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的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并能夠根據(jù)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jié)、更新發(fā)展?!币虼耍覀冊谡Z文教學中不僅僅只是局限在課文中的幾個字,更應該擴大學生的識字空間,把識字教學融入生活中,讓生活成為識字的舞臺。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以下做法。
一、在購物中識字
在商店、超市里購物時請帶上孩子,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孩子識記商品商標。孩子就會在無意中認識許多生字,甚至很復雜的字孩子也會輕易地記住。如“香蕉、洗發(fā)液、蛋糕”等等。同樣買文具、衣服時,也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去認商標識字。這樣的學習是輕松的,孩子是樂意的,因為他們認字的同時也認識了新的商品,這樣使他們會有很強的自豪感。同時因為好奇心的驅動,孩子會產(chǎn)生下次再認更多商品、識更多漢字的欲望。在這種情境中認識漢字,其效果是最好的。
二、在家庭生活中識字
在家中首先讓孩子認識家庭成員的姓名(如,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姨媽、姑媽等)、單位,然后再讓家長把家里各種常用的物品名稱制成卡片,分別貼到實物上,讓學生每天放學后對照實物讀卡片,這樣字與物相結合,孩子容易記憶。最后再擴展到認識每天吃的蔬菜、水果、食品等。
三、在閱讀中識字
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是最有效的集中識字的好途徑。我要求學生堅持每天在家完成1~2篇課外閱讀,及時記錄不認識或有困難的生字,做好記號,強化記憶。這樣時間一長,效果也是顯著的。它的作用在于不僅使學生認識了生字,還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在誦讀古詩文中識字
今年我們課外主要誦讀三字經(jīng)和國學經(jīng)典,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識字。
五、在電視廣告中識字
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便利的多媒體信息給學生播放一些有趣的小電影、小動畫,一方面豐富學生的課間生活,另一方面也是趣味識字的有效途徑。學生每日放學后回到家,總有一段時間和電視打交道。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在看電視的時候,對片頭劇情介紹、片尾演員介紹及影片主題歌歌詞進行自主識字訓練。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爸爸媽媽或親戚朋友。許多動畫既有視頻材料也有相當豐富的文本介紹,我們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看動畫片的特點,在滿足孩子看動畫的同時給他們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要能認出動畫片上的文字,不認識的也要想辦法認識。孩子會因為想看動畫的心理而欣然應允。于是,我們又讓孩子多了一條識字的途徑。
總之,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引導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拓寬識字途徑,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同時我們也要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喜歡在自主識字中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
(作者單位 河南省清豐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