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凱,黃 瑩
(解放軍第117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13)
反交班模式在護理晨會床邊交接班中的應用體會
成 凱,黃 瑩
(解放軍第117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13)
總結反交班模式在護理晨會床邊交接班中的應用體會。改變傳統(tǒng)晨會床邊交班模式,由接班護士了解患者情況后交班,交班護士補充。反交班模式實施半年后,交接班質量、??谱o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傳統(tǒng)交接班模式。在護理晨會床邊交接班中應用反交班模式,可提升??谱o理質量。
護理;交接班;模式
10.3969/j.issn.1671-9875.2013.10.026
護士交接班作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保證臨床護理工作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護士晨會交接班既是對前1d患者病情的總結,也是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概括和評價,同時為制定下一步臨床護理工作計劃提供依據(jù)。因此,晨會交接班對臨床工作正常高效地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傳統(tǒng)交接班過程中存在交班內容太多但不全面、床邊交接流于形式、交接不到位等問題,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本院普外科在護理晨會床邊交接班時采取反交班模式,效果良好,現(xiàn)報告如下。
傳統(tǒng)晨會交接班模式為接班護士提前15min到崗進行物品清點及交接,到交班時間,全體在班醫(yī)護人員參加晨間集體交接班,聽取夜班護士宣讀交班報告,再由護士長、科主任傳達有關事宜,晨會結束,由護士長帶領護士巡視病房,夜班護士交待患者情況,床邊交接班后,接班護士開始工作。因是夜班護士床邊交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接班護士不能客觀、準確、連續(xù)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變化,且交班內容千篇一律,不利于護士整體職業(yè)能力的提高。
2.1 接班護士提前到崗了解患者狀況 由責任護士接班,接班護士按要求提前30min到崗,低年資護士、收集資料能力較差護士或休假后對科室患者病情缺乏了解的護士要求提前30~45min到崗。到崗后閱讀交班報告,查閱新入院、手術、危重及特殊治療患者的相關病歷資料,然后至床邊查看患者,主要了解自己不在班期間及夜間患者情況,包括病情、用藥、治療、護理、家屬要求、需溝通事項等。
2.2 接班護士床邊交班 晨會結束,接班護士帶領全體在班護士行床邊交接,陳述新入院、手術、危重、特殊治療患者的一般情況,內容包括目前診斷、評估結果、護理問題、護理措施、反饋情況、注意事項、家屬要求等,要求語言清晰、明確,但只用描述性語言,不作主觀評價。接班護士匯報不全面的部分,由交班護士進行補充。對不宜在患者面前用語言表達、必須交接具體數(shù)值及需實行保護性醫(yī)療的患者病情,為避免刺激患者,在床邊交接完畢后至護士辦公室交接。
2.3 集體交接討論 交班完成后護士長就重點患者或疑難問題組織集體討論,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3.1 評價內容及方法 在反交班模式實施前半年及實施后半年,對晨會交接班質量、接班護士對患者病情了解情況及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進行評價。
3.1.1 晨會交接班質量 自制交接班質量評價表,內容包括:交接班人員儀容儀表,交接班人員對患者病情熟悉情況,交接班人員表達是否清晰、有條理、重點突出,重點患者交接是否清楚、全面,護理措施落實情況,每項20分,總分100分。由護士長每周定期檢查。
3.1.2 接班護士對患者病情了解情況 以護理部制定的《分級護理質量》為標準,內容包括患者一般資料、診斷、病情、治療、護理5個方面,每項20分,總分100分。護士長隨機性檢查及護理部季度質控檢查。
3.1.3 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 每月定期發(fā)放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護士態(tài)度、技術、能否滿足患者需要、耐心解答、知識宣教、對臥床患者照顧等10條目,每條目滿分10分,1分最差,10分最好。
3.2 結果 反交班模式實施前后各指標評價比較見表1。
表1 反交班模式實施前后各指標評價比較
4.1 反交班提高了晨會交接班質量 有調查表明,影響接班者獲取信息的因素主要為接班者思想不集中,交班者聲音小、語言含糊及交班內容條理不清、重點不突出、缺乏??朴^察要點[2]。護士交接班,強調交班者須向接班者交代清楚患者的各項資料數(shù)據(jù),但由于部分護士工作閱歷淺,缺乏敏銳的風險預知觀察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導致交班內容不全面、重點不突出。在交接班過程中,接班者一般處于被動狀態(tài),若注意力不集中,可使獲取的信息不完整。通過對晨會交接班模式的改進,接班護士在交班前深入病房了解患者情況,獲取信息后進行分析判斷,使交班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反交班后交班護士補充,起查遺補漏的作用,從而提高了晨會交接班的質量。本文資料顯示,接班護士了解患者病情由(89.20±7.32)分提高至(96.42±8.24)分,晨會交接班質量由(91.3±10.2)分提升至(96.9±2.6)分。
4.2 反交班提高了??谱o理質量 護理交接班是加強護理工作連續(xù)性、保證患者治療不間斷的必要措施[3],認真、細致、全面的交接班,有利掌握患者病情,是保證護理質量的前提[4]。反交班模式不僅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護理服務的理念,是提高護理質量的有效手段。由接班護士交班,護士的定式思維發(fā)生了變化,更加體現(xiàn)個性化服務,尤其是接班者需要重點護理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因此主動評估患者,找出護理問題,提出護理措施,對本班的工作有了整體的安排,以患者的護理落實為主,更關注患者的??魄闆r,對每項治療和護理工作更加認真、細致,確保了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和針對性,保證了每例患者的護理質量,減少了護理安全隱患。晨間交接班后集體討論是全體護理人員應用頭腦風暴法,對要解決的疑難護理問題各自提出見解,提高了工作預見性,防患于未然,對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起到積極的督導及促進作用[5]。
4.3 反交班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實施反交班模式后,接班護士上班后立即到患者面前熱情招呼,了解病情,使患者在一日初始就感到溫暖、安全;詳細的床邊交接班讓患者感到被重視、有歸屬感,滿足患者希望得到安全、有效護理的心理[1],充分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也給患者提供了一個了解自身病情、治療和護理的機會,滿足了患者的知情權;同時也使患者認識到護理工作的內涵,對護理人員的工作信任度有了進一步提高,增進了護患之間彼此的信任感,無形地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本文資料顯示,應用反交班模式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由(96.01±4.32)分提升至(98.02± 5.22)分。
[1]范巧珍,南小平,賈紅芳.不同護士交接班模式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5,19(7):1200.
[2]鄒曉清.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運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3,3(6):21-23.
[3]吳淑珍,陳建娥,李潔瓊.術前術后評估單在手術患者交接班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9,8(5):441-443.
[4]王彥梅,楊云.分層級管理模式下護理晨會交接班的改革與探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29(2):145-146.
[5]楊明瑩,李佳,袁慧云.頭腦風暴法在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9,15(12):1176-1178.
R197.323.2
C
1671-9875(2013)10-0973-02
成凱(1983-),女,本科,護師.
201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