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管理》是財經類專業(yè)一門較難的專業(yè)課。本文闡述了中職《財務管理》教學必須針對中職生的特點,以提高教學效果為中心,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開展多樣化教學。
關鍵詞:中職;財務管理;教學方法
《財務管理》課程,不僅涉及到會計方面的知識,還包含有大量的數(shù)學和統(tǒng)計知識的運用,從而增加了該課程的復雜性和學習的難度,而中職生對數(shù)理的理解能力普遍較弱,這導致《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難度很大,中職生“不愿學”(態(tài)度)和“學不會”(能力)是其中的兩大難題。研究和探討本課程的教學方法,不僅是提高教學效果的要求,更是為了體現(xiàn)“以人為本,關注學生,方便學生,因人施教”的教學理念。本文從讓學生愿意學、讓學生學得會、讓學生用得上這幾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有效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讓學生愿意學——幫助學生樹立理財觀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生普遍不喜歡學習《財務管理》,首要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視。中職生年齡小,視野不寬,認為只要將來不做財務人員就可以不學這門課程。教師首先要考慮中職生的思想特點,引導學生從感性上認識到財務管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1)以故事中的財務知識吸引學生的興趣:收集與理財有關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其實包含了許多財務管理的原理與方法,引導學生明白“財務知識無處不在”,理財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從而引起他們對理財?shù)呐d趣。
(2)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理財與不理財?shù)恼蠢?,對比說明懂得理財會讓人由“窮”變“富”,不會理財則富亦變窮,引發(fā)學生對理財?shù)闹匾暋?/p>
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只是第一步。太多數(shù)學生對學習《財務管理》有畏懼的心理,認為學習《財務管理》“太難了”。因而第二步,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讓學生能學會——以提高教學效果為中心,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一) 理論與日常實例相結合的啟發(fā)式教學法。
中職生普遍數(shù)學基礎較差,而《財務管理》公式多,學生望而生畏。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先講解公式后舉例,學生容易產生畏懼心理。運用日常實例與理論相結合的啟發(fā)式教學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收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通俗易懂的經濟現(xiàn)象作為實例,由淺入深地講解原本晦澀難懂的理論問題,再總結歸納公式。這樣可以使學生首先對《財務管理》課程中的抽象理論有感性的認識。如講到資金時間價值時以“儲蓄存款利息”為例子;講到財務杠桿原理,可以與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聯(lián)系起來……教師應注意在授課之前對所舉生活實例的內容進行仔細推敲、認真準備,力求恰當、易懂,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對財務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率。這種啟發(fā)式教學法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明顯的效果,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還能發(fā)揮學習遷移的作用,引導學生逐漸摸索出學習方法,進而提高綜合能力。
(二)根據(jù)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編寫圖文并茂簡明易懂的教學講義。
學好一門課程光靠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課后復習和練習相配合。這就要求學生課后要多看書以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但教材內容對大多數(shù)中職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和刪減,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編寫圖文并茂的教學講義。講義力求形象、直觀,可將收集到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通俗易懂的經濟現(xiàn)象作為講義的實例。如:參加學校里組織的助學活動,取得的報酬補貼生活費,這就相當于財務管理的增收;將閑置的錢采購生活用品賣給同學,實現(xiàn)財務增值等等,從而吸引學生從講義中理解課程的內容。
(三)案例教學與講授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法。
財務管理案例教學就是帶著一個具體目的在課堂內建立一個仿真的“財務管理工作現(xiàn)場”,通過學生積極參與財務問題的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實踐動手能力、熟悉財務理論和認知企業(yè)財務管理現(xiàn)實運作等教學目標。如把家長給的生活費進行規(guī)劃,做出支出安排,盡量做到收支平衡或略有盈余;對零用錢進行財務管理,計算怎么使用能使收益最大化;還可以讓學生動手做一些簡單的理財小游戲,如:假定他們每年有一千塊閑置的錢,讓他們各自寫出自己是如何使用這一千塊錢的,然后進行集體討論對比不同的用錢方式,對他們的財富有什么不同的影響。
案例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對財務管理理論的理解和掌握,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敦攧展芾怼纷鳛橐婚T應用學科,采用案例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現(xiàn)實財務問題的能力。但中職生大多獨立思考能力不強,案例教學法有時會使一些學生望而生畏,很難參與全班討論,因而容易恢復到傳統(tǒng)的被動的課堂教學方式。并且財務管理中并非每一個知識點都適用于案例教學,而傳統(tǒng)教學方式沿用至今亦有其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所以教師應將案例分析與傳統(tǒng)講授有機結合起來。案例教學與講授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利用講授法,可以讓學生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為案例教學打好理論基礎,而案例教學法則可以使學生學到的理論和方法得到實踐和鞏固。
(四)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實施多媒體教學。
《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涉及的表格、數(shù)字、公式較多,靠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既費時費力,又難以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除能節(jié)約大量的教學時間外,對增加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有重要的作用。
教師應充分利用計算機這一現(xiàn)代化工具,制作多樣化的課件,形象地展示出各種表格,邊講邊用鍵盤、鼠標輸入數(shù)據(jù),這樣既給學生以直觀感受,系統(tǒng)掌握財務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又減少了教師的板書工作量,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讓學生用得上——以行之有效的實訓增強職業(yè)技能訓練
“在知識高速更新的背景下,能力的獲得遠比知識的獲取重要。”社會需要的是具備職業(yè)判斷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實用型人才。只有行之有效的實訓教學方法,才能培養(yǎng)出實用型人才。
借助ERP模擬沙盤的實戰(zhàn)演練,構建仿真的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是高質量完成實踐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教師還可以針對專業(yè)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財務管理業(yè)務的模擬實驗。每次實驗設定明確的操作內容,實驗的操作內容要與學生生活有聯(lián)系,目的是吸引學生的興趣。如果有精力和資金,可成立小型公司,開展創(chuàng)業(yè)活動,引導學生全面運用所學的財務知識。
只要教師根據(jù)課程特點和中職生的學習狀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開展多樣化教學,中職《財務管理》教學同樣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肇慶市工程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鄭雄偉,盧俠巍.財務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劉賽,張愛俠.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J].職業(yè)圈,2007,(18).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