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土壤”,而班主任則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我深知,孩子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收獲行為;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收獲習慣。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以示范促養(yǎng)成
班主任是小學生的啟蒙老師,是小學生文明行為的塑造者。學生一入學接觸到的第一位老師是班主任,平時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也是班主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過去,我在上課板書的時候總是習慣地把粉筆頂端的堅硬部分折斷,然后隨手扔到地板上。不料,有一次幾個學生到黑板前做題時,也都不約而同、動作熟練地把粉筆頭折下來扔到地板上。我感到很奇怪,一問學生才知道,這是從我那兒學來的,而且全班學生都學會了,我這才恍然大悟。之后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都十分注意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影響,尤其是在班級工作中,我注重身教,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平時,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例如,發(fā)現(xiàn)地上有紙片,就馬上彎腰撿起來,雖然這是一個細微的動作,但學生會意識到保持教室衛(wèi)生是每個人的責任,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二、以活動促養(yǎng)成
班級組織開展了“我為媽媽做件事”“我向老師獻愛心”“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成立了“學習雷鋒”活動小組,讓學生經(jīng)常走向社會,培養(yǎng)學生為社會服務的良好習慣;經(jīng)常利用節(jié)假日、大型活動,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道德觀念。這些活動都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班里有個男同學原來在家里倍受家長的寵愛,唯我獨尊,在班級里也不把老師和同學放在眼里,我行我素,說一不二,而且花錢如流水,愛打罵同學,同學們都不敢惹他。開展上述活動后,他不僅關心班級,尊敬老師,愛護同學,而且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進步;他不但為班級修好破損的桌凳,還把自己的零花錢拿出來為家庭貧困的同學買本和筆。
三、以表揚促養(yǎng)成
孩子總歸是孩子,有缺點也是很正常的。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或許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就能激起他們的信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我們班有一個姓鄒的學生,他上課不是做小動作就是隨便插話,作業(yè)也經(jīng)常不完成,即便完成了也是敷衍了事,可以說是一個讓所有老師都頭疼的學生。但我發(fā)現(xiàn)他的成語、俗語積累相當豐富,口頭表達能力也很不錯,于是我就抓住他的這一優(yōu)點經(jīng)常表揚他,讓同學們向他學習。他也因此贏得了全班同學的贊賞,大家都稱他為“語言大王”。我的表揚幫助他建立起了學習的自信心,也促進了他在其他方面的良好發(fā)展。
四、以管理促養(yǎng)成
1.重視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每當接手新的班級,我都首先把工作重點放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上,從要求學生的站姿與坐姿開始,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課堂上,要求學生坐端正,懂規(guī)矩,守紀律。學習上,要求學生有問題不忙于發(fā)問,而是先自己認真想一想,想了以后還不懂就去查閱工具書,再不懂才去問老師。這樣反復訓練,學生不僅課堂提問的質量高,而且也養(yǎng)成了多思考的好習慣。生活上,要求學生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我要求教室的桌子、椅子都排成一條線,每天早上要灑水、拖地、擦桌子,每個同學都要保持好自己座位下的清潔??傊?,我把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作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使學生們都從中受益。
2.重視班級干部的培養(yǎng)
在班級管理中,我十分注重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我讓學生選出自己信任的伙伴當班干部,由于這些班干部是學生民主推選的,所以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支持。班干部擔任每個小組的組長,從學習、常規(guī)、衛(wèi)生等方面對組員提出具體的要求。各組每周進行一次評比,并按積分的高低確定班級周文明學生,每月評比一次月文明學生。每周還利用周五最后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對小組一周的情況進行回顧,互相評價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對一些積分較少的學生,我采取個別談話、組內(nèi)互助等方法,幫助其尋找為本組加分的機會,促進其進步。
作為班主任,我始終把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粗⒆觽冊阡镐讣毩鞯臐补嘞?,在和煦陽光的照耀下健康成長,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也在幫助學生完善人格的過程中感受到為人師的幸福。今后,我將用我的青春、熱情和責任在教育的園地里繼續(xù)耕耘和奉獻。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