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敏
臨床護生的帶教對策分析
黃華敏
當下實習生均是90后的獨生子女,多表現(xiàn)為以我為中心、自私、任性、遇事不冷靜、易沖動。當今護校為了生源降低錄取要求,錄取門檻低使護生的素質普遍偏低,對突發(fā)事件的反應差。綜合分析,就要求帶教教師不僅業(yè)務過硬,還要有很好的溝通能力,綜合培養(yǎng)護生,讓其能認識到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的轉換,更好的適應社會,盡快適應角色轉換。
護生;帶教;對策
實習階段是學習護理專業(yè)課程中最重要一個階段,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把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工作中,逐步培養(yǎng)獨立工作,以便能順利的走向工作崗位,也是鞏固理論知識的一個重要階段。因此,帶教工作是臨床教學工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帶教教師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做到“帶技術、帶作風、帶思想”,做到放手不放眼,強化“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化護理,提高護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以及對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
1.1 因材施教護生因個人能力不同,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理論知識比較扎實,動手能力弱、膽小的護生,采取多鼓勵,給予多實踐、多動手的機會,使護生在不斷的成功中增強信心,鍛煉其膽量。而對于膽大、毛躁的護生,則采取磨練意志。在執(zhí)行每項操作前,應仔細思考操作要領,無誤后再執(zhí)行,杜絕盲目進行操作,使護生逐漸變得細心、仔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帶教教師應以多鼓勵、少批評的態(tài)度,拉近與護生的距離。
1.2 角色轉變在面對患者有意的刁難和無意的誤會中,護生往往易采取比較極端的做法。這時帶教教師要時刻引導護生進行換位思考,鍛煉護生的心理承受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加強護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當前整體化護理中“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整個實習過程中不斷教導,使其在以后工作中更快的進行角色轉變,更好的適應護理工作。
1.3 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習,護生們已掌握基本的護理技能,但都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一旦脫離帶教教師的指導就無從下手。帶教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護生的特點,制訂不同的帶教方案,讓護生單獨去完成一些護理工作。要求護生做到三動,“動腦”將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學會觀察病情,分析病情;“動手”學會護理體驗,掌握??谱o理和一些常規(guī)護理技術操作;“動口”學會與患者進行溝通,獲取一些與疾病有關的病史,并對患者進行簡單的有關該疾病的健康教育[1]。教會護生遇事多思考、多觀察、多分析、多溝通。引導護理領會溝通是一門藝術,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最好的方法。
1.4 加強安全教育,培養(yǎng)法律及自我保護意識當前法律意識的提高,使醫(y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不斷提高。但對剛步入社會的護生來說比較茫然的。對護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法律及自我保護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帶教教師利用空余時間帶領護生學習《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護理文書書寫規(guī)范及管理規(guī)定》,知曉《護理應急預案》,讓護生真正做到在法律中應盡的義務和應享有權利[2]。
1.5 出科考核出科考核是對護生在本科室實習總的評價??己朔謨蓚€方面,一方面是在本科室實習中的表現(xiàn),包括組織紀律、服務態(tài)度、團結協(xié)作等;另一方面是知識考核,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通過考核發(fā)現(xiàn)護生的不足之處,加以訓練,以便護生在以后的實習中繼續(xù)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護生是未來臨床護理隊伍中的新鮮力量,不斷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提高臨床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因此加強護生管理,是護理專業(y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
[1]孔淑芬.臨床帶教護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4):1598.
[2]馬培娥,劉春英.臨床護理帶教的做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 (1):634.
R47
A
1673-5846(2013)08-0159-01
景德鎮(zhèn)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西景德鎮(zhèn) 3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