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的經(jīng)濟交往中,銀行作為主要的金融機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銀行債權的實現(xiàn)與保護更關乎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金融秩序的安全和穩(wěn)定,而在現(xiàn)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內,抵銷無疑是實現(xiàn)銀行債權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將抵銷制度應用于具體的銀行業(yè)務中,不僅具有債的擔保之一般功能,更具有保護公眾存款人利益,維護金融秩序穩(wěn)定的重要意義。抵銷權銀行法定抵銷權利益平衡一、銀行法定抵銷權的基本理論
“抵銷”一詞英美法上稱為Set-off,法國法稱為Compensation。抵銷法律制度基本上已被世界各國所確立,我國民法理論中,抵銷是指雙方互負債務且給付種類相同時,雙方各以其債權充抵其對他方的債務,使雙方的債權債務在對等額度內歸于消滅的法律制度。學界通常將抵銷分為判決抵銷和法定抵銷;以一方意思表示進行的抵銷和約定抵銷。銀行法定抵銷權是指銀行依據(jù)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將自己對存款人的存款債務(有貸方余額時)抵銷自己對貸款人的貸款債權(有借方余額時)的權利。嚴格意義上說,我國目前尚無銀行法定抵銷權制度,實踐中,由于缺乏相關的法律規(guī)制,銀行利用其強勢地位濫用抵銷權侵害客戶以及第三人利益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二、銀行法定抵銷權行使中的利益沖突
利益沖突是一種利益的不平衡狀態(tài)。在銀行抵銷法律關系中存在這樣一個三角型的利益沖突結構,即銀行——客戶,銀行——第三人,客戶——第三人。
1.銀行與客戶關系的利益沖突
在銀行與客戶關系中,客戶的利益在于隨時存取存款和依約取得利息,銀行的利益在于依照約定按期收回貸款,客戶的存款構成了銀行的主要資產(chǎn),銀行的貸款即為銀行的負債,在這一資本的循環(huán)過程中,產(chǎn)生矛盾,“雖然銀行還有自己的資本,但是銀行業(yè)的資本/資產(chǎn)比率都很低,而資產(chǎn)/負債比率都很高,”銀行的負債主要來源于吸收的存款。然而客戶存款流動性大,周期短,大多是見索即付的,銀行的貸款合同一般是中長期的。銀行相對于客戶個人具有較高的信用,且經(jīng)營場所固定。相反,客戶個人住所流動性大,資本較少,銀行對客戶的違約行為難以預料和避免,呆賬壞賬時有發(fā)生,雙方的利益天平出現(xiàn)失衡。
2.銀行與第三人之間的利益沖突
目前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不僅集中于吸收存款、發(fā)放短期自償性貸款等傳統(tǒng)業(yè)務,而且還包含信托,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yè)務等,其涉及的利益關系越來越復雜。試想這樣一種情況,銀行與客戶之間存在單一的債權債務關系,但同時客戶又是第三方的債務人,第三方的債權與銀行的債權指向同一的債務人,即客戶,銀行與第三方的利益沖突突顯出來,這就涉及銀行抵銷權與第三方債權的優(yōu)先性問題。
三、我國銀行法定抵銷權現(xiàn)存問題
1.我國銀行法定抵銷權法律地位不明確
我國銀行法中至今沒有銀行抵銷權的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國人民銀行相繼出臺了一些司法解釋和行政規(guī)章規(guī)范商業(yè)銀行的扣款還貸行為,然而,這些司法解釋和行政規(guī)章不僅立法層次低,而且大多是針對具體案件做出的一事一例的解釋,既沒有統(tǒng)一標準又彼此矛盾。
2.我國銀行法定抵銷權行使賬戶種類狹窄
我國的《商業(yè)銀行法》對于銀行賬戶制度沒有具體規(guī)定,只有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發(fā)布的《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存在銀行賬戶制度的規(guī)定。依據(jù)該辦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我國的結算賬戶僅定性為活期存款賬戶,并沒有其他類似有息、信托等賬戶類型的規(guī)定。
3.銀行法定抵銷權行使條件不完備
我國關于銀行抵銷制度的設計基本空白,雖然從宏觀方面來說,銀行作為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實體,其脆弱性和公共性導致其弱勢地位,從全局出發(fā),我國金融管理部門多傾向于保護銀行的根本利益。但從單個客戶和單個銀行的微觀角度來看,銀行與客戶經(jīng)濟實力對比懸殊,客戶相對于銀行沒有足夠的議價能力,銀行為了規(guī)避法定抵銷權的適用,往往通過格式合同適用約定抵銷,該霸王條款的適用極大的侵害了客戶的合法權益。
四、我國銀行法定抵銷權制度的構建
我國尚未建立完整的銀行抵銷權制度,銀行在行使抵銷權的過程中存在濫用,銀行與客戶間存在利益沖突。因此,筆者引入利益平衡這一新原則來完善銀行法定抵銷權制度。
1.立法上明確賦予銀行法定抵銷權
首先,我國應該在基本法典中對抵銷制度明確規(guī)定。雖然目前《合同法》中有關于抵銷制度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但常常缺乏與其他部門法的協(xié)調統(tǒng)一而陷入窘境。因此,整理完整明確的抵銷法律制度規(guī)范編入《民法通則》是賦予銀行法定抵銷權的前提。其次,在《商業(yè)銀行法》中,賦予銀行一種專門的權利,即在借款人違約不歸還到期貸款的情況下,扣劃其存款以償還貸款本息的權利,因這種權利與民法法定抵銷制度的相似性及各國慣例,筆者稱其為“銀行法定抵銷權”。最后,在2006年《破產(chǎn)法》司法解釋中明確賦予銀行破產(chǎn)抵銷權。
2.完善我國銀行賬戶制度
(1)提高銀行賬戶的立法層次
我國的銀行賬戶制度僅在《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有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法》對銀行賬戶沒有規(guī)定,該辦法僅是部門規(guī)章,法律效力低且規(guī)定不明確,因此,必須由全國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對銀行賬戶專門立法。
(2)增設貸款賬戶
中國沒有貸款賬戶,貸款都是通過存款賬戶進行。此種設計對銀行是有利的,但是會導致銀行濫用抵銷權隨意扣除客戶存款抵銷貸款侵害客戶的利益。因此,我國應該增設貸款賬戶,保障銀行法定抵銷權的正確行使。
(3)增設特殊賬戶
我國銀行賬戶應分為結算賬戶和特殊賬戶。結算賬戶即為普通的資金往來賬戶,如果沒有特別約定,銀行可以抵銷結算賬戶中的款項。特殊賬戶即為特殊目的開立的賬戶,如信托賬戶、合伙賬戶等。
3.健全銀行法定抵銷權行使的程序
在銀行的抵銷通知問題上,有人主張:(1)抵銷通知應采用書面形式;(2)在抵銷通知到達客戶前,應該將客戶的存款凍結;(3)本行將債權轉移給其他分支銀行時應當將債權轉移事宜通知客戶。筆者認為,為了保證抵銷通知的有效性,抵銷通知應該采取特定的形式,以書面形式為宜。為了確保抵銷通知的有效送達,抵銷通知可以采取托付送達、特快專遞送達、專人送達等方式。且抵銷通知具有溯及力,不得附有條件或期限,避免抵銷的效力不確定,與抵銷的本旨相悖,并且有害于他人的利益。
參考文獻:
[1]沈達明.英法銀行業(yè)務法.中信出版社,1992.321.
[2]虞仙樂.我國銀行抵銷權制度完善的探討——以銀行與客戶間利益平衡為視角.華東政法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
[3]王貴國.國際貨幣金融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21-326.
[4]張煒.銀行行使抵銷權的條件和方法.中國城市金融,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