄荷、紫花苜蓿、酸漿菜、灰條草、野燕麥、扁穗雀麥、狗牙根、狗尾草、鼠李草、錦葵、倒提壺、繁縷草、畫眉草、半夏等。除白蒿、艾蒿、野燕麥、狗尾根、錦葵的兩種藥濟表現敏感性稍差一點外,其余均表現敏感。
3.結論
(1)草甘膦后期防除雜草效果比較明顯,而克艽蹤則早期防治效果好,總體看來,草甘膦比克艽蹤更實用,因為草甘膦除草徹底,本試驗中草甘膦的最終施用濃度為2.5kg/畝,克艽蹤最終施藥濃度為300ml/畝。
(2)用株數和鮮重作為衡量藥濟效果的指標,比較直觀、準確,而用藥害級別來衡量藥效,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誤差,建議今后作除草劑試驗,用株數或鮮重作為藥效指標,而不要采用藥害級別,即使采用,建議劃分標準采用:A級—植株部分葉片變黃、萎縮;B級—植株1/2以上部為枯萎;C級—植株大部分死;D級—全部死亡。[科]
【參考文獻】
[1]楊秀瑗.果園化學除草劑的應用.中國果樹,1981,(7):23-25.
[2]魏天軍.蘋果園應用除草劑試驗.北方園藝,1997,(6):48-49.
[3]唐梁.果園雜草的化學防除.中國果樹,1983,(8):26-29.
[4]張全德.農業(yè)試驗統(tǒng)計模型和BasiL程序.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6):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