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標準強調英語教學要從學生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閱讀能力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中不可少的一項,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中學英語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學好英語的關鍵。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素養(yǎng),需要在日常教學中點滴滲透,精心培養(yǎng)。
【關鍵詞】英語閱讀;學習策略;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有些教師側重語言知識的學習,忽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理解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方法不僅缺少了推測、對比、分析、歸納等閱讀技能的指導,而且忽視了語篇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根本不會閱讀,缺乏對語篇的把握;許多教師具有較好的教學功底,知道新課程標準中有閱讀教學的要求和相關的教學理念,但對如何將這些要求和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還缺乏認識和思考,導致閱讀課教學低下,學生的閱讀技能沒有得到充分的訓練;有些教師設計的閱讀問題不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脫離學生的實際水平,讓學生產生不愉快的學習體驗,進而對英語產生厭學情緒。
以上這些做法都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影響到學生閱讀技能的提高、學習能力的形成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二、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
初中英語閱讀課一般采用Pre-reading Task(讀前任務)、While-reading Task(讀中任務)、Post-reading Task(讀后任務)的任務型教學模式。閱讀前就是導,針對不同課文內容采用問答、故事、聽有關內容,看有關圖片或片段并提出問題等方式引入本課話題。閱讀中就是讀,指導學生如何閱讀,由整體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體,訓練學生在閱讀中的各種思維活動。閱讀后就是用,即輸出教學,進一步讓學生通過口頭、筆頭練習進行知識的內化,遷移。
(一)讀前活動設計
讀前活動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為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在學生閱讀前教師應分析文本,了解學生的興趣與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導讀活動,優(yōu)化語言呈現(xiàn)方式,為課文閱讀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
(1)興趣準備,確定目標。課前教師要根據教材,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既要關注知識,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又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興趣就能集中精力,積極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運用文本,激活背景知識。利用文本激活已有背景知識,猜測中心思想,是閱讀開始前的有效助讀方法。在閱讀前,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談論文本的標題、插圖等內容,引導學生預測文章內容,為閱讀做好準備。標題是對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包含了主要言語信息,插圖是對文字的圖解,學生猜測后帶著疑問和濃厚的興趣開始閱讀。
(3)詞匯準備。引導學生認知必要的生詞,教師要考慮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境中理解新詞匯,再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讀和運用這些詞匯,引領學生認知影響理解閱讀材料內容的生詞,預測課文內容。
(二)讀中活動設計
這個層面的活動基本遵循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閱讀中的互動要生動,活潑,符合學生的特點,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其理解。
讀中活動是整個閱讀重點,其中略讀是一種快速瀏覽方式,訓練學生以最快速度獲取文章大意的能力。訓練略讀技能,多以提問,填表,正誤判斷等形式出現(xiàn),細讀訓練學生仔細尋找細節(jié)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段細讀或細讀全文,在全文中查找語句信息,培養(yǎng)學生獲取細節(jié)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加工的能力。
(三)讀后活動設計
讀后應當對文本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和運用。讀后活動的目的在于語言的輸出和綜合運用,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此類活動主要包括復述課文、寫作練習,短劇表演,以下是各類型練習和活動的開展方法。
復述活動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包括問答引導法、關鍵詞提示法、表格提示法、圖示提綱提示法、圖畫提示法、人稱轉換復述法、表格復述法、表演復述法和小組接龍復述法。
寫作練習包括對課文進行縮寫、擴寫和仿寫,目的在于鞏固新知識,拓展思維能力,實現(xiàn)語言輸出。閱讀教學為寫作教學奠定了基礎,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素材,寫作教學是閱讀教學的延伸與拓展。
短劇表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妙趣橫生,一般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表演欲,通過短劇表演不僅促進了學生語言學習,同時增強了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力。
三、閱讀教學的相關建議
科學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手段,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各個方面的配合。
(1)加強閱讀策略指導。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閱讀。
(2)重視語篇的整體理解。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應樹立整體教學觀,立足語篇,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和整體理解語篇的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去把握語篇這個整體,在教學過程中,應以閱讀和理解全文開始,引領學生整體感知語篇,了解文本大意,然后再逐步挖掘其它教學內容,如課文細節(jié),詞匯等。
(3)重視情感教育的升華。情感教育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過文本帶給學生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教師應關注并深入挖掘文本內容,有意識地提煉文本的情感目標以及人文內涵,不僅讓學生獲取語言知識和發(fā)展語言技能,而且要引領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寓思想情感教育于英語閱讀教學中。
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以生為本理念的指導下,用心研究文本,合理整合教學方法,設計合理有效的閱讀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開闊視野、拓展思維、陶冶情操,學生在充滿活力的互動中感悟文本,發(fā)展閱讀策略,提升人文素養(yǎng),享受閱讀樂趣。
參考文獻:
[1]新課程英語教與學
[2]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