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研究“無意識設計”這種設計方法的理念,提取其核心理念和價值觀,將產品的核心功能與消費者某種潛在行為進行重組,讓產品與用戶之間建立起一種良性的“互動”,從而探究產品尤其是日用品設計中“一切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精髓,為日用品設計提供一種思路,促進人居環(huán)境和諧關系的建立,增強品牌忠誠度,提升產品的品牌價值。
【關鍵詞】“無意識設計” 家居日用品 人性化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9-0040-02
一 家居日用品設計的現(xiàn)實需求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日趨發(fā)展與完善,人們的物質消費需求逐漸得以滿足,產品對情感的滿足隨之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人們對產品的要求不僅只是需要具備優(yōu)良的功能,而且還要有人情味,即產品的設計要以人為中心,以滿足人性的需求為目標,設計的目的并不在于產品本身而是以人為對象。要在設計中注入人情味,既需要保持設計的科學結構和合理功能的物質條件,更應該賦予產品情感的、心理的、倫理道德的、歷史文化的因素,使產品從心靈上打動人。而這種人情味能否在消費者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真正切實體現(xiàn)出來,其關鍵在于設計師能否真正把握住消費者的需求,能否在消費者與產品之間建立起一種和諧的關系。
當今時代,工業(yè)產品的設計,尤其是針對家居日用品這一類消費者接觸最廣,與之聯(lián)系最為密切的產品的設計,更需要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更需要以用戶為中心,以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為目標?,F(xiàn)代都市生活節(jié)奏快,在與外部環(huán)境接觸的過程中(工作、學習、社會交際),人們會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家便成了放松身心、釋放壓力的重要場所,除了人文因素(親情、愛情)之外,一個舒適且不會讓用戶感覺到任何壓力的家居環(huán)境同樣也是調節(jié)身心狀態(tài)的重要因素,而在這個環(huán)境中與人接觸最為頻繁和密切的家居日用品是否能給用戶的行為和情緒帶來積極的影響,即產品設計的是否優(yōu)良,是否真正人性化,直接影響著受壓之后的身心狀態(tài)的恢復。
二 “無意識設計”及其理念在家居日用品設計中應用的必要性
就現(xiàn)階段而言,大多數(shù)家居日用產品的設計還是多從功能的附加、創(chuàng)造和單純的造型變化角度出發(fā),以追求產品的“差異化”,卻忽略了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心理互動,以至于很多消費者感覺買任何形態(tài)的產品都一樣,只要功能滿足就可以了,事實上任何人的潛意識下都會對一些東西有所偏好,這種偏好是非理性的,如果在我們的生活產品中加上這種感性的因素,那么人們的這種偏好則會一觸即發(fā),也就是說我們的日用品在形式上缺少對消費者心理因素的考慮,很難真正觸碰到用戶內心的需求,很難了解到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是什么樣的,從而無法滿足用戶的感情需求,難以使產品真正地打動用戶。
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所推崇的“無意識設計”這一設計方法,正是從這個角度對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一些日用品進行設計,通過研究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最為簡單和真實的行為動作,對日用品進行設計或再設計,使產品無論是在功能上還是在外觀造型上與消費者內心的切實需求相吻合,從而在他們之間產生一種共鳴?!盁o意識設計”關注和研究的重點是用戶的行為,是使用產品時的動作,以及使用完產品的后續(xù)動作,是一系列動作。它不僅僅是單純的設計產品本身,更是設計產品與人的關系。
三 “無意識設計”方法及精髓的探索
“無意識”是一種無形的思維方式,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積累了許多經驗,產生了本能的反應,情感也有了一定的表達方式,不經意間就能傳達出感情或表現(xiàn)出一種行為方式。這都是人文因素引起的,所以無意識領域再設計就是從人的生理結構和心理情況、人的思維意識和行為方式出發(fā),在原有設計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礎上將其陌生化,再進一步捕捉到新鮮感進行再設計,以求適合受眾的品位,滿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要獲得一個優(yōu)良的設計,設計師就必須經常去體會和觸摸使用者的日常生活,關注一般人平常的語言、心理與行為。然后,作為一個使用者去思考、去實踐。這樣就會發(fā)現(xiàn)使用者一些潛藏的無意識行為,而這些行為則往往是來自使用者內心本能和最直接的需求。這種無意識的東西通常會在使用者心中留下點什么,可以說這是一種印象或經驗。在設計過程中,有意識地體現(xiàn)這些潛在的似曾相識的東西,會引起使用者的共鳴,給他一個強烈的暗示,不用解釋什么,使用者就知道這是做什么的,應該怎么做。如很多人在打電話時,都遇到過這種情景:當需要記錄一些東西時,不得不放下電話去找紙和筆。這就產生了矛盾。那么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如果在電話機上再附加一個記事本,這樣就使產品的功能表現(xiàn)復雜了。這就是一種“不假思索”的境界,是無意識設計追求的目標。使用者在無意識設計中會體會到自己過去某些行為或某種經驗。就好像有人經常說“我對某人有印象”一樣。印象是一種活動的東西。如果不去激發(fā)它,它也許永遠不會爆發(fā)。但是,當印象的客體被體現(xiàn)出來時,就能引起使用者的強烈共鳴。印象來源于一種多感覺的編輯,然而,有些印象被視覺化以后,往往容易造成誤解。無意識設計就是探索一種解決方法,主張設計一種活動的記憶不等同于設計一種造型。這種設計理念,是在不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的情況下,把人和物的系統(tǒng)融入環(huán)境之中,成為環(huán)境的一部分,并且讓使用者在無意識中產生舒適感和親切感,覺得這樣做是很自然的事情。
四 結束語
“無意識設計”這一設計方法所堅持的是不僅要使產品充分實現(xiàn)其功能,并且要在實現(xiàn)其功能的過程中不會給使用者帶來壓力,實現(xiàn)功能后也不會給使用者帶來困擾。提取其核心理念和價值觀,將產品的核心功能與消費者某種潛在行為進行重組,觸摸到用戶內心深處的深層需求,讓產品與用戶之間建立起一種良性的“互動”,從而使產品尤其是日用品設計中“一切以使用者為中心”這一思想在用戶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真正得以體現(xiàn)。在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當今社會,人們無疑更加需要工業(yè)產品所帶來的這種人文關懷,在這種需求之下,“無意識設計”所遵循并倡導的人文理念無疑為日用品設計提供了一種最為質樸和順應潮流的思路,對其進行分析與深化,并將成果應用到家居日用品的設計當中,將會更加促進人居環(huán)境和諧關系的建立,同時也有助于在用戶與產品之間建立起長期穩(wěn)定的關系,增強品牌忠誠度,提升產品的品牌價值。
參考文獻
[1]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朱鍔譯)[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受之.產品的故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
[3]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付秋芳、程進三譯)[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