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生由于初中階段學業(yè)上的失敗而自卑感強,再加上一些家庭或學校等方面的原因,曠課、奇裝異服、打架是普遍現(xiàn)象。要解決中職學生的教育問題,就要針對其心理和行為特點,用人文關懷的理念去指導班主任工作。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 人文關懷 賞識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2-0179-01
目前,中職學生的生源質量急劇下滑,在校中職生文化課基礎普遍較差,多為中考的落榜者。他們不僅知識儲備薄弱,行為習慣不佳,而且心理承受力差,組織紀律觀念也淡薄。同時,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缺乏社會關愛,逆反心理強,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應把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貫穿在班主任工作中,實行人性化教育與管理。
一 形成良好德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目前,中職生的生源質量較差,究其原因有如下方面:首先學校方面,雖然已實行義務教育,但學校的評價體系大多未變,相當一部分中職生未被教師重視,在升學率的壓力下,教師對他們缺乏信任和關愛,這必然使學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一種心理偏差。其次,受社會上不良風氣和網(wǎng)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所有這些必然導致他們學習能力差、素質較低,缺乏上進心,以及是非、善惡、美丑不分,盲目跟風,追求標新立異等,其思想行為常與校紀法規(guī)背道而馳。所以,中職生教育與管理已經(jīng)成為職業(yè)教育中最為突出的問題。為了幫助他們重新塑造良好的德育觀念,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班主任就更要付出多倍的辛勞,真誠地給予學生心靈上的呵護、生活上的關心、學習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支持。古人說,信其道而聽其言,當班主任把自己的態(tài)度言行傳達給學生時,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像班主任一樣去關心周邊的人和事并逐步擴展到對社會的大愛,而這種轉換無疑也使他們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真正使自己增強了社會吸引力,更為重要的是,也為自己贏得了自信和尊重。
二 關心愛護所有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礎
“誰愛學生,學生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學生”。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學生,與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愛。這是班主任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石。優(yōu)秀的班主任會經(jīng)常來到班級,融入學生當中,與他們親切地交流,在這過程中,還要用眼睛觀察,用耳朵傾聽,用心去體會,耐心、細心、真心、熱心地做好各項學生工作。在與學生零距離的接觸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班風與學風,了解到班級及班級學生主要的優(yōu)缺點,了解學生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找到亟待糾正的問題,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氣質、性格、愛好等),了解學生個人的生活與學習情況等,進而更好地進行教育管理工作。除了要關愛學生之外,班主任還應該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影響學生。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要努力展現(xiàn)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與道德情操,讓學生“既親近又崇拜”,不僅認定班主任是值得信賴的教師,還會把班主任當做可以信賴的朋友。
三 尊重學生的人格,揚其長處而不揭短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雖然中職生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理工類的中職生,由于基礎差,專業(yè)知識深,學習難度大,很多學生具有畏難情緒,進而逃課、沉迷游戲、打架、早戀等。面對這些問題,班主任要用肯定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不斷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長處,多表揚和欣賞學生,樹立學習生活的勇氣。在平時的教學和管理中,多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在課堂教學和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長處,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學生的問題和要求放在心上,細心地解答。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同呼吸、共歡樂”的氛圍中身心感到愉快,尊重和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意識,發(fā)展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形成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因此,對于這些往日的后進生,不能僅僅指出其缺點,提醒其不足,警示其危險,更重要的是在于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挖掘其長處,鼓勵其上進,讓其走出失敗者和弱者的陰影,重塑積極形象,重拾人生的信心。
四 運用批評藝術,用愛耐心地感化學生
首先,注意批評的藝術性。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班主任應該有針對性地加以區(qū)別對待,同時兼顧批評的藝術性。批評時要考慮到學生性格特點。對于性格比較開朗的學生,可以在教室或辦公室批評,他們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而對于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在批評時一定要注意場合和批評的語氣,否則學生不但不接受教育,反而會記恨教師。其次,批評要有公平性。比如平時表現(xiàn)較好的和較差的學生同時犯錯,班主任不能偏袒好生,責怪差生,要一視同仁。批評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批評時一定要從關愛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怎樣對學生有利就怎么做,只要讓愛心貫穿于批評之中,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發(fā)現(xiàn)亮點,及時表揚。中職班主任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其要天天面對不同的學生,這很容易使班主任產(chǎn)生疲倦感,刺激焦躁情緒。因此,教師要享受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在枯燥乏味中尋求新的提升。例如,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若產(chǎn)生焦躁情緒,可以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找學生進行交談,切忌把不滿情緒發(fā)泄到學生身上。那樣不僅能圓滿解決那些所謂的“枯燥乏味”的問題,還能讓教師產(chǎn)生解決問題后的滿足感,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波.情感教育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華少年,2012(9)
[2]唐啟英.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5)
[3]李娜.中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探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6)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