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新學期開始了,學校為學生統(tǒng)一定購了新校服。
這天上午,一輛面包車載著新校服來到了學校。學校安排各班主任組織學生輪流取校服。一(1)班的小于老師按預定套數(shù)取回了29套校服。當她回到班級給每人發(fā)完一套后,發(fā)現(xiàn)還剩余一套,誠實的她馬上把這一套還給了來校送校服的負責人。下午上班后,小于老師發(fā)現(xiàn)她班少了一套校服。原來,上午發(fā)校服時,她班的婁華同學去醫(yī)院打針了。小于老師一時疏忽,錯把婁華同學的校服當作多拿的送還回去了。校領導立即打電話與校服發(fā)放負責人溝通,可負責人說目前校服已經發(fā)放完畢,要再過一周才能從廠家發(fā)回。
小于老師回班后,組織本班同學對這件事進行了討論。有的同學說:“于老師發(fā)現(xiàn)校服多了及時送還,是個誠實的好老師?!边€有的同學說:“于老師太粗心了,沒弄清楚原因就匆匆送還,結果婁華同學現(xiàn)在沒有校服穿?!甭犕甏蠹业囊庖?,小于老師真誠地說:“謝謝大家對老師的贊揚,也感謝大家對老師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但是大家一定不要像老師這樣粗心,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真仔細,不要馬馬虎虎、草率行事,否則會把事情弄糟,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蓖瑢W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從那天起,于老師對工作更加認真謹慎,她有決心杜絕“還丟校服”一類的低級錯誤。她的學生也非常努力,個個爭做誠實、認真的好孩子。
【評析】
作為一個年輕的班主任,小于老師缺少的是經驗,擁有的是智慧。這件事發(fā)生后,她能深入反思自己,把握教育契機,不僅讓自己從中吸取了經驗教訓,而且給孩子們也上了生動的一課,將校服的“失”變成了教育的“得”。她的巧妙之處在于:
一、尊重學生,平等交流
只有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于老師沒有回避自己的失誤,她放下“師道尊嚴”的姿態(tài),俯身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她以自己的學識、言行來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理解和尊重。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孩子們暢所欲言,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成長意識。
二、自我批評,坦誠相待
“身教勝于言教?!庇诶蠋煕]有掩飾自己的過錯,她敢于在學生面前剖析自己,和學生一起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學生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認真。她能虛心聽取孩子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正錯誤。她與學生坦誠相待,針對自己的失誤,和同學們一起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進一步密切了師生關系。
三、把握時機,適時教育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場景的、有情景的、有事例的。于老師善于把握最佳教育時機,充分利用自己的失誤引導學生進行客觀的分析,讓學生看到教師做事的優(yōu)點和欠缺,進行了“誠實守信”的正面教育,同時進行了“粗心大意”的反面教育。她找準了教育的切入點,找到了震撼學生心靈的教育契機。她從自己的失誤中挖掘教育素材,抓住了恰當?shù)臅r間、在恰當?shù)膱龊?、針對恰當?shù)膶ο?、結合恰當?shù)氖录M行了教育,收到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振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