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任務,且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從理論出發(fā),聯(lián)系實際,對這一方法在小學課堂中的運用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課堂;小組合作教學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征
1.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活動形式
將班級學生依其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異質的合作學習小組,以小組成員共同學習、討論為活動的基本形式,為每個成員創(chuàng)造平等參與的機會,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2.以小組明確的目標達成為標準
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僅要努力爭取成員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還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xiàn)目標,通過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共同達成學習目標。
3.以小組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和獎勵的依據(jù)
小組合作學習將班級授課制中的個人競爭變?yōu)樾〗M競爭,每個人都有小組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增強了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1.建立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的構成對合作學習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結構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教師應重視分組問題。分組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
(1)依學生特質分組。
(2)分組要合理搭配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如果是4人合作小組,一般以一個優(yōu)等生、一個學困生和兩個中等生為主要構成原則。
(3)教師要注意觀察、了解學生。
(4)教師要動態(tài)化變更小組成員,活潑合作學習的氣氛。
2.制訂有效的合作學習規(guī)則
教師要闡明小組的特殊意義,讓學生明晰自己在小組內的職責——為整個小組的成功貢獻力量。讓他們明晰如果小組內有一人掉隊,將會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
3.設計科學的合作學習任務
(1)設計小組活動時應考慮教學目的,即怎樣把課本中的知識自然滲透到小組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運用知識,通過活動消化知識。
(2)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huán)境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shù)拇螖?shù)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一節(jié)課中不宜安排過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次數(shù),防止形式化,草草收場。
(3)教師要根據(jù)討論的主題給學生提供一些與任務有關的背景知識或相關的資料,使學生的語言輸出有一定的基礎。
(4)教師設計難度適當?shù)暮献鲗W習任務。太難時,會出現(xiàn)學生無從下手、不愿意合作的情況。太簡單時,學生就會不屑一顧,隨便說幾句,甚至會借此機會閑聊、說笑,形成表面上的“假熱鬧”。
4.教師需要對自己有正確的定位
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合作學習的調控者和促進者。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必須仔細觀察各組成員的合作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
(2)合作學習的參與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習小組的交流過程中,要把自己融入其中,以普通學員的態(tài)度來聽取學生之間的交流,以減少師生之間的敬畏之情,從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
5.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
在上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對新知識的預習。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式的交流和學習,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去理解和學習新知識,然后讓所有學生依次發(fā)言,其他學生補充。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6.建立科學合理的合作學習評價制度
合理的評價,可以在課堂中樹立學生的信心,增加學生的成就感,這樣可以讓小組式學習更加有效??茖W的評價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勵學生。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對傳統(tǒng)班級授課制的一種改革,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出現(xiàn)在小學新課程改革之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必然會產(chǎn)生好的一面,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出現(xiàn)。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時,不能為了時髦而合作,為了熱鬧而合作,而應努力探索小組合作教學的最佳方法,不斷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為課堂教學服務。
(作者單位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新生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