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離婚率的持續(xù)上升,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單親(這里主要是指離婚)家庭學生的教育也成為當今學校面臨的現實難題。單親家庭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獨、憂慮和失望,容易情緒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筆者認為,加強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不論對孩子本人、家庭,還是對學校和社會,都十分必要。那么,學校如何對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教育呢?
一、加強與單親家庭家長的聯(lián)系
首先,教師對單親家庭學生應逐一進行家訪,與家長見面,了解父母離異的原因,同時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情況;其次,要通過各種方式經常性地與家長聯(lián)系,告知他們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并利用家長會和他們交談,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提出一些教育方法,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這樣,一方面取得了家長的信任,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二、維護自尊,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間的關系
有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其他同學面前覺得很“丟面子”,抬不起頭,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教師可以鼓勵孩子在班級里交幾個要好的朋友,經常一起學習,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如果有個別同學說了過份的話,教師可以找這個同學聊一聊,相信貼心的談話和誠懇的態(tài)度定會使孩子體諒別人的痛苦。班主任也可以用適當的方式在班級里講清道理,以便形成正確的輿論,使學生能正確處理這種情況。
三、因地制宜,進行心理疏導
根據每個單親家庭孩子的實際情況,教師應利用課余時間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心事,平時多關心、幫助他們,針對他們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單獨輔導,有時家里有好吃的,也不忘給他們帶一份。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漸漸愿意向教師敞開心扉。
四、營造充滿溫馨的集體氛圍
單親家庭孩子由于父愛或母愛的缺乏,使他們更渴望被關懷,班集體中應營造一種生活上互相關心、學習上既競爭又合作的良好人際關系,使他們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教師要鼓勵單親家庭學生積極參加班級各項集體活動和社會活動,使他們提高自信心。
五、要培養(yǎng)孩子的耐挫力和責任感
教師應注意教育孩子正視逆境,敢于向命運挑戰(zhàn),做到自強自立、勇往直前,并對他們取得的進步多表揚和鼓勵。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家里體貼長輩,生活自理,做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在學校里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集體,做一個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教育好單親家庭的學生,不僅要有愛心和耐心,而且要注意恰當的教育方法,正確認識單親家庭學生的狀況及出現的問題。只有我們積極思考,勇于探索,才能做好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工作,使這些有過心靈創(chuàng)傷的孩子健康成長,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