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通過激發(fā)學生參與跨欄跑訓練的興趣、提高學生順利過欄的完美技巧和切實把握跨欄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等方面論述了高中跨欄跑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跨欄;過欄;速度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得到了健康發(fā)展。其中,作為田徑運動中最具活力的跨欄跑項目,由于其技術復雜,對速度、力量、柔韌性、節(jié)奏感和空間感都有很高要求,導致不少學生望而卻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項目課堂效率的提高。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哪些教學策略呢?
一、對癥下藥,激發(fā)學生參與跨欄跑訓練的興趣
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在練習跨欄跑時往往出現(xiàn)猶豫不決、情緒緊張、動作僵硬和怕摔等心理障礙,究其主觀原因如下:一是對自己在訓練過程中完成動作信心不足,對自我運動潛能缺乏自信心;二是在以往的體育訓練或生活中曾因跳躍動作跌倒而受傷,因而看到跨欄架就產(chǎn)生恐懼心理,缺少克服困難的勇氣;三是由于部分學生腿部力量相對較差,經(jīng)常不能完成課堂三維教學目標。為此,老師首先要堅持攻心為上的教學原則,努力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明確跨欄項目對身體的鍛煉功效;其次,老師應幫助學生克服過度焦慮的心理,善于學會觀察,仔細分析學生練習活動過程中的各種情緒表現(xiàn),對力量相對較弱、膽量較小的女生加強鼓勵、引導,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
二、突出重點,提高學生順利過欄的完美技巧
在一般性的柔韌訓練和確定“擺動腿”后,老師不僅要加強學生“跨欄步”的練習指導,還要結合擺臂練習和上體前傾的動作來體會上體與“跨欄步”協(xié)調配合。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柔韌素質,又可通過身體感受器官使受到刺激后的反射活動建立正確的過欄動作表象,更有利于動作技能的高質量形成。
過欄技術訓練的重點主要包括起跨和擺動兩個方面:
起跨。學生起跨動作是否正確決定過欄速度動作效果和下欄后的跨跑結合,起跨最終一步主要靠前腳掌支撐,起跨腿腳掌落地快,并快速轉為后蹬,整個支撐時的身體重心處在離地面較高部位。適度、正確的后蹬角度,可以獲得較大的向前水平分力,縮短過欄時間。起跨點距欄過近則會使起跨蹬地角加大,身體騰起過高,妨礙擺腿動作;起跨點距欄過遠會造成過欄困難,甚至擺動腿碰欄。老師在相應教學訓練中應根據(jù)學生動作結構的特點,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擺動。每當學生起跨腿腳掌著地時,擺動腿以便從后向前上方擺動直到膝關節(jié)超過欄板高度,小腿高速前擺,而擺腿速度越快,越有利于加大起跨蹬地力量和完成擺動腿過欄的完整動作。當學生的腳掌接近欄板時,擺動腿近似伸直,腳尖稍微上翹,并開始做下壓擺動腿;當學生在身體處于欄板上方時,擺動腿膝關節(jié)微小彎曲,此后伸直下放,加大它和身軀的夾角,加速腰部前移。當伸直下壓的擺動腿在接近地面時,前腳掌應做積極扒地動作,腳前掌在身體重心投影點前10—20厘米處著地,著地點距欄約為1.30—1.50米。鑒于起跨腿這一特殊動作的復雜性,教師務必要求學生除加強關節(jié)處的柔韌性、力量和靈敏等素質練習外,還必須注重起跨腿外展提拉動作形式的訓練,如盡量多做原地支撐的起跨腿側提拉訓練、 慢跑和中速跑跨欄步模仿練習,從而不斷提高完成動作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最終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三、強化速度,切實把握跨欄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速度是田徑運動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在高中生跨欄短跑項目中,速度居首要地位。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務必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原則,高質量地完成三維教學目標。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抓住以下兩大環(huán)節(jié):
第一,采用常規(guī)手段提高學生的平跑速度。
針對一般的學生,在課堂訓練中貫穿短跑訓練,盡最大可能地提高每一個學生的速度沖擊力。如我在引導學生進行平跑速度訓練時,強調突顯“高重心、快頻率”的跨欄跑速度技術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如下途徑進行訓練:坡度為22度—50度的下坡跑、短距離50米—100米短跑、帶有標志物的快速高抬腿跑和400—800米中長跑等訓練方法。
第二,采用專項手段提高高素質學生的奔跑速度。
鑒于部分學生的身體客觀優(yōu)勢,教師只有堅持平跑速度和跨欄技術有機結合的策略,才能使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因此,我在教學實際中針對具有客觀優(yōu)勢的學生采取如下練習方法:一是增加跨欄跑的難度,適當縮短欄距。二是科學變換欄間節(jié)奏的跨欄跑。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突出在三步節(jié)奏上,其宗旨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距離感和節(jié)奏感,如五步三步五步三步、三步三步五步等。三是適度變換欄高的跨欄跑。在引導學生訓練時,老師應重點變換第一欄和第二欄,如第一欄高0.70米,第二欄高0.84米;第一欄0.80米,第二欄高0.84米。通過類似的訓練,體育尖子生會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
體育教師一定要在踐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中,以高中體育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目標而奮斗。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