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畜牧獸醫(yī)局,甘肅天水 741020)
因為母豬產仔數少,仔豬個體發(fā)育過大,引發(fā)難產,這種情況較少發(fā)生。
第1胎母豬由于配種太早,青年母豬的生長發(fā)育還未完成,骨盆口太小,仔豬通過子宮頸口遇到困難,形成難產。
胎兒死于母豬子宮內,全身發(fā)脹,死胎過大,引發(fā)難產。
由于胎兒在產道中姿勢不正常,堵塞于產道中引起。
母豬多由于年老體弱、疾病等原因引起膀胱麻痹、膀胱積尿后,擠壓產道,引起難產。
(1)飼養(yǎng)管理員應依豬場每周繁殖目標(產仔數)和母豬產次分布情況,淘汰不健康及跛腳母豬。(2)對已有2個產次以上、低產仔數的母豬進行淘汰。(3)采用激素治療,在離乳后18 d不發(fā)情和(或)治療后7 d仍無效者,也應淘汰該母豬。
母豬不僅對后代仔豬有一半的遺傳影響,而且對后代仔豬胚胎期和哺乳期的生長發(fā)育也有重要影響,影響后代仔豬的生產成本。要依據以下原則選擇后備母豬。
2.2.1 體貌外型好 后備母豬體質健壯,無遺傳疾患,家譜審查確定其祖先或同胞亦無遺傳疾患。體型外貌具有相應種性的典型特征,如毛色、頭型、耳型、體型等,特別應強調的是要有足夠的乳頭數,且乳頭排列整齊,無瞎乳頭和副乳頭。
2.2.2 繁殖性能高 繁殖性能是后備母豬非常重要的性狀,后備母豬應選自產仔數多、哺育率高、斷乳體重大的高產母豬的后代。同時,應具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如陰戶發(fā)育較好,配種前有正常的發(fā)情周期,而且發(fā)情征候明顯。
一般要選擇一個手形較小的技術人員負責治療。剪短指甲,除去指甲邊緣的積垢,磨光指甲邊緣,用0.1%的高錳酸鉀浸洗手掌、手臂和母豬外陰部,手掌、手臂涂上肥皂或石蠟油,五指并攏呈圓錐狀慢慢旋轉伸入母豬產道內,母豬努責時,停止伸入,檢查引起難產的原因。母豬胎水排出后,反復用力陣縮,仍不見胎兒排出,則是難產。此時,可注射催產素,劑量:2 ml/100kg體重,肌肉注射。藥物注射后20~30 min,仔豬可產出。
對于老齡體弱的母豬,首先,母豬要肌肉注射腦垂體后葉素10~30 U/頭,以促進子宮收縮,使仔豬產出。如果肌肉注射腦垂體后葉素30 min后,胎兒仍未產出,助產者可將手伸入母豬產道,按摩子宮頸,隨著母豬陣縮,將胎兒慢慢拉出。
對于胎位異常而引起難產的母豬,助產人員可將手伸入產道,推入胎兒后肢或前肢,取出胎兒。如果母豬產道干燥,可在助產時向產道注入清潔的潤滑劑。如果無法矯正胎位,又不能或不宜進行剖腹產,可將胎兒的某些部位分截取出。
手掌、手臂涂上石蠟油或香皂等,五指聚攏呈錐狀插入母豬陰道內,通過手指觸診檢查造成母豬難產的原因,以便采取相應的處理辦法。
根據助產前檢查的結果,除膀胱積尿性難產需要先行導尿,產力弱性難產可以多次適量注射縮宮素助產外,其它原因引起的難產均可用以下方法解決。
3.2.1 徒手牽拉法 仔豬頭向外正生時,可四指伸至仔豬兩耳后用力拉出。還可用拇指與食指捏緊仔豬下頜間隙部用力拉出。仔豬倒生時,可用彎曲呈鉤狀的食指和中指夾緊仔豬兩后肢關節(jié)上部,拇指壓緊兩后肢用力拉出。當發(fā)生胎位不正時,應先把仔豬向里推,矯正胎位后再助產。兩頭仔豬同時擠入產道,形成難產,應先把后面的1頭向里推,然后拉出外面的仔豬即可。
3.2.2 器械助產法 母豬由于產道狹窄,內部空間小,所以,大家畜中的助產器械及助產方法在母豬難產中往往無法使用,母豬器械助產最常用的工具為產科鉤和鐵絲。產科鉤長以35~40 cm為宜,鉤前端稍尖,鉤的直徑以0.7~1.0 cm為好,產科鉤的粗細可用直徑5 mm的鋼筋。助產時手臂先伸入產道至能觸摸到仔豬耳后部,然后把產科鉤的桿和尖端均貼著手臂并沿手臂進入產道。經過手心后繼續(xù)前伸,通過手指的感觸把鉤尖掛在仔豬眼眶上,通過產道內的手把握鉤手,另一只手用力拉動產科鉤,但動作要緩,產道內的手應和產科鉤同步外移,這樣即可拉出胎兒。鐵絲助產可取1 m長中號鐵絲,兩端對齊使另一端握成鼻兒,將鼻兒跟手一同伸入母豬產道使鼻兒套在仔豬頭部后面,產道內的手摁壓鐵絲使鼻兒束緊仔豬頸部,這樣用力拉動產道外的鐵絲即可將仔豬拉出。
助產后母豬必須加以護理,助產結束后肌注或子宮內放置抗菌消炎藥,用1次性輸精管吸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1次/d,連用3~5 d。
對老齡體弱的母豬,可注射腦垂體后葉素10~30 U,促進子宮收縮,使仔豬產出。如半小時左右胎兒仍未產出,助產人員可將手伸入產道,按摩子宮頸,隨著母豬陣縮,將胎兒慢慢拉出。
對母豬羊水排出過早、產道狹窄干燥、胎兒過大等引起的難產,可向產道注射油類潤滑劑,助產人員將手伸入產道,隨著母豬陣縮,緩緩地將胎兒拉出。
對胎位異常而引起難產的母豬,助產人員可將手伸入產道,推入胎兒后肢或前肢,取出胎兒;假如母豬產道干燥,可向產道注射清潔的潤滑劑。假如無法矯正胎位,又不能或不宜進行剖腹產,可將胎兒的某些部位截斷取出。
在助產過程中,要盡量防止損傷產道和感染,助產后應當給母豬注射抗菌藥物,以防感染。母豬不吃或有脫水癥狀,應在耳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500~1 000 ml,維生素C 0.5 g,加強對母豬的產后護理工作。
經過助產的母豬產仔結束時,子宮內應灌注藥液。藥液可由蒸餾水500 ml,青霉素400萬U、鏈霉素200萬U,混合一起,用胃導管導入子宮內,1次/d,連續(xù)3 d,可有效防治母豬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