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英語閱讀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逐步養(yǎng)成英語閱讀的良好習慣,顯得尤為重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已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型教學轉(zhuǎn)變成語言交際運用型。閱讀課教學不再以分析文章的語言點為主,所以教師在教授閱讀課時應注意文章的整體性。
【關(guān)鍵詞】英語 閱讀教學 整體性
前言: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初中畢業(yè)生應達到五級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對此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能根據(jù)上下文和構(gòu)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可能的結(jié)局;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體裁的讀物;能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能利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閱讀;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p>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與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學好英語的重要條件。但在實際教學中要達到上述條件并不容易,尤其在英語閱讀教學方面。教材中的閱讀文章往往出現(xiàn)大量生詞,給學生整體閱讀文章設置了一定的障礙,同時教師對文章中知識點事無巨細地講解把文章弄得支離破碎也很難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文章。這些無疑都成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攔路虎,也凸顯出讓學生整體地理解文章的重要性。
一、整體了解文章
這是知識的輸入階段,為了了解和掌握文章內(nèi)容,學生必須有感性認識作為基礎(chǔ)。它的作用在于避免了學習時生吞活剝的現(xiàn)象。然而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是造成學生缺少感性認識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讀者由于其經(jīng)歷不同對文章的理解也可能會相差甚遠,這也許就是為什么閱讀異文化的材料比閱讀本族文化材料要難,閱讀不同時代的材料比閱讀同時代的材料要難。因此,閱讀之前背景知識的激發(fā)是必要的,它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也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來自農(nóng)村的學生來說,由于受很多條件的限制,平時學生們聽得少、說得少、見得少,面對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文章時會顯得很無助。例如在進行8B Unit4的閱讀教學之前,我先讓學生讀了一篇關(guān)于唐老鴨和米老鼠的文章,之后在介紹迪士尼樂園;以及學生在學9A Unit1關(guān)于星座的文章前,我布置學生先去了解星座的由來及它與我們國家的生肖的異同。這樣,學生在對相關(guān)內(nèi)容有所了解后,他們能夠很好地從整體理解了文章,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二、整體呈現(xiàn)文章
閱讀是中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更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包括能自己看書,學會全面閱讀、精讀、瀏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獲得信息等能力。譯林版牛津英語每單元都有一個閱讀(Reading)。針對這部分閱讀教學,我通常采用整體呈現(xiàn)文章,這樣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了解文章的脈絡及其結(jié)構(gòu)特點。例如譯林牛津版7B Unit 3的閱讀文章是一篇記敘文,我先以一個討論的話題開始教學Do you believe there are ghosts in the world? Why?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異?;钴S。討論后,我給出閱讀文章的標題:The Ghost in the Park,學生帶著各自對鬼是否存在的不同看法興致勃勃地閱讀文章并很快回答了“Was there a ghost in the park?”這個問題。隨即,我讓學生再次閱讀并回答下面的問題:①When did it happen ?②Where did it happen? ③Who is mentioned in the story?三個問題雖然很簡單,但它們體現(xiàn)出記敘文的幾個要素即時間、地點和人物。學生再閱讀類似題材的文章時就知道要抓住貫穿全篇的線索、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整個文章的結(jié)構(gòu)很清晰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學生也能從整體理解文章。
三、整體把握文章
語言點的講解,篇章段落的分析及課后的背誦任務并非是對閱讀文章學習的結(jié)束。它缺少考查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度如何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知道,Reading課時是一個輸入階段,真正的輸出是在每個單元的Main task課時中體現(xiàn)出來。它對學生能否自如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起到一個很好的測試作用。且在兩到三課時的學習過后,學生能否針對學過的文章進行改編、彩排,以此進入我們的生活,這也考查了學生對文章整體把握的能力。課本劇的出現(xiàn)再好不過了。生活情景再現(xiàn)課堂給學生親切感,讓學生在課堂上多了一份輕松,少了一份緊張。還有,一張畫,一段音樂,都能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變的興奮而又熱情。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學習譯林版牛津英語7A Unit 5 Going Shopping閱讀課后,我讓學生自己分組并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進行課本劇表演。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組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顧客、有的扮演售貨員、有的扮演購物者等等。學生們編出的對話拓展了文章內(nèi)容,增添新鮮知識,這樣能夠增強學生接受和理解新知識的能力,增加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并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記臺詞和表演的過程中都從整體上理解了所學文章。
我認為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采用多樣化的方法,即便是復習同一個知識點,也應該方法各異,不能重復,但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應該用不同方法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一篇文章,使得課后文章能夠整體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而不是文章中的只言片語。長期這樣對學生閱讀的引導,學生能夠看見“樹木”的同時更能看清“森林”,從整體上抓住文章的命脈。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魯子問.《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理論與實踐》,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年.
[3] 吳玉飛. 創(chuàng)設趣味閱讀,提高教學效益,《現(xiàn)代閱讀》,2011年第1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h培仁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