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評改模式導致學生主體自主活動和交往活動嚴重缺失進而影響寫作成效,因此需要把教師精改與學生互改有機結合起來。本文結合新課程作文教學實踐探討了落實以生為本,優(yōu)化作文評改,提高寫作教學實效的問題。
【關鍵詞】優(yōu)化評改;提高實效;以生為本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表現(xiàn)?!边@告訴我們,寫作能力不僅是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而且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體現(xiàn),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表現(xiàn)。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學生語文水平綜合實力的體現(xiàn),也是檢驗語文教學成果的重要標志。而長期以來,學生怕寫作文已成為困擾作文教學的瓶頸。是什么扼殺了學生寫作的信心?我想這和傳統(tǒng)作文評改教師強勢主導,削弱學生的主體地位,過于機械化評改有著重要的關系。為此,我積極探索新課標下作文評改的改革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當前的狀況分析
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方式只注重教師的精批細改,教師“批得細、改得詳”確實付出了大量勞動。但是很難做到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評價作文的優(yōu)劣,往往從約定俗成的認識出發(fā),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學生的作文,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獨特感受,學生無法體驗到寫作的快樂和成功。筆者做過調查,(見下表)學生對老師批改情況關注的僅占26.4%,看完老師的批改仍不知如何修改的又占了47%,可見教師的批改勞而無功。學生首先是因為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認為自己寫作文、老師批作文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認識到修改作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其次是缺少修改作文的方法,在教師的精批細改中,為什么要改、為什么要這樣改只能通過書面的形式交流,由于教師表述的準確程度和學生理解水平的差異,難以實現(xiàn)溝通和交流,學生對習作中的正誤優(yōu)劣無所知、無所悟,更無法獲得科學的修改方法。改與不改區(qū)別不大。如此看來,探究新的評改形式,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yǎng)已勢在必行。
二、方法的探究
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是教師單面的事,教師伏案加點、畫圈、眉批、總批忙得不亦樂乎,學生一看分數和評語就放進抽屜萬事大吉了。為改變這一勞而無功的現(xiàn)象,我對作文批改采取教師精改為輔學生互改為主的評改方法。
(一)教師精改
教師對于學生習作進行認真細致的批改,包括眉批、旁批、評語,同時使用規(guī)范的批改常用符號。讓學生從教師的批改示范中領悟從結構、文字、語言、觀點、感情、文采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并正確使用評改的常用符號。
1.敏銳捕捉作文亮點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是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激勵性評語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手段,它能使學生產生喜悅的情緒和動力,促進學生向著好的方向努力。我們要有一雙善于捕捉學生優(yōu)點的慧眼,對學生習作中的點滴進步,特別后進生的進步更要加以肯定。作文評改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起研究自己作文的興趣,作為教師應當相信學生“還有比這只更糟糕的凳子”。在批閱作文時,我廢除了以往的套話、廢話,運用富有朝氣的、具有親和力的、帶有鼓勵性的語言,盡最大的可能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并且每次作文我都爭取全部批閱,為的是能讓每一個同學看到我對他的賞識和鼓勵。如,賞識性的評語:“讀了你的作文,仿佛一股清泉流過我的心田,我煩躁的心情一下子變得開朗多了?!薄耙娮秩缫娙?,端正飄逸的字猶如瀟灑的你,人見人愛?!薄叭恼Z句流利通暢,讀著,恰如三伏天喝冰鎮(zhèn)飲料,全身爽快?!薄澳愕倪M步太明顯了,老師相信下一次你會更加出色……”“標題具有吸引力,像一塊磁鐵,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奔钚栽u語,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被激發(fā)出來,學生的習作煥發(fā)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漸漸地,作文課上少了唉聲嘆氣的聲音,更少了抱怨之聲。每次作文,大家都能埋著頭盡心地寫自己的作文。
2.適時掌握批評藝術
學生的作文不論優(yōu)劣,只要不抄襲,總是費時費力得來的,都是心血的結晶。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不批則已,批就要認真。批改時要掌握批評藝術,委婉地指出學生習作中的不足之處,使學生欣然接受。
(1)好的批語要有鼓勵性。教師應該少批評,不諷刺。而對于學生作文中存在的不得不指出的不足,也要以溫和幽默的口吻指出,讓學生易于接受。如,“句子難以讀通,像河水被石頭攔住了去路,你梳理一下好嗎?”“字寫得大小不勻稱,就像一群大螞蟻帶著小螞蟻出去覓食一樣。你能想辦法調整一下嗎?”“文中廢話不少,仿佛胖子身上又增加了一堆脂肪,給它減減肥吧?!睂ψ魑牡膬热?、形式等方面的問題在評語中必須指明,但又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應給予希望、鼓勵?!跋嘈畔麓巫魑闹?,你一定會有細節(jié)描寫?!薄凹t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請細心呵護你的綠葉——你的字吧!”這樣,即使你指出了學生作文中的不足,他們也會樂于接受的。
(2)好的批語要有科學性。教師必須通過調查研究,不能主觀臆斷,感情用事。一個同學在《我的理想》一文中開頭寫道:“有人問我,你長大后干什么?”我很神氣的說:“我要當一名作家,寫偉大祖國的壯麗河山,寫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惫P者在旁邊寫了這樣一段話,你自己要當作家,用很神氣來描寫情貌,不大好吧。因為越是有神氣的人越謙虛;如果自己志向堅定早有打算,可用“胸有成竹地說”;如果自己有當作家的志向,而性格坦誠明快,也可用“毫不猶豫地說”;如果自己是個靦腆的學生,又該怎樣說?總之,很“神氣”用在這里不妥,請你仔細推敲。筆者的批語固然長了一點,但說的比較全面、清楚、準確、有它的科學性。學生看了自然有所收益。
(3)好的批語要有思想性。既使學生增長知識,又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有一名學生在寫幫助鄰居的一位老大爺買煤的文章中這樣寫到:“老大爺七十多歲了,沒有兒女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蔽以谂赃厡懥艘痪湓挘涸谏鐣髁x社會中,有黨的關懷、組織的照顧、同志的幫助,老大爺怎會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呢?你們幾個小朋友幫他買菜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嗎?那個同學看了批語,主動把文章作了修改,說老大爺七十多歲了,無兒無女,走路要拄拐杖,買東西很不方便,我們幾個同學幫他買菜。僅改動了幾個字,卻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3.經常開展面批面評
面評,是一種很好的評改方式。面批過程中學生能與教師近距離接觸,批改的過程是一次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批改中教師可以與學生探討有哪幾種修改方式,哪一種才是最好的,不恰當在哪里,要注意些什么,應該怎樣補充等,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交流與作文沒有直接關系的話題,等等。這種交流方式是其他批改所沒有的。在情感交流之外,還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情感,端正其作文態(tài)度。一次面批往往使學生激動好長時間,甚至終身受益。有利于加深師生間的信任度。面批重點應放在作文思想的健康性、語言的準確性、結構的合理性等上面,同時也要指出學生的一些不良的作文習性,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作文習慣。面批時教師態(tài)度要和藹,以鼓勵為主,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說真話,交真情,以心換心地溝通。面批面改時,教師要了解習作的基本情況,有計劃地針對學生寫作中的主要問題,輪流確定面批面改對象,使每個學生都有面批面改的機會,對于少數特別差的學生,可以多面批幾次。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確定當面批改的方法。對書面批改不易使學生領會到的作文,教師可在精批細改后在與學生面談,讓學生明確教師批改的意圖。對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先與學生面談,指出本次作文的優(yōu)劣,然后讓學生在教師的指示下學習自改習作,這樣的“潤無細無聲”的影響,讓學生明白什么才算好,怎樣才算不好,讓學生有意識地朝好作文方向練習習作。
4.反復重點批改
(1)反復批改。反復批改就是對同一次作文反復幾次批改。也就是說,學生的作文批改不能一次性完成,尤其是對要求比較高、難度比較大的訓練,學生需要反復多次訓練才能掌握。為此就需要一題多稿、一稿一改的訓練。要想對每稿情況如實掌握,就必須對多稿進行批改,否則一題多稿的訓練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平常的作文不能以教師的一次批改為一次作文教學的終結,而是要針對教師的批改建議再修改,教師再批改。
(2)重點批改。所謂重點批改就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重點批改。在一個班中好中差的學生始終存在。優(yōu)等生需要激勵,中等生需要促進,后進生需要扶持。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整體提升和均衡發(fā)展。所以針對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指標要求,自然批改的重點也有所不同,優(yōu)等生重在優(yōu)化,中等生重在規(guī)范,后進生重在基礎。切忌不分對象,沒有重點的“一刀切”,這不僅違反作文批改的規(guī)律,還會傷害一部分學生,影響其積極性。這也是現(xiàn)代教育所不能容忍的。
(二)學生互改
為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提供平臺,學生互改是一項變數很大的課題,學生水平不一且缺少一定的批改能力和習慣。訓練當然也只能是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我把批改技能訓練分為三級:初級,訓練“讀全文、看格式、看卷面、從改正錯字、標點入手”的技能;二級,訓練“把握文意、確定中心,修改病句”的技能;三級,讓學生掌握“選材得當,布局合理、修改語句、撰寫評語”的技能。而且能讓學生在批改中發(fā)現(xiàn)他人寫作的長處和不足,從中體會他人作文的審題立意、構思選材、詞句運用、謀篇布局的寫作技巧。為了夯實學生互改的基礎,我發(fā)給學生作文批改的注意事項及結合點,提供一些修改的知識,如:修改的順序、修改的范圍、修改的方法。指導學生寫批語,批語有旁批、眉批、段批、總批,除總批可寫長些外,其余要求言簡意賅,一語中的,好的總批有針對性、具體和指導性,它往往針對文中的特色進行總結性的欣賞,或針對文中的不足,提出有啟發(fā)性的意見,例如教師示范評改習作《媽媽,媽媽我愛您》下的評語:本文通過寫母親對自己成功的教育實例,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語言生動、華麗,略帶幽默,佳句較多。全文議論、抒情的語句用得恰倒好處,既富有析理又深化了中心。不足:段落銜接有些欠自然,比如3,4段之間;標點運用不恰當的地方很多,還望多多努力哦。要求學生避免寫籠統(tǒng)而概念化的評語,如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之類的空洞而無意義的評語。
這樣長期有效落實生生合作的互改,把寫作評改教學中的單邊、雙邊活動擴大為多邊活動。由于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地位,擁有類似的經驗、學識,他們在相互評改中,以平視的眼光審視和分析別人的文章,有助于彼此觀摩、共同切磋、相互啟發(f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改,每個學生加深對當前寫作中存在問題的理解,不斷提高認識,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這樣平等的多向互動,有利于學生在相互促進中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主體作用,進而培養(yǎng)寫作興趣,體驗寫作成就感。
(三)列表和推薦
制作“批改意見表”,讓學生在批改過程中如實填寫,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批改意見和評價結果。我對于比較成功的習作,極力地向學校文學社以及適宜于學生習作發(fā)表的報刊推薦稿件,讓學生從發(fā)表中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和價值,樹立樂于寫作勤于寫作的信心。
(四)及時反饋
反饋是學生互改訓練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把學生批改好的作文返回到學生手中,批改雙方互相交流,而后達到最大程度上的認同,這樣既可達到雙方思想溝通、學習交流的目的,又可預防同學之間由于批改不當產生的意見和隔閡。教師再將所改作文細致過目,及時糾正和講評學生批改過程中產生的錯誤和應注意的問題。
三、成效反饋
(一)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系列評改的改革,學生反響強烈,興趣盎然。經調查統(tǒng)計,對同學互評作文的態(tài)度之好,出乎教者的意料。對兩個班級進行試驗后調查,有28.1%的同學認為“非常好”,57.6%的學生認為“好,應提倡”,16.3%的人認為“可以這樣做,還要改進”。有79.9%的學生對寫作文比較感興趣(10.5%非常感興趣),遠超過一年前的68.2%。在學習寫詩歌的日子,每個學生,都在日記本上寫起了詩。
(二)初步形成了學生良好的自主評改作文的習慣
經過訓練,學生已經形成自主批改和初步評價作文的習慣。從評改目標的確立,到小組批改評價,到集體討論評價,每堂課都能一氣呵成。學生成了主角,課堂爭論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教師只作適時引導。
(三)整體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學生不再害怕作文,考試作文也能應付自如。參加校級征文比賽獲獎率達到90﹪以上。其中班內學生習作在校級發(fā)表篇數有明顯增加,市級獲獎作文也在不斷增多。
總之,有效落實生本教學,采用靈活、鮮活的評改形式,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寫出文質兼美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方金元.讓評價成為學生作文的催化劑[J].語文教學研究,2005,(10).
[2]周林克.也談作文的評改[J].語文教學通訊,2008,(5).
[3]徐貴堂.作文評語——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J].語文教學之友,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