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教師工作多年,使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更加深入的體會和了解,感覺到作為一名教師責任重大。作為教師,應努力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放大每一名學生的優(yōu)點,用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只有心中有愛,才能做好學生工作。
一、用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健身習慣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師應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作為班級管理的中心工作,培養(yǎng)學生科學規(guī)范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制定(每天、每周、每月、每學期、每學年)的學習計劃。倡導學生每天進行“五個一”的學習,即訂一個計劃、讀一篇文章、記一個英語單詞、積累一道好題、睡前作一次反省等。向學生講明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身習慣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前提和保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要靠教師不斷滲透及影響,從教會學生如何飲食、如何休息到如何鍛煉,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小學一、二年級是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期,小學三、四年級是紀律分化的關鍵期,整個小學則是記憶力發(fā)展的關鍵期,是記憶的黃金時間,教師應該抓住這一特點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就拿學生寫日記這個習慣來說吧,學生要么沒內容寫,要么就是千篇一律,不是放學寫作業(yè),就是幫媽媽做家務,寫去寫來,不要說是學生沒工夫寫,連老師也沒工夫看了。寫日記需要教師進行指導,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并不是沒內容可寫,而是不知道寫什么。這就像上山采蘑菇,如果你只告訴學生這些山上都有蘑菇,你們只要細心找,就一定能找到,結果學生就像無頭的蒼蠅,到處亂串,收獲不會太大,如果教師能告訴學生什么樣的環(huán)境會長蘑菇,比如說潮濕的地方、樹根下、草叢里,或者直接告訴他們哪個地方有蘑菇,這樣學生找起來就容易多了,而且收獲一定不小。所以寫日記不能讓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給這樣寬的范圍,學生根本就不知道寫什么。教師開始時要扶著學生走,慢慢地再放開讓學生自己寫,可以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來寫日記,如聽聽寫寫、畫畫寫寫、做做寫寫、玩玩寫寫等,寫的內容也可以多樣化,如寫觀察日記、學習日記、實驗日記、剪貼日記、繪畫日記、摘錄日記、活動日記、氣象日記等,這樣時間長了,就不用再告訴學生哪里會長蘑菇了,你只要把他們帶到山上,他們自己就會去找,說不定你不知道的蘑菇他們也能找到。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堅持做,還要多想辦法。
二、用真心去呵護學生
有愛才有教育,有愛學生才愿意接受我們的教育,有愛我們才可能培育他們。愛好學生我們都會,對差生呢,我們是否有平等關愛他們的胸懷?我們要學會用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他是前十名還是學校的“知名人士”。在班里,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差生都應該被安排在班內最好的位置,好學生放在哪里他們都知道學習,而差生則不然,他們更需要被關注。這部分學生多數(shù)缺少師長之愛、同學之愛、家庭及社會之愛,有很強的自卑感,最怕別人看不起。教師要經(jīng)常與這些學生交心、談心,使他們覺得老師在乎他們、關心他們和信任他們。
教師要學會愛學生,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愛及表達方式。
(一)對優(yōu)秀生教師往往忽視其思想教育,而恰恰是這種忽視,使一些優(yōu)秀生自身存在的缺點(如優(yōu)越感強、耐性差、驕嬌之氣等)不斷擴大,無法發(fā)揮優(yōu)秀生應有的模范榜樣作用,也就缺少了集體建設應有的凝聚力。教師對于優(yōu)秀生在德智體等方面應提出更高的標準,使之成為真正的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生,成為班集體建設的領頭羊。
(二)差生一般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差,組織紀律差,在心理上他們較敏感、自卑,容易與老師產生對立情緒,特別是差生群體的存在不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不利于班級活動的正常開展。教師在愛優(yōu)秀生的同時,還要愛差生,與他們建立起一種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在此基礎上,糾正差生身上的缺點就容易多了。
(三)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要時刻關心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想辦法,克服困難,及時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困難挫折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戰(zhàn)勝困難挫折,你就能成為強者。對家庭經(jīng)濟優(yōu)越的學生,讓他們清楚,優(yōu)越的生活是父母辛勤勞動換來的,明天更美好的生活尚須自己去努力。
三、用平等的心對待學生
教師對全班所有同學都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不能有男女之別、貧富之別,不能歧視任何一個學生,哪怕學生有生理或心理上的殘疾。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教師應該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全面辨證地認識學生,不宜過早地給學生下結論。
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所有學生,要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話說“蹲下來看孩子”,教師要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學生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教師真正走到學生中間,到學生休息的課間中去,與學生平等交流,主動地創(chuàng)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關愛學生,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里率真地袒露一切。
教師不能有家長的專制作風,要倡導班級的民主氣氛。在班級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時應多傾聽學生的建議,必須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同意,才能順利實施。現(xiàn)在我?guī)У倪@個班,制定班規(guī)的時候,我首先問他們:“我們從不同的地方聚集到這里,共同學習,共同生活,這不是一種緣分嗎?”他們齊聲說:“是。”我接著問:“那以后我們應該像對待什么一樣來對待身邊的同學呢?”他們說:“朋友?!蔽艺f:“那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樣的朋友不算朋友呢?”這時同學們都高高地舉起自己的手,發(fā)表各自的看法,最后制定出朋友間的“十榮十恥”,一直以來,多數(shù)同學都能自覺履行這個承諾。
古人云:“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也;不為,則易者亦難也?!睂τ趯W生的缺點,要把它徹底地改正過來,是有些難度,但只要講究方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盡心盡力去做,展現(xiàn)教師的愛心,最后總是會有所收獲。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