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小學作文教學也出現(xiàn)了很多新方法,其中快樂作文教學的嘗試給課堂注入了生機勃勃的活力。所謂快樂作文,是指教師有的放矢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激發(fā)學生積極立意、審題、構思,寫出的文章達到文知其心的美妙境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如何進行快樂作文教學進行了大膽嘗試:
一、細心觀察,收集快樂素材
許多小學生不是不愿意寫出好文章,而是腦海里缺乏素材。為此,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找好寫作必須具備的素材,具體途徑是:
1.注重感受,從社會生活中攝取。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體驗情感。葉圣陶先生形象地把生活與作文的關系比作“源頭”與“水流”的關系,小學生雖然閱歷比較淺,但都有一定的生活積累,關鍵在于挖掘。
2.利用教材,從文本中獲取。目前小學語文新教材所選的文章都是經典之作,語言文字合乎規(guī)范,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都具有典范性。因此,我們只有讓學生把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故事、歷史事件等作為素材充實到文章中,才能使學生的習作豐盈而厚實。
3.課外閱讀,從書刊中汲取。作文素材除了在生活、文本中獲取之外,還可以從課外書刊、網絡中汲取。讀書是間接吸收別人的經驗,接觸他人的心情,繼而達到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之目的。因此,我們要激勵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和網絡中的經典文學作品。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從古今中外經典篇章中汲取健康思想和藝術品位,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匯和作文材料,再不會為沒有素材而苦惱。
二、因勢利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學生學習中的最活躍心理因素是興趣。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梢姡ぐl(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作文高效課堂的重要條件,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先觀察后作文。在教學實踐中,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具體形象的事物,才能激發(fā)其積極思維,進而產生表達愿望。譬如,先讓學生觀察圖畫和實物,然后按照課堂教學目標擬寫文章,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寫出的文章內容豐富,有真情實感。
2.先實踐后作文。教師一定要通過設計游戲、編導小品和現(xiàn)場參觀等途徑,讓學生在親身參加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津津樂道,趣味盎然。這些活動開拓了學生視野,增長了見識,學生表述的文句就更生動活潑,具有生活氣息了。
3.抓時機擬作文。學生寫作興趣受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比較明顯,要積極引導學生善于抓住有利時機,讓學生練習寫作。譬如,課間休息時一個有趣的場面,課堂上發(fā)生一個有趣的“風波”,都可以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寫下來,學生的“難”字便會不翼而飛,真正達到練筆的目的。
三、瞄準題眼,啟發(fā)學生完美構思
構思恰似蓋樓房時設計圖紙,它是作文的關鍵,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離不開精巧的構思。歷年中考滿分作文篇篇都是成功構思的典范,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著閱卷老師的明眸。審清題意是構思的前提,學生一定要全面地領會題意,掌握題目的重點要求,為下面的選材謀篇定準方向。每當開始審題,構思也起航了。譬如,在一節(jié)作文課上,我安排學生寫一篇介紹自己的文章。為開闊學生思路,首先在黑板上寫下了作文題目《我》,然后問學生:“會嗎?有內容可寫嗎?”全班只有三名同學舉手。在“我”字后面又加了幾個字,題目變成了《我這個人》,又問學生:“會了嗎?有材料嗎?”這一次,班級有十一名同學舉手。緊接著,又添上了幾個字,題目馬上變成了《瞧,我這個人》《嘿,我這個人》《唉,我這個人》《啊,我這個人》……此時,不等我提問,學生紛紛舉手,齊聲嚷道:“有了!會了!”后來,學生寫出的作文都非常好。由此可見,學生瞄準了題眼,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是,構思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我們一定要啟發(fā)學生善于開動腦筋,勇于創(chuàng)新,打破常規(guī)思維模式,適當變通,制造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記敘文),為高效達成三維目標掃清障礙。
四、靈活多變,培養(yǎng)練筆技巧
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征,教師應該在作文教學上創(chuàng)設形式靈活多變的作文訓練模式,變枯燥的教學為快樂、自主的活動。我在培養(yǎng)學生練筆技巧時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1.繪畫作文。喜歡畫畫的學生占大多數(shù),他們喜歡在繪畫的世界里自由馳騁。在平時批改學生作業(yè)時,我經常發(fā)現(xiàn)學生喜歡在作業(yè)本的邊頁上胡亂畫出“龍虎斗”、“忍者神龜”、“喜羊羊”……我借此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繪畫才能的平臺,在作文教學中嘗試著讓學生把繪畫和作文結合起來,即“寫畫結合”,要求學生根據(jù)各自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每周畫一幅畫,然后用簡要的文字說明畫面的內容。由于學生的畫都是親自設計的,所以一般能得心應手地用文字表達,從而有效提高了寫作能力。
2.口頭作文。快捷的口頭作文能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梢岳迷缱x時間,為學生提供訓練口語的機會,每次安排4人輪流進行,形式不拘一格,內容多樣——謎語、笑話、故事、趣聞和幾句小幽默皆可;在課堂教學中,結合閱讀課的訓練,借助典型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續(xù)說”、“仿說”和“擴說”的訓練,從而為仿寫、擴寫、續(xù)寫奠定基礎。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愿廣大一線小學語文教師銳意進取,大膽創(chuàng)新,為培養(yǎng)更多的合格人才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