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江蘇連云港 222001)
“瘦肉精”是β-腎上腺受體激動劑類化合物的俗稱,因其能使動物體內的脂肪分解代謝增強,蛋白質合成增加,瘦肉率大幅提高而得名,包括鹽酸克倫特羅、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硫酸沙丁胺醇、鹽酸多巴胺等十幾種物質。常用的“瘦肉精”通常是指鹽酸克倫特羅,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體粉末,味苦,熔點為161℃,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可由天然兒茶酚胺衍生合成[1]。鹽酸克倫特羅于1964年首次在美國合成并獲專利[2],20世紀80年代,美國Cyanamid公司農業(yè)研究部發(fā)現(xiàn)其有增加禽類和肉畜的瘦肉產量,同時,降低脂肪含量的功效后,此類藥物被命名為“促生長劑”,被廣泛應用于飼料添加劑中,給畜牧業(yè)生產和人們食品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瘦肉精”毒性較強,人食用后會對心臟和神經有刺激作用,出現(xiàn)惡心、頭暈、心慌、肌肉震顫、四肢無力等中毒癥狀。此外,還可引起代謝紊亂、血鉀降低,反復食用會產生耐受性,對支氣管擴張作用減弱及持續(xù)時間縮短,長期食用還可能導致染色體畸變,誘發(fā)惡性腫瘤[3],因此被世界各國所禁用。2002年,農業(yè)部、衛(wèi)生部和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鹽酸克倫特羅等β興奮劑。但因利益驅使,非法使用“瘦肉精”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國內外因“瘦肉精”致人死亡的案例時有發(fā)生。如何高效快速地檢測出“瘦肉精”成分,成為當前有效監(jiān)管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檢測“瘦肉精”的方法主要有4類,即膠體金試紙條檢測法(快速檢測)、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質譜法。四種檢測方法各有所長,本文結合監(jiān)管工作 “瘦肉精”檢測方法運用的實際,予以對比分析。
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是上世紀80年代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乳膠凝劑試驗、單克隆抗體技術、膠體金免疫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免疫分析方式。該檢測方法是一種快速定性的檢測方法,檢測流程簡化,不需儀器設備,省時、經濟、便捷,結果易于判讀,檢測樣本一般為尿液或血液。該檢測法主要用于大量篩查,檢出限相對較高,約3 ppb,檢測結果還可能受環(huán)境或者人為因素的影響而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檢測結果只能作為一種初步判定,如出現(xiàn)陽性樣品,需進一步確證,還需按照國家檢測標準的法定程序進行檢測。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的原理是利用免疫學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利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中的競爭法來檢測抗體。若待檢尿液中含有“瘦肉精”成分,包被抗原互相競爭與“瘦肉精”抗體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加入底物后,結合的酶連接物顏色發(fā)生變化,然后加入終止液,在指定的波長下測量吸光光度值,即可得出檢測結果。該方法靈敏度高,檢測限較低,一般為尿液0.1ppb(μg/kg),肉類0.3~0.5 ppb,飼料5 ppb。此法操作簡單,對儀器設備的要求不高,費用低,適用于大批量樣品的快速初步篩選,但重現(xiàn)性與特異性較高效液相色譜法差,易出現(xiàn)假陰性或假陽性。
該方法是我國檢測“瘦肉精”的半確證法,其原理是溶于流動相中的各組分經過固定相時,由于與固定相發(fā)生作用的大小、強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滯留的時間也不同,從而先后從固定相中流出,又稱為層析法或色層法。高效液相色譜儀系統(tǒng)由儲液器、泵、進樣器、色譜柱、檢測器、記錄儀等6 部分組成。首先用高壓泵將具有一定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泵入裝有填充劑的色譜柱,經進樣閥注入的樣品被流動相帶入色譜柱內進行分離后依次進入檢測器,由記錄儀、積分儀或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記錄色信號或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從而得到分析結果。該檢測方法速度快,專屬性好,選擇性強,分辨率高,靈敏度高,檢測限低,且假陽性率低。一般為尿液、肉類大約0.5ppb(μg/kg),假陽性率低,并且可一次檢測多種參數(shù)。但不足是步驟多,耗時長,費用高,對儀器設備要求較高,難以在基層檢測部門推廣應用。
該方法是我國檢測“瘦肉精”的確證性方法,是利用氣象色譜法分離并定性與用質譜法定性相聯(lián)用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將氣譜系統(tǒng)與質譜系統(tǒng)通過接口連接起來,氣譜系統(tǒng)將復雜混合物分離成單組分后進入質譜系統(tǒng)進行分析檢測。該方法把色譜高效快速的分離效果和質譜高靈敏度的定性分析有機結合起來,能在多種殘留物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對某種特定的殘留物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靈敏度更高,具有更低的檢測極限[4,5],假陽性率更低。一般尿液、肉類大約0.5ppb(μg/kg)。其不足同樣是步驟多,耗時長,費用過高,對儀器設備要求較高,難以在基層檢測部門推廣應用。
[1] 劉國艷,柴春彥.如何全面認識“瘦肉精”[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2002,19(6):1-3.
[2] 趙思俊,鄭增忍,曲志娜,等.“瘦肉精”的危害及監(jiān)管檢測技術[J].中國動物檢疫,2011,28(4):1-4.
[3] 黃克群,馬艷玲,李冬雪,等.關于“瘦肉精”介紹及監(jiān)管措施[J].中國動物檢疫,2011,28(9):21-22.
[4] 康笑楓,徐淑元.動物組織中鹽酸克倫特羅的快速檢測[J].飼料研究,2003(10):25-27.
[5] 黃小潔,朱永仁.鹽酸克倫特羅檢測方法的比較和應用[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1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