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激情是心靈的火花,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而課堂教學恰是這種激情成就成功的肥沃土壤。把點燃激情引入課堂習作教學,將習作任務置于課堂完成,既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又能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做人、作文的綜合素質。這樣的“真情習作”課堂教學,對點燃學生習作的火焰,鼓勵學生的表達欲,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點燃激情;減輕負擔;激發(fā)興趣;提升質量
一直以來,我堅持自己的觀點,學生有情,方能寫出有真情的作文。所以,我以現(xiàn)在教的六乙班為實驗班,開展“小學‘真情習作’教學方法的研究”,將習作全部放在課堂完成,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習作,又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免得學生回家后,因沒有情感而痛苦地花上兩三個小時寫作文。導致的結果是,習作水平上不去,學生對習作無興趣,有的甚至是深惡痛絕。那么,如何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進行習作訓練呢?
一、狠抓每周四的習作教學時間
《紅與黑》的作家——法國19世紀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家司湯達也曾經說過:“在熱情的激昂中,靈魂的火焰才有足夠的力量把創(chuàng)造天才的各種材料熔于一爐?!比嗽诩で橹湎拢D軣òl(fā)出超乎尋常的神采,得到出乎意料的成功。而課堂教學恰是這種激情成就成功的肥沃土壤。為此我潛心做了三年有關“小學‘真情習作’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在實踐中摸索了一套自認為行之有效的習作教學模式。
1.創(chuàng)情——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這是開課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作文要“以情動人”,教師就要善于給學生營造一種特別情境,并把學生引入這種特別的情境之中,使學生主動地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這時,學生的思維會變得特別活躍,內心會充滿激情,作文會變得異乎尋常迅捷。例如,用表演再現(xiàn)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感受、描述;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情境,讓學生思考、體驗;組織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班級活動,如,比賽游戲、參觀訪問,實驗游覽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自身體驗,仔細觀察,在歡樂的氣氛中親自動手、動口、動腦、動筆,寫出感情豐富的文章。
2.煽情——點燃學生習作火焰
與創(chuàng)情同步走的是教師要善于煽情。習作教學已不能屬于古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范疇了,它要求師生真情投入,傾情演繹。換言之,一篇成功的習作不是文字的無效堆積,而應是包含了習作者情感的真誠傾訴。因此,習作教學的藝術已不在于知識的傳授,而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情感,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然地寫作,從而達到“陶冶學生心靈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情感能否迅速而準確地切入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是學生與生活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是學生與情感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
3.賞情——教會學生表達情感
賞情,實際上就是出示范文(最好是教師自己的下水文),緊接在創(chuàng)情、煽情之后。我個人認為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開展美文欣賞,而美文欣賞實際上也是為學生營造一種特別情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入美文所描寫的氛圍之中,情感為之激蕩,心神為之陶醉。學生只有讀懂美文,掌握美文的寫作技巧,領悟美文之美所在,就可以得心應手地學習別人的方法,寫自己的故事。當然范文的出示要有一定的技巧性。
4.寫情——方便學生傾吐激情
前面的情感調動達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同“一石擊破水中天”,學生的智慧火花得以迸發(fā),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使學生不吐不快,習作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教師再給學生十分鐘當堂寫作,效果相當不錯。
5.評情——賞識中呵護童心
十分鐘寫作結束后,進入最后的講評時間。我任意抽取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并要求其他學生注意傾聽,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
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過:“準備一百頂高帽,送給學生。”教師采用賞識評價,能為各類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快樂。學生習作常常出現(xiàn)一些雖稚嫩但頗具智慧靈光的句子,對這種充滿靈性的表達要細心呵護。
二、抓閱讀課上的片段練筆
這種以情促情的習作訓練模式,同樣適用于閱讀課上。語文教師都有一種感覺,每組課文的閱讀內容精彩紛呈,美輪美奐。師生都能被課文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感情所打動,師生在課堂上共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那么,為什么不利用這種情感在閱讀課上進行習作的片段訓練呢?
經過三年的實驗研究,“小學‘真情習作’教學方法的研究”這一課題,很好地向大家證明了一點,狠抓課堂練習作,一定能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作者單位 湖南省長沙芙蓉區(qū)大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