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針對農村初中學生與城鎮(zhèn)學生所不同的個性與特點,提高農村初中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是每個體育工作者應重視的課題之一。整潔、優(yōu)雅的場地,安全有效的器材、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合理開發(fā)與利用課程資源、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課以及合理的評價體系等都能有效地培養(yǎng)、調動、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關鍵詞:提高;農村;初中學生;體育課;興趣
目前農村中學學校普遍存在著體育場地小、器材設備缺乏、師資隊伍不足及班級學生數多等特點。而農村初中學生從小學步入中學后,普遍存在著自卑心理大,情緒起伏變化大,耐挫能力差,學習方式不適應,人際交往不適應等不足,但他們同時具有積極向上、熱情、活潑、喜歡并樂于上體育課等個性特點。那么,教師如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針對農村初中學生的個性特點,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不斷激發(fā)、調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場地器材的合理布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情緒
整潔、美觀的場地能使學生感到親切、溫馨、新穎與興奮。教師在上課前,要重視場地器材的準備,隨時保持場地的新鮮、干凈和清潔。例如,進行快速跑練習時,教師要把跑道打掃干凈,保持場地平整,并用白灰畫上起跑線和分道線;為了提高學生快速跑的頻率,教師可在跑道上用鮮艷而柔軟彩色碎布設置相隔為50—70厘米的標志點進行高抬腿跑格練習,學生看到這種醒目的標志,練習的欲望瞬間就會被激起,練習的興趣瞬間就會有效地被激發(fā)。又如,進行實心球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別畫出達標線、及格線、良好線及優(yōu)秀線等標志線,這樣學生學習時就會學有目標,并向更高層次的目標而努力,同時要檢查實心球是否破損、是否久因久未使用而沾滿灰塵等,如此,學生不會因球臟而挑三揀四或避讓練習,學生的練習興趣就會倍增。實踐證明,通過場地的認真布置和器材的合理運用,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學生處于亢奮狀態(tài),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點燃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欲望
農村中學的學生相對來說,他們具有樸實,好動,愛新鮮,求知欲、表現欲強,但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等特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的活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如:為了提高學生對800米的練習興趣,教師除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講清整個整長跑中的體力分配以及克服“極點”方法以外,還應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利用校園的地形地物,進行不同距離的越野跑;將學生分成二組,二組出發(fā)距離30米,這樣既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局面,激發(fā)了學生的練習興趣、欲望與斗志,也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及比賽的競爭性,保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fā)與利用有效地優(yōu)化了教學環(huán)境
課程資源需要教師大膽去突破、創(chuàng)新,開發(fā)、利用,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如可利用廢舊物品自制成體育教具,以此豐富活動內容。如:利用礦泉水瓶(內裝水或沙子)制成投擲目標,利用舊衣服制成小沙包,利用廢舊輪胎制成投擲圈、障礙物等進行教學。在場地設施的選擇上可“就地取材”,激活課堂。如根據學校教學樓邊的小坡,設計讓學生進行沖坡跑練習;借助校園栽種的鳳凰木進行繞樹的蛇形跑等;充分發(fā)揮學?,F有體育器材的作用,做到一種器材多種用法。例如,一根跳繩,既可以做繩操,又用來做拔河練習,還可以用來安排接力游戲、組字比賽;手榴彈和實心球可以組合成簡易的保齡球游戲;體操棒和小皮球可以當作壘球練習等。如此一來,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學校體育器材的短缺問題,而且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然環(huán)境與利用環(huán)境進行鍛煉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生深感新鮮且有趣,學習興趣極濃,練習熱情極高,活動氛圍極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當前學校的考試制度對教學的影響依然十分重要,社會、家長仍以分數、升學率來衡量和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農村中學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也不例外,仍以終結性評價為主。求其是隨著體育成績納入中考范疇,學校領導、教師、家長乃至學生都把中考成績看做他們的“生命線”,導致了許多教師只注重體育中考項目的練習,而忽視其他內容的學習,久而久之造成了學生對體育的“厭惡”、“反感”,并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等悲劇。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淡化“唯考試論、唯成績論”的作法,注重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態(tài)度、行為表現、情緒表現、合作精神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幅度進行評價。如學生是否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是否認真上好每節(jié)體育課,參與運動是否積極;能否完成老師所布置的練習;是否掌握運動技能、體育運動知識及鍛煉方法;在練習中是否注重團隊精神,選擇不同的學習伙伴等等。再如,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評價,在籃球行進間雙手低手投籃的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籃球技術的掌握情況把他們分成優(yōu)良、中等、一般三個教學層次。優(yōu)良層次的學生,其目標是熟練掌握技術動作,并能在實踐中合理的利用。中等層次的學生,其目標是培養(yǎng)學習動作的興趣,較熟練的掌握動作。而一般層次的學生,其目標是樹立信心,掌握基本的動作。這樣,不僅有效解決了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又樹立了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體育運動的興趣,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這種合理、科學的評價,不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良好個性,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而且有利于教師尋找和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 1999.3 方慧芳 《中學女子800米跑教學點滴》 教學與研究
[2]2006.5.20 薛文志 《激發(fā)學生愛上體育課的興趣》 夢網
[3]2011.11.1 李 平 《農村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 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