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教育法,即激勵學生自我教育,對待學生不是簡單粗暴的訓斥,而是善于發(fā)現(xiàn)和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給予鼓勵。它是一種心理過程,使人在某種內部或外部刺激的影響下,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進而產生新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在目前生物教學不被重視的現(xiàn)實情況下,面向全體中學生,使他們學好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學會生物學的科學方法及技能,真正使他們學得有趣、高效,獲得成功和自信,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現(xiàn)激勵教學法是激發(fā)課堂活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為實現(xiàn)教學原則科學化,教學過程優(yōu)質化,教學方法高效化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多些贊許和鼓勵,有助于樹立學生學好生物的信心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關系。學生學習質量的優(yōu)劣取決于師生間的雙向努力,取決于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對于缺乏毅力、暫時表現(xiàn)后進的學生,更應在學習上關心,在生活上幫助,對他們取得的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教師的關心以及殷切的希望。此外,在課堂提問過程中還要實行鼓勵性教學,注意知識的深入淺出,設計問題時力求簡單明了,把容易的問題留給中下學生,當回答正確時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如果答錯也不應加以指責,而應幫助他們分析,鼓勵他們再找出答案。在教學形式上開展課堂搶答、分組比賽、學生講課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有光榮感、成就感,使他們獲得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應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因為教師本身的優(yōu)良品質容易喚起學生的共鳴,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明確學習目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產生于認識和需要,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也是參與學習的強大力量??涿兰~斯曾說:“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識,對學生來說無異于來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學生會毫不關心它的存在,更不會產生掌握它的需求”。為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景,以新穎、生動、活潑的例子導入新課。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導入方式,要善于從初中生物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要注重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有深刻體驗,容易接受,也易理解。如在講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時,首先以一句廣告詞引入:“今天你吃了沒有?”然后展示學生們平時喜歡吃的一些食物(如炸雞腿、漢堡包、酸奶等)。“你們可知道,它們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意義?”“為我們補充營養(yǎng)!”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這樣很快就激發(fā)出學生探究食物中究竟有哪些營養(yǎng)物質的欲望。通過這些事實使學生放眼未來,感到任重道遠,立志努力學習和深入探索,興趣由此而生,學習才有動力。
三、將理論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指導學生運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在教學中,將書本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相聯(lián)系,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知識的實際意義,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有意注意,還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生理衛(wèi)生課所講述的內容都是有關學生自己身體的知識,包括人體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和衛(wèi)生保健等,課前學生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當講到人體骨骼的組成、骨骼肌群、甲狀軟骨、瞳孔、耳、口腔、牙齒等內容時,可讓學生摸一摸,互相看一看。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也提高了聽課的效率。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我們還經(jīng)常指導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例如,講珍珠的形成原因時,介紹珍珠的人工養(yǎng)殖技術;學習水分代謝時,聯(lián)系移栽幼苗時要帶土的道理;講光合作用時,讓學生分析森林對環(huán)境的影響;講食物的成分和作用時,聯(lián)系膳食營養(yǎng)科學;講述青春期的發(fā)育特點時,聯(lián)系早戀的危害……這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運用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成功中體驗到動腦思考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四、強化直觀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直觀性很強的一門學科。直觀教具有實物、標本、模型和掛圖等;直觀手段包括幻燈、投影、錄像和電影等。通過直觀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第一手材料,大大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快理性認識的飛躍。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各種實物、標本、模型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學習脊椎動物各綱時,就可先準備好鯽魚、青蛙、家鴿、家兔這些代表動物,在課堂上邊講邊解剖,邊讓學生觀察,學生都能很快地掌握有關的形態(tài)結構和內部生理的特點,且印象深刻。又如,學習脊髓一節(jié),用脊髓的模型講解,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橫切面上的結構以及脊髓灰質發(fā)出的前根(運動神經(jīng))和后根(感覺神經(jīng))是如何在椎間孔處匯合成一條脊神經(jīng)的,也使學生容易理解為什么脊神經(jīng)屬于混合神經(jīng)等有關知識。實踐還證明,幾乎百分之百的學生都喜歡做實驗,特別是讓他們自己動手做實驗。例如,學習顯微鏡使用時,讓學生自己安裝、對光、觀察切片,此時學生對實驗本身的興趣就會遷移到有關的知識上,激起他們探索知識的熱情,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下獲得有關知識。
總之,激勵教育是一種心靈的溝通,關鍵在于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然后點燃這個閃光點,使之成為學生穩(wěn)固的個性品質。激勵教學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由激勵產生的效應也是明顯的,應重視該教學方法在提高生物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