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娜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南區(qū),北京 102600)
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李愛娜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南區(qū),北京 102600)
目的 探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和對策。方法 對55例患者分別在術前、術中、術后采取相應護理,如術前進行心理護理;術后指導功能鍛煉,并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等等。結果 55例患者中,未出現(xiàn)傷口感染及死亡病例,隨診1年,所有患者均能自理生活,生活質量得到了較大提高。結論 耐心細致、積極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促進患者手術成功,有效預防和控制了術后并發(fā)癥,提高其生活質量,改善患者預后。
股骨頸骨折;老年人;圍手術期;護理
股骨頸骨折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與此類人群骨質疏松導致的骨質量下降有關,其誘因包括遭受輕微扭轉暴力等等,多數(shù)情況下是在走路滑到時,身體發(fā)生扭轉倒地,間接暴力傳導導致,按照骨折線部位可分為股骨頭下、經(jīng)股骨頸、股骨頸基底骨折。一般患者表現(xiàn)為傷后髖部疼痛,下肢活動受限,不能站立及行走[1]。由于本病患病人群多為中老年人,患者并發(fā)癥多,恢復期長,因此不僅給老年人心理和生理帶來嚴重困擾,也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2012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對55例老年股骨頸患者采取手術治療,現(xiàn)將相關護理工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55例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齡56~78歲,平均69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X線檢查證實。其中,股骨頭下骨折13例;經(jīng)股骨頸骨折19例,股骨頸基底骨折23例;伴高血壓者26例,慢性支氣管炎者14例,慢性心衰者4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者8例。術中全麻者43例,硬膜外麻醉者12例。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23例;多枚空心釘加壓固定18例;克氏針內固定2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12例。
1.2 護理方法
1.2.1 術前護理
①術前評估:由于此年齡患者常合并有多種并發(fā)癥,因此對老年患者進行術前評估十分重要。在本組中,患者均在術前完善各項檢查,請各科室醫(yī)生進行會診,全面了解全身狀況,評估心、肺功能,以了解是否符合手術指證,同時針對原發(fā)病進行相應治療[2],如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血壓測定,并給予相關口服藥物治療,控制血壓以便于手術;監(jiān)測并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進行飲食控制,將其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等等。②術前準備:對于擇期手術的患者,術前進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出凝血時間、心電圖等檢查,全面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3];手術前禁食8h,禁水4~6h;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如讓患者吹氣球、呼吸操練習等,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大小便訓練,用健側肢體支撐抬臀運動,以適應術后放置大便器及床上排便,同時還可避免壓瘡的出現(xiàn);術前30min備皮,清潔術區(qū)皮膚,留置導尿管,同時遵醫(yī)囑應用抗生素,預防術后感染。③心理護理:骨折給老年人身體及心理造成巨大痛苦,很多患者出現(xiàn)憂郁、悲觀、恐懼等心理變化,加之患者各系統(tǒng)功能退化,多種并發(fā)癥的折磨,常對預后缺乏信心,甚至出現(xiàn)絕望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及時進行心理護理十分必要,不僅能使患者配合治療,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還可改善預后,包括:講解相關醫(yī)學知識,積極進行宣教;向患者介紹成功的案例,增強治療的信心;詳細介紹術前準備、術中及術后注意事項,使患者對手術有全面的認識,消除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4]。
1.2.2 術中護理
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血氧飽和度、面色等情況;保持靜脈通道的開放,觀察滴速及患者的反應等等。
1.2.3 術后護理
①基礎護理:術后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每30min或1h監(jiān)測一次,觀察患者的意識、血氧飽和度、尿量等,或應用24h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直至病情平穩(wěn)。所有患者均給予吸氧,密切觀察患肢的血運、活動及感覺情況,有針對性的觀察患者的血壓、血糖等。②注意傷口及引流情況:由于老年患者易發(fā)生傷口感染,因此術后應密切觀察傷口有無滲血,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引流液顏色、性狀及量的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24~48h后,引流量<50mL/d,可拔除引流管。除以上情況外,護理時還應注意,每日紫外線消毒房間,消毒水擦地,限制探視,防止大小便污染傷口,發(fā)現(xiàn)敷料、滲血較多時,應進行及時的更換;合理應用抗生素,平衡飲食等等。同時,觀察尿管的情況,避免其打折、擠壓,術后6h夾管,每2~3h定時開放1次,以鍛煉患者膀胱的收縮功能,術后3d后可將尿管拔除。③體位護理:根據(jù)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采取相應的體位,患肢保持外展或中立位,可穿丁字鞋或兩腳間夾軟墊,避免髖內收外旋及關節(jié)脫位。④疼痛的護理:手術后疼痛不可避免,醫(yī)護人員應向患者講解疼痛原因、緩解疼痛的方法,如深呼吸等,疼痛時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藥物,患者還可在術后應用止痛泵,緩解疼痛。⑤相關并發(fā)癥的護理:預防壓瘡:定時幫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膚及床單干凈清潔,對粗糙、出汗、潮濕的皮膚可采用爽身粉,以保持皮膚干燥、潤滑,減少摩擦;按摩骨隆突處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用便器時動作應輕柔,幅度不可過大,避免應使用大小便器而使皮膚破損。預防和控制肺部感染: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較差,基礎病較多,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在術前及術后鼓勵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協(xié)助患者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的排除;對于合并有肺部感染者,積極治療原發(fā)病,還可給予霧化吸入等治療。預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注意護理導尿管,以免出現(xiàn)泌尿系感染,留置導尿管期間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更換引流袋,做好管道和尿道口的護理。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手術應激性反應及患肢制動容易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因此在術后應聽取患者的主訴,注意患肢的保暖,抬高患肢60°,觀察患肢的腫脹程度、皮膚溫度、顏色,及時了解病情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早期鼓勵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同時配合抗凝藥物的正確使用。⑥功能鍛煉:術后6h,患者可進行主動或被動足趾屈伸運動,術后1~2d,可指導患者練習患肢足部的背伸跖屈運動及踝關節(jié)的踝泵運動,健側肢體的伸屈運動,每次20~30min,每日2~3次,具體情況依據(jù)患者病情而定。術后2~3d主動行患肢股四頭肌的長收縮運動,并進行上肢肌力的恢復練習,每次20~30min,每日2~3次。術后3~5d,可抬高上身20~30°,逐漸進行膝關節(jié)的伸屈運動,注意動作輕柔,同時可逐漸進行全身的功能鍛煉。術后1周進行助行器幫助下的立位練習;術后2周至出院主要加強術側髖關節(jié)外展、外旋及內收等功能鍛煉。⑦出院指導:加強出院指導如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定期復查、定期隨訪等等。囑患者加強飲食護理,如多飲用牛奶,多吃豆制品,多曬太陽,戒煙慎酒,增強體質,防止再次跌倒發(fā)生骨折等等。
在本組55例患者中,術中及術后情況平穩(wěn),未發(fā)生傷口感染和死亡病例,隨診1年,所有患者均能自理生活,生活質量得到了較大提高。
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股骨頸骨折后,需要長期臥床休息,因此容易出現(xiàn)壓瘡、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泌尿系感染等情況,除積極治療外,本組對老年患者制定及實施了基礎疾病、骨折及并發(fā)癥的全方面護理計劃,由文中可見,通過耐心細致、積極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不僅降低了手術和麻醉風險,保證老年股骨頸患者手術成功,還有效預防和控制了術后并發(fā)癥,必要的心理護理還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預后??傊?,護理效果較為理想。
[1] 張應華.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3,19(5):132-133.
[2] 張莉.淺談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101.
[3] 張玉華.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心理問題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中旬刊,2012,18(11):133-134.
[4] 薛寶艷.50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20):164.
R473.6
B
1671-8194(2013)21-03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