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高中高一新生化學基礎參差不齊,再加上初高中化學的教學難度差異很大,高一新生往往會在很長時間感到學習困難,有的學生甚至由優(yōu)生轉為差生。第一堂化學課是培養(yǎng)興趣、明確學習方法的關鍵。教師應運用豐富的生產(chǎn)生活素材、清晰深入的分析、行之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順利地將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起來。
【關鍵詞】高一新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 興趣 基礎知識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2-0159-01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化學教師,筆者在接任高一化學教學后,面對化學基礎參差不齊,而且普遍較差的高一新生,思想里對如何上好第一堂課,如何使更多的學生喜歡上化學,幫助學生盡快度過高中適應期,反復琢磨了很久?,F(xiàn)將自己的第一堂課介紹如下。
一 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好化學,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化學。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教師都非常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也深深體會到,一個成功的教師,不僅僅是能準確傳授課本上的知識,更主要的是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這種興趣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穩(wěn)步提高教學質量。根據(jù)這一思路,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的彩圖說起。先板書一句名言“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進行概括,介紹化學在生產(chǎn)、生活、科技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我們生活的世界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里游的,均可以用到或涉及化學知識。然后,著重結合本地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從生活必需的食物和衣服談起,對比學生與他們的父輩學生時期的所吃所穿??梢越榻B幾十年前在本地流行的順口溜,如“五八年吃食堂,紅薯干子當細糧,草根樹皮都吃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大干部小干部,人人穿上化肥布,前日本后尿素,百姓看了直吃醋”。這些當年的順口溜簡單解釋后學生是感興趣的。他們此時往往會積極參與討論,從而體會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當然,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僅靠一兩節(jié)課是不夠的,也不是簡單的“吸引”就能奏效的,還須在一段時間內運用規(guī)范要求、積極引導、區(qū)別對待、細化目標等措施進行培養(yǎng)。
二 使學生認識高中化學的特點
請學生們思考這樣的問題:初中化學知識作為化學的啟蒙階段是否具有相對簡單、內容較少、多數(shù)知識很直觀的特點?初中化學的學習是不是很大程度上依靠記憶、模仿?接著,介紹高中化學的特點是這樣的:不僅增加了不少抽象的概念,理論性、邏輯性也大大增強,課堂容量也加大了很多。同時具有知識點多且又分散的特點,獨立思考、主動獲取知識的要求提高了。而且,由于教學任務增加,教學進度也必然加快很多。經(jīng)過這樣的分析、討論,學生能對這些初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給予肯定。
三 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建議
因為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的區(qū)別,學生們不難理解,要學好高中化學的方法如下: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明確知識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要學好化學必須做到課前主動預習,養(yǎng)成仔細閱讀每一節(jié)即將要學的課本知識的好習慣,做標注和預習筆記,在課前就搞清哪些知識是自己就能學會的,哪些是不會的或拿不準的。課上要主動思考,養(yǎng)成積極回答問題的好習慣,主動配合教師的教授。其次,重視課后的主動復習鞏固,再結合課堂筆記閱讀課本“把書讀厚”。養(yǎng)成從高一開始就記“錯題筆記”的好習慣,不放過一個錯題、難題,多與同學交流問題,逐步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課堂上,養(yǎng)成記課堂筆記的良好習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抓住課前預習的問題集中解決,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課后的復習鞏固很重要,這是知識鞏固、消化、提高的關鍵。讓學生明確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的深入透徹的落實,明確知識間的關系,形成知識規(guī)律,使所學的知識成網(wǎng)、成串,形成知識體系是指日可待的。
還應特別交代的是: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想學好化學還應重視化學實驗。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分組實驗,都應細致地觀察現(xiàn)象、探究產(chǎn)生現(xiàn)象的原因,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科學道理,克服做實驗只看熱鬧不動腦筋的壞習慣。課外積極思考,積極探索書本中實驗的改進。真正使化學實驗成為理解知識、深化知識、突破難點、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力武器。做好化學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同時也往往能學到不少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大大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鍛煉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只要有信心、有實際行動就一定能學好化學。
四 回顧初中化學基礎知識
為了做好初高中化學知識的銜接,本堂課的最后,筆者趁著學生被提起的興趣,布置這樣一份作業(yè): 第一,分別寫出五個酸、堿、鹽、氧化物的化學式。第二,分別寫五個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對于入學化學成績好的同學可以提高一些要求:要求前一反應的生成物是后一反應的反應物)。這樣的作業(yè)可以趁著剛開學的幾天里反復做幾次,內容注重高一即將用到的基礎知識。在最初的幾節(jié)課里,有意識地放慢一些教學進度,給學生們一個適應過程是很必要的。既能銜接初中高中化學基礎,又能使我在課后批改時及時了解學生各自的化學基礎情況,把握好“學情”,為今后有的放矢地教學提供服務。
經(jīng)過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一堂課下來,不少的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課后作業(yè)糾正了應用化學用語的缺點錯誤,鞏固了初中化學基礎,對初中化學知識有了新的認識。相信假以時日,他們會很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喜歡上化學、學好化學是必然的。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