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毙W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好處
1.可以通過生物鐘,通過條件反射自動提醒你自覺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時起床,自覺地為上學做好一切準備;上課鈴聲一響自覺跑回教室做好聽課準備等。這些事情,對于一個有良好習慣的人來說,幾乎都是靠生物鐘,靠條件反射來自動控制的。如果不是靠習慣,這許許多多看似平常的事情做起來就會顯得手忙腳亂,甚至丟三落四,以至于使你動輒被動,造成心煩意亂。
2.可以發(fā)揮下意識的作用。下意識的特點是直接受習慣的支配,一般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吃完早飯準備上學,剛一走近自行車便可隨手掏出鑰匙,接著打開車鎖,然后朝著學校的方向前進。這些動作幾乎連想都沒有去想。這是下意識在發(fā)揮作用。同樣道理,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的下意識隨時隨地支配他按照平時習慣了的套路做好那些與學習相關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覺中,事情做得輕輕松松,有條有理。
3.可以調動潛意識為學習服務。潛意識的特點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景因素的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這樣的體驗:心里已經(jīng)清醒的意識到,嘴上也在說:貪玩不利于學習,今后不再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貪玩了,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實際上是潛意識在支配他,是他的潛意識中有一種強烈的玩兒的渴望。一個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對學習有一種親和心理,他從心底里把學習當成了第一需要,當成了樂趣,不學習便難受,潛意識的作用非常大,一些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的時候,甚至在睡眠的時候產(chǎn)生靈感,都是因為他的潛意識與外界刺激,與自己不懈尋覓、孜孜以求、長期探索的問題之間保持著必然的聯(lián)系。
二、應該著力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
1.一心向學的習慣:一心向學的習慣是學習習慣中最重要的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你就會自動自覺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萬事萬物都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你的感官便會變成知識信息的掃描儀和接收器,你的大腦便會變成容納知識百川并且對其進行過濾、加工、再造的法寶。具有一心向學習慣的人,能夠充分地利用時間。具有一心向學習慣的人,最能調動潛意識的作用。科學家巴斯德說:“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一心向學的頭腦便是有準備的頭腦。
2.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必須養(yǎng)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大多數(shù)人都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吧,與這個故事寓意相同的還有中國古代“一手畫圓,一手畫方”的說法,旨在告訴人們學習時不可一心二用。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學習應該專心致志。專心致志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二是全神貫注不溜號。
3.嚴格執(zhí)行學習計劃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嚴格執(zhí)行學習計劃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是實現(xiàn)目標,克敵制勝的法寶。誰能根據(jù)奮斗目標制定出科學的計劃,并且定時定量地完成計劃,誰就能無往而不勝,定時學習,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每天必須保證必要的學習時間,二是到了該學習的時候馬上學習。定量學習是完成學習計劃的保證。學習計劃是通向學習目標的道路,定量地完成學習計劃,等于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前進,在計劃的指導下,當知識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便到達了目標。定量學習,包含三層意思:一是記憶先行,每天必須完成記憶任務,包括外語單詞、語法、定義、公式、文字等;二是必須完成作業(yè),把所學的課堂教學內容弄懂弄通;三是復習領悟,使之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4.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有利于培養(yǎng)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強人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能力。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比較高級的修養(yǎng)。
5.講究學習衛(wèi)生的習慣。青少年時期,既是長知識時期,又是長身體時期。因此,中小學生應該知識身體并重,在整個學習生活中,講究學習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衛(wèi)生習慣。
從某種意義上講,智力和精力都是以體力為基礎的,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學習成績達到一定水平后,再想拔尖往往不是拼智力而是拼體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普遍偏低,近視率普遍偏高。這不僅僅會制約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而且也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綜合素質,甚至還會影響到子孫后代。
養(yǎng)成講究學習衛(wèi)生習慣,重點應克服以下幾種不良習慣:(1)克服有勞無逸的習慣;(2)克服躺著看書的習慣;(3)克服閉目思考或躺床上思考的習慣。
6.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習慣。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習慣在當前的教學中學生已在逐漸養(yǎng)成。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2)質疑問題的習慣;(3)手腦結合、注重實踐的習慣。
三、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fā)動,逐漸加速。會開車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天氣冷時,車打著火后要過一會才能快速行駛,一打著火就快速行駛反而會滅火的。一個人培養(yǎng)習慣也是如此,要循序漸進。俗話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第二步:控制時空,約束自己。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響。比如,一個小學生,已經(jīng)認識到打游戲機的負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戲機了,可是,一走近游戲廳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小學生大多數(shù)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或者在壞習慣克服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反復、拖拉、放任等現(xiàn)象,容易出現(xiàn)跟著感覺走的現(xiàn)象。這就要求自己要嚴格監(jiān)督自己,發(fā)現(xiàn)偶有偏離,立即做出調整。比如:發(fā)現(xiàn)自己上課精神溜號了,發(fā)現(xiàn)自己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等立即作出調整。培養(yǎng)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fā)現(xiàn)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
第四步:進入軌道,自由飛行。按照良好學習習慣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啟動,繼而逐漸加速,在行進中不斷調整,最后進入軌道。進入軌道之后,你就仿佛進入了自由的王國,你再也不必著意約束自己,而是順其自然,你是在做慣性運動。這時你還需要注意兩件事:一是要消除外部干擾,二是排除內部故障。
總之,兒童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收獲;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獲;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獲;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獲。有人說,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話似乎有些絕對,但良好的習慣對人生的確太重要了。習慣是一種慣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人,要比那種沒有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人以及養(yǎng)成不良學習習慣的人具有較大的潛在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