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敏
門診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李淑敏
探討門診護理人員對肝炎患者實施健康教育, 控制肝炎的進展, 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健康教育在整體護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護理人員在門診及時準確地對肝炎患者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對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減少肝炎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也順應了當代醫(yī)學、護理學發(fā)展的需求。
健康教育;門診;肝炎患者;護理人員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 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健康教育是社會對護理工作的要求。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1]。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肝炎是常見的嚴重傳染病, 常常威脅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吉林省人民醫(yī)院從1992年起在護理工作中, 邊學習、邊探索,依照肝炎患者的特點, 在門診開展健康教育。采取行為干預、行為指導, 使人們重視自我保健, 改變不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 可以達到預防疾病、控制疾病、健康長壽, 自我保健的目的[2]。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提高了肝炎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 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認可和好評, 護理工作收到了滿意效果。現(xiàn)將報告如下。
門診肝炎患者停留時間比住院患者相對短;每日就診人數(shù)較多、業(yè)務量較大;每個患者的職業(yè)、性別、年齡、生理心理狀態(tài)以及對疾病的認知有所不同, 且愈后各有差異。
2.1 盡早治療的心理 在門診多數(shù)患者及家屬都迫切期望盡早就診、盡早治療。尤其是外地來就醫(yī)的患者, 更希望及時得到醫(yī)務人員的關注、關心、安慰和交流, 希望及早明確診斷, 及時得到正確治療, 以縮短在醫(yī)院滯留的時間。
2.2 緊張焦慮心理 肝炎患者的病程較長, 恢復較慢。有些患者因身心受到傷害與折磨, 表現(xiàn)出緊張恐懼、心煩意亂、焦慮不安, 對治療缺乏耐心等心理。
2.3 自卑、厭世心理 部分患者較為突出, 由于社會的偏見,談“肝”色變, 怕傳染, 甚至錯誤認為“低人一等”, 處于自卑狀態(tài)。也有些患者因病情加重, 經濟負擔過重, 常表現(xiàn)出沮喪、絕望的心理, 對治療失去信心, 從而導致厭世心理。
護理人員在門診對肝炎患者實施健康教育, 讓患者及家屬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識、康復保健知識、提高預防保健意識, 使患者改變不健康行為, 減少因缺乏預防保健知識而使所患疾病經常復發(fā)、加重身心負擔, 縮短病程天數(shù), 提高護理質量[3],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健康教育內容易于患者執(zhí)行;語言通俗易懂, 易于患者接受;有針對性的教育, 適應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不同背景的人都能接受。
5.1 接診教育 是門診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是以個別談話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的一種方法[4]。當患者在門診第一次與醫(yī)院親密接觸時, 由于對自己的病情不了解, 表現(xiàn)出緊張、忐忑不安, 渴望醫(yī)務人員的關心、安慰。此時接診的護理人員要體諒患者的心情, 熱情接待, 耐心細致地作自我介紹、解答疑問、消除顧慮, 使患者愿意與護理人員交談、傾訴,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充分發(fā)揮了護士的積極性, 提高了護理質量。
5.2 心理健康教育 患者對自身健康擔憂, 常表現(xiàn)出不良的心里及消極情緒, 影響對疾病的治療與康復, 因此護理人員要善于觀察、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及心理要求, 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運用尊重性語言、情感性語言和鼓勵性語言,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溫暖, 在心理上得到安慰。當家庭成員患病時, 家屬對患者的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提醒他們注意保持自身的情緒穩(wěn)定, 引導患者積極面對疾病[5], 促進早日康復。
5.3 相關知識教育 口頭講解、面對面咨詢。門診護理人員應及時準確地向就診患者及家屬講解所患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理、治療與護理、預防并發(fā)癥及減少復發(fā)的措施等;門診科室專設熱線電話, 采取護患之間“一對一”的信息交流,滿足患者求醫(yī)問藥的需求;門診科室墻壁設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專欄, 內容以防治肝病知識為主, 言簡意賅, 字跡工整;門診科室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冊, 護理人員發(fā)給每個就診的患者, 讓患者通過自己閱讀來獲得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 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5.4 藥物治療教育 有些肝炎患者“求醫(yī)心切”, 但不要“有病亂求醫(yī)”, 建議患者最好到正規(guī)醫(yī)院找專科醫(yī)生就診, 不要相信藥物廣告或其它藥物宣傳, 更不要購買低價而質量差的藥物, 否則會加重肝臟損害, 這是因為很多藥物都要經過肝臟解毒, 增加肝臟負擔。治療時應強調合理用藥, 避免長時間、大量應用藥物, 久而久之會產生耐藥性, 使肝臟產生病變, 病情會更加嚴重。
5.5 飲食、生活指導教育 護理人員針對疾病的特點進行飲食教育, 如飲食中主副食應如何搭配, 副食中各種營養(yǎng)質量的掌握, 常見副食搭配的禁忌, 辛辣食物的控制以及個別食物對疾病的影響等[6]。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 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高蛋白(如瘦肉、豆制品)食物等, 戒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暴飲暴食。護理人員應讓患者及家屬多了解肝病的傳播途徑, 消毒隔離措施等, 指導家屬在患者理解的前提下, 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措施。日常生活中患者不與他人共用生活用品, 如毛巾、牙刷、餐具及剃須用品等, 教育患者加強自我保護, 防止交叉感染。生活有規(guī)律,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增加營養(yǎng), 適量運動, 如慢走、打太極等, 以增強體質, 提高免疫力。
通過健康教育, 大部分患者及家屬對肝炎知識有了進一步認識, 積極主動配合醫(yī)生治療, 患者知曉飲食、用藥指導及自我保健知識等, 使綜合滿意度均在96%以上, 患者再次復查仍選擇本科, 并介紹親戚朋友到本科就診,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科的知明度, 帶來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健康教育是提高醫(yī)護質量, 增強人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的重要措施。門診不僅是疾病診療中心, 也是開展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本科建立了具有門診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 運用健康教育有助于增進及改善護患關系, 是實行人性化、親情化服務的一個良好開端。護理人員不僅要給患者適當?shù)闹委熍c護理, 還要利用熱線電話, 面對面咨詢,宣傳手冊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 通過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產生原因、預防措施、安全用藥, 飲食及生活安排等等, 對改變患者衛(wèi)生習慣及提高自我保健意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控制肝炎的進展, 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程度, 積極配合治療, 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1] 陸巍, 周崢, 何登玲.乳腺癌手術病人健康教育臨床路經表的應用研究.護理研究, 2005, 19(3):511-512.
[2] 郭秀娥.加強門診健康教育的管理.醫(yī)學文選, 2000, 19(5):263.
[3] 齊秀云, 杜桂茹.門診留觀患者的健康教育.吉林醫(yī)學2008,5(29):872.
[4] 劉莉, 拱中華.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吉林醫(yī)學, 2008, 5(10):831.
[5] 張小平.死者對同室病友的心理影響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志, 2002, 17(12):9.
[6] 范麗華, 曹月輝, 李志霞.淺談出院患者的預防教育.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9, 4(10):219.
130021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