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恰如其分的導課不僅可以提供給學生必要和充分的課堂信息,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良好的準備狀態(tài)。導課不僅是一種教師必備的教學手段,更是一門值得廣大教師研究的教學藝術(shù)。
關(guān)鍵詞 :英語教學;導入;導課藝術(shù)
一、引言
一節(jié)生動有趣、積極主動、堪稱成功的英語課離不開效果良好的導課。導課不僅是一種教師應(yīng)該熟練掌握的教學手段,更是廣大教師應(yīng)該積極研究的教學藝術(shù)。恰當?shù)膶дn可以提供給學生必要的信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進入學習的準備狀態(tài);而且,如果廣大英語教師長期堅持豐富多彩的導課并靈活運用導課策略,對培育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提高教學效果也起著積極有效的作用。目前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廣大教師們的課改公開課生動有趣,高潮迭起,讓人拍手叫好。做秀也罷,展示也罷,但筆者覺得在這些英語課中的導課藝術(shù)不夠完善,導課偏差問題也不容樂觀。
二、導課存在的問題
有人說聽多了觀摩課,便有這樣一種感覺:導課沒有標準。這是多么委婉的評價??!也正是因為這樣,有些教師閃過這一關(guān),而直接進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使得本是極富藝術(shù)的導課環(huán)節(jié)蒼白無力,從而給本該完美的一節(jié)課留下遺憾。當然,有些教師力求使導課這一步達到完美,卻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牽強附會。有些老師東拉西扯,就是不能切入在本節(jié)課的關(guān)節(jié)眼上,導而不入或者導而不能入,顧名思義“誤導”。
2、過渡不夠自然。剛開始娓娓道來,但就要柳暗花明的時候,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zhuǎn)彎,讓學生一下子丈二摸不著頭腦。
3、曲高和寡。有些老師的導課不貼近學生的實際水平或者忽視了導課的“雙贏性”,這樣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缺乏吸引力。有些老師的導課調(diào)不起學生的胃口,難于把學生的注意力從游離的狀態(tài)中吸引到本堂課的授課內(nèi)容中。
三、導課的特征
有些教師把導課戲稱為“熱身運動”,而筆者習慣稱之為“誘惑行動”。因為整堂課質(zhì)量的好差在于能不能把學生的胃口調(diào)起來,能不能誘惑他們把接下來的一桌好菜吃好并消化好。因此,筆者認為導課應(yīng)該具有以下特征:
1.內(nèi)容要有針對性 導入的內(nèi)容要與新課重點緊密相關(guān),導入應(yīng)尋找與本課有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的知識突破口,并且導入內(nèi)容和新課之間應(yīng)能建立自然的鏈接,不能僅為導課而導課,談與本課關(guān)系不大或沒有關(guān)系的題外話。同時,導入的內(nèi)容應(yīng)盡量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盡量選擇學生所熟悉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這樣,導入才具有渲染性,才能以舊帶新、以易帶難,達到融會貫通、循環(huán)往返的效果,使教學具有新鮮感、啟發(fā)性和銜接性。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內(nèi)容、重點、難點,而且還要備好學生。
2.話題要有趣味性和方式要有啟發(fā)性 導入的內(nèi)容應(yīng)具有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愛好,要引起學生的極大的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興奮、愉悅的感覺。精彩的內(nèi)容和簡潔明快、幽默風趣的表達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隨著老師的導入一步步走進新的課程內(nèi)容。所以,教師在表達上要盡量使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及熾熱的感情,同時還應(yīng)注意在引用新的單詞、句子時應(yīng)以學生所熟悉的句子作為載體或作鋪墊,或提供有助于學生猜測其意的上下文,所舉例子必須有啟發(fā)作用。
3.時間要有“空白美” 上課伊始,教師兩三分鐘的導入語猶如打開知識殿堂的大門,誘導學生競相登堂入室,使學生進入學習新課的最佳精神狀態(tài)。但此時還須留有“余地”既留給學生想象、探索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從而達到“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的最佳效果。留“余地”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入境、生趣”,使他們帶著疑惑和求知的欲望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有些教師在導入時,往往在學習難點方面為學生想得太周到,動輒“鋪路搭橋”,結(jié)果在這過程中,絕大部分障礙已經(jīng)由教師替學生解決或基本解決了,這樣的導入起不到激起學生求知欲望和訓練學生思維的作用。因而,在導入中精心設(shè)計,從方式到內(nèi)容,從時間到空間,多層次、多角度地為學生留下“空白”,可促使學生更加自覺地學習,并感到學有所獲。
四、導課的方法與技巧
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英語課呈現(xiàn)了豐富的導入形式,有時開門見山,切中要點,有時順藤摸瓜,演繹推理;有時設(shè)置情景,如臨其境。下面是我積累的幾種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1.從實際生活入手,“通俗唱法” 高中英語新教材課文里所選擇的內(nèi)容都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所以,要找到教材和現(xiàn)實社會的結(jié)合點是很容易的。如高二英語教材Unit 3 的閱讀課文Modern Architecture的導入若能聯(lián)系實際,趣味橫生: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a modern flat or do you prefer a traditional house? What does your house look like? Just look around our schoolyard, are there any buildings that can make us connect with nature?再如高一教材Unit 9 的閱讀課Life on the Go的導入也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Twelve years ago if I had some good news to tell my parents, I might as well write to them. How about you? Have you ever used a cellphone? Do you want to own a cellphone? Do you appreciate the life on the go?( Then the teacher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Life on the Go”)這樣的導入非常自然,學生易于領(lǐng)會和接受,這樣跟學生溝通并讓他們接受信息就容易多了。
2.利用多媒體,“有容乃大” 多媒體導入法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也是老師們在公開課、競賽課中首選的導入方式,這種方式綜合了以上幾種導入方法的長處,同時又借助聲音、顏色和動感畫面創(chuàng)設(shè)特定的情境,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學生在充滿愉悅感、自由感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從而使他們愛學、樂學,達到學會的目的。如高二上冊Unit One Reading 部分No Boundaries中涉及到Steven Hawking的生平簡介,老師在導入前可播放一段有關(guān)他的錄像,進而歸納出他本人的信息圈:disabled, a scientist, British, move in a wheelchair, speak through a computer, Big Bang, black holes,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Lucas University and so on.通過感知并歸納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不難了。
3.設(shè)置懸念,引人入勝 有些老師說這種導入方法在理科教學中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效果不太好,其實不然。這種導入方式是教師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設(shè)置學生迫切想弄清其中奧妙但又一時無法搞清的問題,使學生形成強烈的求知欲望,自覺參與學習。這種方法能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興趣。例如Unit 6 Reading-Life in the future一文,我設(shè)置以下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1) In your opinion,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life in the future? (2)What will our life be like in 10 years’ time or 20 years’ time? 當學生自己無法確定自己的答案時,他們便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了課文,起到了很好的導入效果。
當然,導課的方法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除了上述三種常用的導入方法外,常見的還有溫故知新導入、利用故事導入、利用情景導入、利用交談進行導入、自我介紹法等等。每一種導課方式都有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運用得恰到好處,總能對一堂成功的英語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結(jié)束語
總之,導課是英語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一門藝術(shù)性和技巧性很強的學問,教師需要掌握導入的技巧并根據(jù)新的語言材料采取靈活多樣的導課方式,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也能給學生帶來思考和歡樂。所以,“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導課技巧和效果應(yīng)該是我們一直要追求的境界。
參考文獻
[1]崔剛、羅立勝:《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6
[2]王松權(quán)主編,《教學藝術(shù)論》,海南出版社2000年
[3]龔亞夫、羅少茜.:《英語教學評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教育部:《全日制義務(wù)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