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興趣像柴,既可點燃,也可搗毀?!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如何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我覺得最主要的方法是讓學生不斷嘗到學習的甜頭。有了甜頭,就會有興趣,有了興趣,就會有干勁,學生心中就會有一股內(nèi)驅(qū)力,學生也就會在一種積極、主動、快樂的情境中學習。學習效果自會十分理想。我們要從不同方面、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嘗到甜頭,提升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達到教學目的。
一、教師策略方面
1.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到你的關心與重視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理論”提到“尊重的需要”——包括內(nèi)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權(quán)、成就感等需要和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認同、受重視等需要。
所以,我們應從學習、生活中,時時處處,在點點滴滴中關心學生,讓學生感覺到他(她)在你心里很重要,至少有他(她)的位置。特別是在學生有困難時,應采取得力措施,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或掌握這些較難的知識,這樣就能使學生體驗到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克服了學業(yè)障礙和困難,成績有了提高,就會品嘗到學習、奮斗的快樂,感覺到苦中有樂,也就有了學習興趣。
2.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并及時予以鼓勵、表揚
要熟悉、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對每一個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要了然于胸,并予以物質(zhì)獎勵和精神鼓勵,指出其繼續(xù)努力的方向,指導其繼續(xù)努力的方法。最好選擇在班上當眾表揚,這樣效果會更好。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成績總是沒有進步,除了原有基礎較弱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學習習慣不好,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指導正確方法??梢钥陬^介紹,也可印發(fā)材料,可以讓班上各科尖子介紹,也可介紹狀元學法,形式、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另一方面,糾正學生不良習慣和不當?shù)纳踔翢o效的學法。深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了解學生是怎樣學的,有沒有不當?shù)牡胤?,一旦發(fā)現(xiàn)應立即糾正,或者找學生談話,以詢問的方式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幫助其調(diào)整。
4.調(diào)整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去探索,發(fā)現(xiàn),充分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師要做好一名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只是一名學生知識的傳授者。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如果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那么他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將會越來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難越多越大,其學習也就越積極。因此,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學生就會在愉悅的情緒中產(chǎn)生一種渴求學習的愿望,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
該由學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識,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該由學生自己獲取的知識,就盡量讓他們自己去獲取。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思維受阻時,教師只做適當?shù)奶崾竞桶凳?,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的知識是自己“發(fā)現(xiàn)”的,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從而體會到自己的成功和進步。
5.及時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成績
使學生知道自己進步的成績,是引起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教師在每次作業(yè)、測驗、考試之后,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是會促使學生努力的。比如,作文中老師的評批、眉批、在好句子上劃圈圈、良好的評語會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其他的作業(yè),如書法、圖畫、數(shù)學、物理習題等,也都要及時批改,早日發(fā)還,并且要給予分數(shù)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切勿對學生的作業(yè)只批一個“閱”字,或罰學生將錯題重做。這樣會使學生厭煩學習的。
6.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展現(xiàn)自己
(1)課堂提問。問題的設置應當由易到難,有梯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盡可能顧及大多數(shù),不能只讓少數(shù)幾個人回答。
(2)例題、練習的選擇和試題命制。要有不同的難度,難易兼顧,讓基礎差的同學也能聽懂一些,也能做出一些題目,試卷難度遵循一個漸進性,逐漸加大難度,難度的增加對應學生能力的提高。
(3)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讓不同學生展現(xiàn)不同的個性特長。根據(jù)班上每個同學的個性、長處,開展不同的活動,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如可以舉行籃球賽、足球賽、演講比賽、詩朗誦、古詩詞背誦比賽、辯論賽、書法繪畫比賽、作文比賽、拔河比賽等,月考、周練后到講臺上介紹自己的進步、野炊、爬山等。
每次活動都應認真組織,對優(yōu)勝者都應給予獎勵。
二、引導學生方面
1.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目標
根據(jù)自身實際,確立學習目標,用目標引領自己前行??梢詫W習目標分解,建立起各種分階段目標,可細化到每一天、每一周、每月或每一知識點、每一章節(jié)的學習目標。目標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不妨把要求放低一些,讓學生初戰(zhàn)易勝,更易達到目標,體驗成功的快樂。
2.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量變質(zhì)變規(guī)律
有些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但收效甚微,成績不見起色,從此心灰意懶,然后松懈、放棄。我們要教育學生堅持不懈地努力,正確認識量變質(zhì)變規(guī)律。暫時的止步不前是正常的,現(xiàn)在的努力無效不代表無效,現(xiàn)在的無效不能說明以后無效。這是處在量的積累階段,只有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度時,才能引起質(zhì)的飛躍。
3.引導學生多注意自己的優(yōu)勢
每人都有優(yōu)缺點,即使是班上倒數(shù)幾位的同學也有閃光之處,學習上也并非一無是處。引導學生多關注自己的優(yōu)勢,在優(yōu)勢學科上體會成功,體會進步,體會學習的樂趣。同時慢慢培養(yǎng)學生對弱勢學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多看到弱科里掌握較好的方面。
4.引導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
進步可以體現(xiàn)在遵守紀律、為人處世、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標、時間觀念、解題速度、聽課效率等方面。只要自己某一方面或幾方面有了進步,就應感到非常高興。要與其他同學比,更要與自己的過去比。要從縱向比,要合理選擇比較的參照系,看到自己的進步,并能再接再厲。
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樂于學習,享受其樂融融的學習過程,那我們還需擔心學習成績的提高嗎?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