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賓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訪問法等方法,對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我院足球選項課開展狀況進行研究,找到影響我院足球選項課開設的因素,提出相應對策,旨在為推動青少年足球運動的普及與我院足球運動的開展提出可行性意見。
【關鍵詞】校園足球,足球文化,足球選項課
1.前言。中國有近14億人,其中青少年約有2.7億,可在中國足協(xié)注冊的青少年球員只有13524人。青少年足球的基礎如此薄弱,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如此匱乏,就是中國足球水平長期低下的重要的基礎性原因。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座談會上提出:“我們必須從打好青少年足球基礎做起,著眼長遠,面向未來,絕不能急功近利,我們要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本著對中國足球未來負責的態(tài)度,從振興中國足球的高度,痛下決心,花大力氣狠抓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絕不要指望足球沒有青少年的普及,就能提高水平。”
2.研究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和我院足球選項課開設現(xiàn)狀。
2.2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查閱中國足協(xié)有關青少年業(yè)余足球訓練和足球開展情況的有關文件和資料,報刊雜志上發(fā)表的有關文章與本文有關的學科論著。(2)調查訪問法:對有關專家和部分地市的足球協(xié)會、教育廳、體育局和學校的有關人員進行訪問,對校園足球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和交流。
3.結果與分析
3.1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現(xiàn)狀
3.1.1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總體情況。2009年4月14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及“實施方案”。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兩部委首次就一個單項體育運動項目聯(lián)合發(fā)文全面推廣。
3.1.2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關調研表明,當前影響中國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最主要因素是學業(yè)的壓力。這與中國人的價值取向與教育制度有密切的關系。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與體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協(xié)作問題,缺乏全面的合作和優(yōu)勢的互補。在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主要是活動經(jīng)費的缺乏,其次為足球教練員與舉辦足球比賽的管理人的不足。我國足球活動場地嚴重不足早已成為制約發(fā)展的瓶頸。
3.1.3河北省中小學校園足球開展現(xiàn)狀:
3.1.3.1河北省足球基礎差,影響中小學校園足球的開展。目前河北省僅有一支乙級足球隊,培養(yǎng)出來的僅有的一點足球人才也流失其他省份,河北省足球運動蕭條,影響了足球的普及率。
3.1.3.2社會環(huán)境因素對中小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影響。當前,中國足球職業(yè)聯(lián)賽中,假球、黑哨、賭球、罷賽、打人等不正之風蔓延,致使青少年對足球運動的興趣逐年下降,進而遠離足球。
3.1.3.3經(jīng)費投入不足,也是影響青少年足球運動開展的因素。各個學校對足球運動的經(jīng)費投入成了影響河北省中小學足球運動開展的重要因素。
3.2我院足球選項課和足球活動開展現(xiàn)狀
3.2.1我院足球開展總體情況。我院有屬于自己學校的足球場地,有相對較強的師資隊伍,足球課程作為傳統(tǒng)的集體項目在我院開展已有十幾年的歷史,學院每年舉行校園足球賽,這些都為足球活動在我院的開展提供了方便的條件。
3.2.2我院足球活動開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我院許多學生喜歡看體育節(jié)目,喜歡講體育項目,談到體育明星無所不曉。但是自己參加體育活動比較少、鍛煉身體比較少,自身的體質比較差。
網(wǎng)絡時代,一些學生呆在網(wǎng)吧、宿舍,網(wǎng)絡游戲成為大學生的愛好,學生寧愿在電腦上玩足球游戲,也不愿意親身到操場上參與活動。目前很多新興體育項目出現(xiàn)在高校的體育課程中,如:網(wǎng)球、羽毛球、健美操、輪滑等新穎運動項目逐漸受到大學生的喜歡。
3.2.3我院體育部選課給學生的自由空間較大,充分尊重學生興趣,造成有的項目選課人數(shù)非常大,有的項目沒有學生選擇。這是對體育教師資源的一種浪費。
3.2.4河北省高校足球課開設現(xiàn)狀:
3.2.4.1所有高校都開設足球選項課,學生選課情況基本有兩種:一是網(wǎng)上選課。二是學生興趣結合體育部干預。
3.2.4.2通過對其他高校足球教師的走訪調查,了解到他們的足球課學生興趣也不是很高,學生的技術水平也相對較差,學生大都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為完成體育學分;二是陪朋友一起;三是自己喜歡的項目沒有選上,只能選足球課;四是自己也不知道選什么,盲目選足球。
3.3青少年與我院足球活動開展中存在問題的關聯(lián)性
中國教育一貫奉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一壟斷性價值標準決定了體育在中小學當中的實際地位。所以,大學生在自己中小學階段就遠離了足球運動,造成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只做“鐵桿的球迷”,不做“踢球的學生”。中小學體育課處于可有可無的境地,系統(tǒng)性不強,“放羊式”教學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體育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與體育行政管理部門缺乏一個長遠的、系統(tǒng)的、科學的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1)應試教育體制遏制了校園體育的發(fā)展,扼殺了學生們愛好體育、喜歡運動的天性。(2)近兩年開展的“貌似紅火”的青少年校園足球,依然難以掩飾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遠離足球場,遠離足球運動。(3)大學生受到網(wǎng)絡和各種傳媒的影響,愿意在家看體育節(jié)目,不愿意出去鍛煉身體。(4)如何解決好“體教結合”,依然是困擾校園足球開展的老問題。(5)學院忽視足球運動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以及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沒有切實意識到足球運動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性作用。
4.2建議(1)加大中小學足球普及力度,逐步增加普通學校的參與數(shù)量,擴大足球人口,盡量給所有想從事足球運動的學生一個參與的機會。(2)加強教育和體育兩個部門的銜接,完善四級聯(lián)賽體系,使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成為學生在學校內學習足球的一條暢通的路。(3)學院領導應認識到足球運動能帶來潛在的積極性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李衛(wèi)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調查與分析〔Z〕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9.
本論文為: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2012年度院級青年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2YQ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