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剛
(蘇州市相城區(qū)陽澄湖中學江蘇蘇州215138)
讓自主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案一體化”中落到實處
李雷剛
(蘇州市相城區(qū)陽澄湖中學江蘇蘇州215138)
“教學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自主學習為指導思想,體現主體地位、注重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學會、培養(yǎng)學習能力。文章主要從“教學案一體化”的基本內涵,自主課堂教學的實施等方面讓自主學習得到落實。
自主學習;教學案一體化;有效教學
教育家陶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他總結出了“學重于教,教學合一”的重要思想,在教學中進行教學合一為載體的“教學案一體化”是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嘗試。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教學。
教案,教師課堂上的活動內容,它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于課堂上教師講什么、如何講。學案,學生的活動內容,它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于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能力,變學會為會學。
教學案一體化是集課前自主預習、課堂學習研討、自我評價等為一體的師生共用的課堂教學載體,是課堂教學中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積累基本學習經驗的施工藍圖和操作平臺。
從教的角度來說,以小組合作學習為組織策略,自主合作,促進學生深層理解知識的教學活動;從學的角度來說,是學生對教學案設計的一系列問題的思考、探究、解答,進而完成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學案一體化的實質是在教學活動的準備與實施的過程中立足于使“教”與“學”有機地融為一體,讓自主學習在教學案一體化中得到落實。
下面以上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常見的酸和堿—常見的堿”一節(jié)內容為例具體說明。
1.課前自主預習,指引方向——以案導學
“預習”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學生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課前預習是“學習目標”教學法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既能充分體現教學案一體化的導學功能,又是實現“主體先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案為學生提供了自學途徑,學生依據學習目標要求,通過閱讀、查閱資料、思考、小組討論等來完成預習練習,并讓學生從身邊尋找一些實驗器材完成簡單的化學家庭小實驗,真正讓學生學有所思,發(fā)現問題并自己去解決問題。
明確目標,為學生有效預習指引方向。在自主預習時,將三維目標進行整合,使學生在展開學習活動之前就能知道學習任務,并緊緊圍繞目標展開學習活動。
課題:§7.2常見的酸和堿——常見堿
[課表內容解讀]
學習目標雙向細目表ABC1.知道燒堿、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質√2.了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主要化學性質和用途√3.了解燒堿暴露在空氣中發(fā)生的變化,掌握燒堿的儲存方法及檢驗氫氧化鈉變質的方法√4.認識常見的堿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_________、_________和是幾種重要的堿。
(2)氫氧化鈉俗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溶于將_________熱量,露置于空氣中將_________;氫氧化鈣俗稱_________或_________,可由_________與水反應生成(該反應為_________熱反應)。
課前自主學習,為學生搭建自我檢測的平臺。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編擬或精選一些相對較為簡單的題目,學生通過預習能基本掌握,通過對學生預習自評的檢查,教師可及時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
2.上課交流反饋,互動討論——以案論學
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課前自主預習情況,了解學生預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信息反饋互動討論。對一些簡單、易懂的知識可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學生在嘗試中遇到困難會積極主動地尋求他人幫助。教師可針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學生個體發(fā)言、小組討論、全班辯證等多種討論方式,互相啟發(fā),解決問題。
[探究質疑自主學習、交流學習情況]
小組內交流,完成預習教學案遇到的問題。
3.重點難點突破,啟發(fā)引領——以案點學
重難點突破是教師在學生自學、交流討論等基礎上進行的,教師根據學習目標雙向細目表及學生交流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評講時要語言、內容精煉,要有針對性,要有啟發(fā)性。學生經過老師的適當的點撥能解決的問題應盡量讓學生自主解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不僅能引領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更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維束縛,獲得新的思維發(fā)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學習研討]如:
實驗探究: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CO2和Ca(OH)2發(fā)生了反應,那么同學們往NaOH溶液中通入CO2,能觀察到什么現象?
討論探究實驗:把CO2通入NaOH溶液中無明顯現象,這是否說明CO2和NaOH不反應?還是確實發(fā)生了反應?對于這種無明顯現象的反應能不能設計出一些實驗,使反應產生一些現象,從而直觀地證明兩者發(fā)生反應呢?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由于實驗現象不明顯,使學生在學習這一反應時沒有感性認識,掌握較難。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為突破難點,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合作設計并展示方案,選擇有代表性的設計方案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學生評價每一個方案是否嚴密。
本節(jié)課的亮點之一,就是通過對CO2和NaOH能否反應的實驗探究,通過引導學生從檢驗生成物和生成物狀態(tài)變化引起氣壓變化兩方面思考,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有關知識的鞏固和應用,同時也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整堂課的課堂氣氛是非常熱烈的,學生的積極性高,思維活躍,設計出很多精彩的方案。
4.注重歸納總結,促進教學——以案促學
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會教,而是學生會學”,也就是學生會思考,會歸納,會總結。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把知識梳理成線,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導向作用,這是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又是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的重要策略,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學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性質后,請學生逐一回憶兩種堿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質,這是給學生自由發(fā)表、歸納總結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形式的總結嘗試活動。然后請學生分析并總結:(1)物理性質方面,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鈣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2)化學性質方面,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學性質,在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時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有何區(qū)別(從生成物考慮)?在比較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鈣變質的問題上,從“變質的原因”、“密封保存原因是否相同”“檢驗變質的方法”等方面做出對比。經過討論后,讓學生自己將這些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以表格的形式構成知識網絡。
(viii)通過公式(3)計算確定個體標準決策矩陣(i=1,2,...,10,j=1,2,…,4,y=為了節(jié)省篇幅,所有標準決策矩陣省略。
5.深化自主發(fā)展,開發(fā)心智——以案考學
學生學完本課,完成教學案上的習題,可以將學習內容進行鞏固、升華。課堂自我評價達標訓練的設計應與學習目標相呼應,難度要分層次,由淺入深地掌握知識,增強學習能力,它是“教學案一體化”的著力點。通過當堂練習對所學知識既能消化、鞏固知識,又能為教師提供直接的反饋,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給予指正,做出正確的評價。
[課堂自我評價]如:
A層:
(1)氫氧化鈉露置在空氣中,表面會發(fā)生潮解,這是因為它_________的緣故。
同時它還能與空氣中的_________發(fā)生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從而使氫氧化鈉變質;因此,氫氧化鈉固體必須_________保存;而它的水溶液也必須保存。
B層:
(1)用天平稱量固體氫氧化鈉時,應把氫氧化鈉直接放在()
A.天平的托盤上B.濾紙上
C.小燒杯內D.試管中
(2)下列氣體其中能用氫氧化鈉干燥的是()
A.CO2B.O2C.SO3D.HCl
(3)固體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①氫氧化鈉有腐蝕性
②氫氧化鈉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③氫氧化鈉有揮發(fā)性
④氫氧化鈉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
……
C層:
(1)某些食品的包裝袋內有一個裝有白色顆粒狀固體的小紙袋,上面寫有“干燥劑,主要成分為生石灰,請勿食用”等字樣,回答下列問題:
①生石灰可作干燥劑理由(化學方程式);
②“請勿食用”是因為干燥劑食用后對人體有什么危害作用?
課堂自主評價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的關鍵,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讓學生逐步實現由“懂得”到“會做”,由“會做”到“會學”。
6.課后反思領悟,鞏固落實——拓展創(chuàng)新
引導學生課后評價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反思領悟,并留適宜的作業(yè)進行鞏固落實,能夠及時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以及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力,進而幫助學生總結出學習方法。課后通過對比、分析、綜合,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歸納學習方法,從“學會”到“會學”產生新的認識飛躍。從而體現學習過程的完整性,促進課前、課內、課后學習活動的一體化。
總之,教學案一體化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指導思想,運用教學案組織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這種一體化的教學策略觀,強化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走向“樂學—會學—善學”的創(chuàng)新之路,使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發(fā)展,提高時間利用率和學習效率。
[1]姚蕾.實施“教學案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體會和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2,(12)
[2]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2)
[3]胡久華,王磊.初中化學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1008-0546(2013)11-0016-03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