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是二十一世紀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基本工具。作為職業(yè)中學,如何提高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操作能力,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本文就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檢查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并闡述了具體的做法。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探索
中圖分類號:TP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23-0000-02
20世紀末開始,人類世界逐步進入了信息化社會,計算機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基本工具,因此,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已經成為人們必備的技能。因而現在的職業(yè)中學為了學生今后工作和終身發(fā)展的需要,都已經把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各專業(yè)的必修公共基礎課程。但是,職業(yè)中學學生基礎差,學習興趣不濃,那么如何提高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操作能力,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近幾年來我一直擔任職業(yè)中學非計算機專業(yè)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索,形成了一套適合我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其教學過程中做法如下:
1 教學內容
本著“夠用、實用、會用”的原則選擇教學內容。我們使用的是人民郵電出版社(武馬群主編)的教材,本書一共有七章,而我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開設《計算機》課時只有120課時。所以,我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我選擇了第一章《計算機基礎知識》、第二章《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XP》、第四章《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03應用》和第五章《電子表格處理軟件Excel 2003應用》作為教學內容,其它章節(jié)的內容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作為選修內容。
2 教學設計
將傳統(tǒng)的備課改為教學設計。傳統(tǒng)的備課遠遠不能適應現在教學需要,特別是面對職業(yè)中學的學生,所以,現在我每堂課都是把傳統(tǒng)的備課改為教學設計。在做教學設計時,關鍵是針對教學目標設計出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的一個或多個“任務”。比如在講《表格的制作和編輯》時,我根據所教內容,設計出了學生活動的八個任務:1、用3種方法制作出5行5列的規(guī)則表格;2、通過比較找出車間產品合格表和旅差報銷單不同點;3、找出課程表中特殊的地方;4、回顧word文檔中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知識;5、思考討論功課表中斜線的建立方法;6、根據所學知識動手制作適合自己專業(yè)的功課表和 “應聘登記表”;7、對制作的功課表和“應聘登記表”進行比較評價;8、學生結合所學情況提問。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任務”,從而掌握所教知識。
3 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設計緊緊圍繞“任務”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提出具體的“任務”,并且讓學生來完成這個“任務”。比如在講《word文檔的格式化》時,我首先下發(fā)“我的簡介”文章和“操作要求”到學生機上,然后讓學生按照要求進行word的格式化操作。在操作時,相鄰同學互幫互學,老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并檢查完成情況。學生通過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教學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學生也就掌握了word文檔的頁面格式化、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特殊格式化、分欄排版方法、邊框和底紋操作及其技巧。
4 教學方法
采用“目標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教學。職業(yè)中學的學生都是初中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并且多數是初中分流學生。這些學生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自控能力比較薄弱,學習習慣也差。通過探索,我認為“目標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法。因為“目標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目標為主線、師生共同完成目標、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它的理論體系主要由學生觀(全體學生)、差生觀(轉化差生)、教育觀(全面發(fā)展)和評價觀(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等四個相互關聯(lián)的基本觀點構成,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尤其適用于職業(yè)中學學生水平差、學生自控能力比較薄弱、課程的應用性比較強的教學?!叭蝿镇寗咏虒W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它是從淺顯的實例入手,帶動理論的學習和應用軟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興趣,一個“任務”完成了,學生就會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所以“目標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最適合職業(yè)中學的學生。其具體做法如下:
4.1 目標教學法
采用目標教學法,我認為關鍵在于根據教學內容制定和確立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職業(yè)中學的學生文化基礎差,所以,在制定目標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難,把目標細化到每一節(jié)課。每節(jié)課上課時,首先要向學生展示本節(jié)課的目標要求,并且每節(jié)課要留大約5分鐘的時間,做到人人知識過手。如在第4章文字處理軟件應用中的Word入門,我把知識細化到熟悉Word窗口界面,創(chuàng)建、編輯、保存文檔和在文檔中輸入字符目標。第1個課時,認識Word窗口界面、熟悉界面結構及名稱目標;第2個課時,創(chuàng)建、保存文檔目標。第3個課時,制定編輯、保存文檔和在文檔中輸入字符目標。
4.2 任務驅動法
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我通常做到每節(jié)課、每個教學章節(jié)、各教學章節(jié)之間乃至整個教學過程中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任務,通過完成這些任務來達到教學目標。每次教學目標任務都是由我在課前制定好,上課時先讓學生看到結果,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進行操作。比如在講《表格的制作和編輯》時,我先制作好所教專業(yè)班級的課表,讓學生觀察比較,然后交待任務,學生按照任務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完成操作。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有的可通過看書來解決,有的可通過同學間相互交流、討論來解決,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通過教師再稍加點撥指導來解決,從而完成目標任務。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當”,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但要注重教學內容,還又注重選擇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之有趣、學之有效,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5 教學檢查
以往的教學檢查,我與大多數教師一樣都是采用布置課后作業(yè)的辦法來進行的,這么多年來,我發(fā)現效果不理想。通過探索,我發(fā)現將布置課后作業(yè)的辦法改為查看課堂筆記效果非常好。每節(jié)課我要求每位學生必須做好課堂筆記,每堂課后學生及時把筆記收上來就是當天的作業(yè)進行檢查。這樣就促使學生上課時能認真聽課,并且按時完成課堂作業(yè)。在上機操作時,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不一樣而下發(fā)不同的操作練習題,并規(guī)定不同的完成時間,做完后馬上用教學軟件的提交作業(yè)功能進行提交,這樣就能及時反饋學生的信息,從而為下一次上課做好準備。
6 有待改進的地方
(1)目標教學法要求師生雙方都要有強烈的目標意識,要師生共同努力去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把預制的教學目標變?yōu)閷W生心中的學習目標這一過程有一定難度。
(2)在任務驅動法上課時要根據學生的層次不一樣來編制不同的目標任務,這樣給教學會帶來很大的困難,并且有時會耽擱教學預定的時間。
參考文獻:
[1]王麗.《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學反思[].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6.
[2]韓皎瑾.基于項目教學法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設計[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作者簡介]周明銀(1968.1-),男,籍貫:四川犍為,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