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秋艷
人參與西洋參的區(qū)別
孫秋艷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和根莖。
西洋參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干燥根。
區(qū)別要點:人參與西洋參同科不同藥用部位。
2.1人參 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 cm。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xù)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紋,生嗮參體略輕泡,白干參質(zhì)稍硬。二者均具蘆頭,支根及須根斷面粉質(zhì)類白色,形成層環(huán)不明顯,有放射狀裂隙。氣特異,味微苦甘。
2.2西洋參 主根呈紡錘形、圓柱形或圓錐形,長3~12 cm,蘆頭、支根及須根多已除去,上部有密集的縱皺紋,環(huán)紋可見稀疏的橫向條紋疤痕。質(zhì)地硬,折斷面略似粉質(zhì),類白色或黃棕色,形成層處色稍深,皮部有黃棕色點狀樹脂道,顯放射狀紋理。氣微香,味苦、微甘,口嚼味濃,先苦后回甜。
區(qū)別要點:人參(生嗮參,白干參)具蘆頭,有支、須根。無橫疤痕。斷面粉質(zhì),形成層環(huán)不明顯,有裂隙。而西洋參無蘆頭,無支、須根,有橫疤痕,斷面略顯粉性,形成層環(huán)明顯,皮層樹脂道明顯。
2.3功效區(qū)別: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本品為補氣之圣藥。凡氣虛之證,脾胃氣虛、肺氣不足,心神不安以及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皆可使用。
西洋參:微苦、微甘,性寒。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凡陰虛火旺、喘痰瘀血、熱病氣陰兩傷、津液不足及腸熱便血之證均有效。
區(qū)別要點:人參味甘,只補不降,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
西洋參味苦,補降雙效,高血壓患者可以服用。
2.4用法與用量 人參可與其他藥配伍,也可單用,可另煎兌服,也可研粉吞服,泡酒服。常用量3~9 g,2 g/次,2次/d。
西洋參用法與人參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泡水飲較普遍,常用量3~6 g。
2.5臨床應用的區(qū)別 人參:①元氣虛脫證。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為拯危救脫要藥,適用于因大汗、大瀉、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氣虛極欲脫,氣短神疲,脈微欲絕的重危證候。例獨參湯。②肺脾心腎氣虛證。為補肺要藥,可改善短氣喘促,懶言聲微等肺氣虛衰癥狀。治肺氣咳喘、痰多者,常與五味子、蘇子、杏仁等藥同用,如補肺湯[1]。③用于急救,例心原性休克的急救,或其他一時極端垂危的患者;人參與附子合用可以救治亡陽虛脫。④治療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人參對于高血壓病、心肌營養(yǎng)不良、冠狀動脈硬化、心絞痛等,都有一定時治療作用,可以減輕各種癥狀。人參對不正常的血壓具有調(diào)整作用,或認為不同的劑量可以出現(xiàn)不同的作用。⑤對胃和肝臟疾病,對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過低者,服人參后可見胃酸增加,癥狀減輕或消失,但對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無明顯影響。⑥治療糖尿病,人參能改善糖尿患者的一般情況,但不改變血糖過高的程度。⑦治療神經(jīng)衰弱,人參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顯著的興奮作用,能提高機體活動能力,減少疲勞;對不同類型的神經(jīng)衰弱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使患者體重增加,消除或減輕全身無力、頭痛、失眠等癥狀。⑧治療陽痿,人參在中藥里,一般用作強壯劑,可以補養(yǎng)元氣;近人的研究,證明它有增強性腺機能的作用,加人參酊對于麻痹型、早泄型陽痿有顯著的療效。⑨人參還有提高視力及增強視覺暗適應的作用。但臨床上對于實癥,如由于突然氣壅而得的喘癥,由于燥熱引起的咽喉干燥癥,一時沖動引發(fā)的吐血鼻衄等,均忌用人參。
西洋參的臨床作用:①對心血管系統(tǒng):a.改善心肌功能,抗缺血,b.抗心律失常,c.抗休克,d.抗動脈硬化。②增強體質(zhì):a.抗缺氧,b.抗疲勞,c.耐高溫,d.耐寒,e.耐饑渴。③促進造血。④鎮(zhèn)靜。⑤降血糖。⑥增強免疫力。⑦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以獨參湯并配合西藥搶救治療心梗有比較成功的經(jīng)驗。⑧保?。何餮髤⒆鳛楸=∑返膽迷絹碓綇V泛,調(diào)查顯示,西洋參用于保健的量已經(jīng)遠遠超過藥品。
區(qū)別要點:人參臨床以補虛為主,實證忌用。
西洋參臨床調(diào)節(jié)改善為主,可抗感染、消炎、降火。
[1] 《中國藥典》、《景岳全書》、《千金方》.
157000 牡丹江靈泰藥益壽堂藥店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保健受到廣大人民的重視,人們的意識逐漸從“溫飽”到“高品質(zhì)養(yǎng)生”。人參、西洋參從“從治病到防衰老”備受歡迎,市場用量倍增。由于二者價格相差較大,一些不法商販,以人參冒充西洋參的現(xiàn)象屢見不限。但二者無論在來源、性狀、功效的方面,均有明顯區(qū)別。為使廣大人民合理保健,現(xiàn)就二者區(qū)別點簡述如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