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4年來中國,在北京和上海一共生活了18年。這期間,開車都是我主要的出行方式,其便利性讓我行動自由,也一定程度上彰顯了我的社會地位。
但最近,我決定犧牲自己對自駕車舒適性的自私欲望,投身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統(tǒng)之中。
我在中國運營一家綠色化妝品公司,公司倡導社會責任和可持續(xù)性的生活,所以,自然,我也需要成為綠色出行的實踐者。
基于超級電容技術(shù),上海已有純電動公交車,它可以在每站之間運行,不用連接電纜,由此節(jié)約了建設覆蓋道路的電纜這筆巨大投資。每四至五站之后,公交車需要花幾分鐘時間充電,連接器會接入到遍布該條公交線路的指定充電站中。
這種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是十分平緩和安靜的。我覺得這對于城市人來說是一種非常美妙的選擇 —— 享受下健康和慢一點節(jié)奏的生活。
其實,促使我放棄在城市中開車,還有一個更為現(xiàn)實的原因。
我查看了幾個國家2012年每千人擁有汽車的數(shù)量,印象中,意大利的數(shù)量是最多的,每千人擁有600輛汽車。德國、法國、西班牙和日本則平均在450至500輛之間。而在似乎非常擁堵的美國,千人擁有汽車的數(shù)量實際上卻在上述國家之后,為439輛客車。
那么,中國的數(shù)字是什么呢?其實是很嚇人的。
到去年夏天為止,中國每千人平均擁有40輛汽車。面上看起來很少,但要知道,城市因一氧化碳和其他氣體排放,污染已非常嚴重。
而且在大城市中穿行已越來越難——不單單在交通高峰期,在非高峰期甚至是周末也是如此。
任何一天的大部分時段,從北京機場開車出來,通過機場高速進入市中心,如果沒有遇到交通阻塞的話,也會陷入繁忙的車流中。如果星期六在上海開車,你會發(fā)現(xiàn),高架公路上一直在堵車。
所以,即使每千人40輛車的比率很低,隨著每個月汽車市場增加的數(shù)以萬計的新車,供我自由開車的足夠空間也不多了。
交通擁堵令人沮喪,這會給本來就壓力重重的城市居民帶來更多困擾。而如果中國城市的汽車擁有率達到發(fā)達國家水平,那將會是什么樣子?
因此,我決定不開車了,用我自己微小的嘗試去扭轉(zhuǎn)這個日益嚴峻的趨勢。
你可能會說這根本沒用。也許,其作用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請記住,大海是由無數(shù)的水滴組成的。
我們應該開始這么做,至少會讓更多人注意到,如果不這么做的話,會是什么后果。騎單車或者像我一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選擇。
然而,還有第三個原因,使我決定不再開車。
現(xiàn)在在中國,開車和擁有車的花費在不斷增加。當我1994年來中國的時候,我有幸能在北京開一輛車。那時候生活成本很低。
但是它不再便宜了!一公升汽油過去僅為2.35元,現(xiàn)在則上升到了8元每升。如果你考慮到2012年每個中國城市家庭的財富和平均收入的增長,這個增長幅度是非常高的。此外,還有保險價格和考駕照費用的增長。為了控制上海市民購買汽車數(shù)量,市政府還制定了一個車牌競價拍賣系統(tǒng)。為了擁有購買汽車的權(quán)利,成本已從5萬元上漲到了9萬元。車牌的價格已相當于多半個普通汽車的價格。再加上上海價格飛漲的停車費:在市區(qū)停車20元每小時,而在一些5星級的酒店停車場停車,最高每小時則會收取80元。
所有這些費用加起來,使自駕車成為一件相當奢侈的事情了。為了過上更幸福、更富足的生活,賣掉你的車,去乘坐公共汽車或地鐵吧!
乘坐公交車,其實可以深入挖掘生活的樂趣。
首先,在上公車之前,站臺等車就是非常有趣的。這里無疑是一個微型的社會。剛收攤的小販、接送孫輩們的老人、嘗試去找面試機會的農(nóng)民工們、省下他們的出租費去買一些時髦服裝的年輕白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而我則是一個有著1米88個頭、金色卷曲頭發(fā),穿著時尚的外國人。我等待的138路公交車,能把我從家附近送到辦公室。公共交通卡不僅可以在公交車上使用,也可以在地鐵和出租車上方便使用。只需要在電子終端上刷一下,車費就會被自動地從公交卡上的存款中扣除。
上車以后,我會找個座位 —— 如果有的話。有一件事讓我很感動,在公交車上,總是有年輕人給老弱病殘讓座。在城市叢林中,能看到這種對弱勢群體真誠的關(guān)懷,是非常令人愉悅的事情 —— 或許,還會一掃公交車外擁堵的交通狀況給你帶來的煩悶。
不過,公交車司機通常有一張并不友好的臉。一開始,這使我感到十分不快,但后來,我明白了他們的難處。
如果你就在司機的后面,你會大概明白他們沮喪情緒的來源。這些致力于公共服務的人,實際上要面對很多沒有經(jīng)驗,或者有經(jīng)驗但是有不良駕駛習慣和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司機。
如果十字路口沒有交通警察,交通會陷入停滯的僵局,因為很多司機都想搶先通過,而最終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沒有人能再往前走一步。
這個現(xiàn)象在中國很普遍。我的公交車司機朋友要在交通的高峰期開到交通堵塞中,還需要按規(guī)定的時間進站。說實話,我很佩服這些公交車司機們。公共汽車更大更長所以更不好駕駛,任何私家車產(chǎn)生的意外移動都會讓這些公交車剎車,用很長的距離去防止撞到這些突然在路上停車,但沒有發(fā)出任何警示的小汽車。
我自己開車上班可能只要20分鐘,但是有的時候,我會因為路上一些缺乏常識、粗魯、自私的私家車司機憤怒和沮喪,使我從這一天的一開始就心情糟糕。因此,現(xiàn)在我把開車的責任交給了公交車司機,讓他們把我安全地、愉快地送去上班。
不過,正如我前面所說需要有一些社會精英意識到,放棄開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并作出表率。
當我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公車上時,我會被議論,因為好像我不屬于被迫乘坐公交車的社會階級。
公共交通系統(tǒng)是中國大城市解決污染和交通問題的關(guān)鍵。因此,我呼吁和邀請城市精英、知識分子、企業(yè)家,和各組織的決策者們,一起更有效地使用公共交通系統(tǒng) —— 無論你生活在哪個城市。這也是我們未來舒適生活的關(guān)鍵。
我們都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是大海是由水滴組成的。
我已經(jīng)開始了,為什么你不跟我一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