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游戲。許多幼兒教師,在開展角色游戲時,往往按自己的意愿選定主題,指定角色,確定游戲規(guī)則。這種方法,時常束縛幼兒的手腳,使他們被“定”在一個地方,不能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合作性、創(chuàng)作性。幼兒未來的生活不應該是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簡單重復,應該引導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游戲,發(fā)展游戲內容。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更新觀念,在開展角色游戲時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才是游戲的主人。只有當幼兒在游戲中成為主人,擁有主體地位時,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到快樂。
一、變廢為寶,為幼兒創(chuàng)設發(fā)揮主體性的環(huán)境。
一些教師很怕開展角色游戲,其中有一個原因是要為幼兒準備許多玩具,而且自制的玩具容易壞掉,每次游戲結束就有一些玩具損壞不能再用。怎樣才能讓孩子自己自主管理玩具呢,針對這情況,我組織孩子探討:“理發(fā)店玩具沒有了怎么辦?”的討論會。問題一拋出,孩子都踴躍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說:“我們要愛護玩具”;有的說:“我們再去買”;還有的說:“我們想辦法自己做”?!澳俏覀円檬裁床牧现谱骼戆l(fā)店玩具?”我拋出了第二個問題。孩子的想法更多了,有用牛奶瓶做剃頭刀的;有用爽歪歪瓶子弄電風吹的;有用箱子做收銀臺的;有用牛奶箱做熱水器的;有用牙膏盒弄洗發(fā)噴頭的……后來大家決定自己收集材料制作玩具,大家把收集來的廢舊材料放入百寶箱里,孩子們自己制作電風吹、剃頭刀等小型玩具,我則幫他們完成熱水器的制作。開展游戲時,看到自己帶來的廢舊物品都變成玩具,孩子異常高興,在游戲過程中還時不時交流自己的什么東西變成什么玩具,游戲結束,孩子們將游戲材料整理的清清楚楚。其實,教師所要做的只是發(fā)動幼兒在平時收積一些廢舊物品,在衛(wèi)生、安全的情況下,讓幼兒將它們分類收藏,然而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舉動,改善了教師課前準備的辛苦,也讓孩子在游戲中有了主人翁的感覺。
二、積極引導,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
角色游戲是兒童高度獨立自主的活動,幼兒玩什么主題,確定多少角色,情節(jié)如何進行,采取什么玩法,使用哪些玩具,遵守怎樣的規(guī)則,都應由幼兒依照自己的意愿、興趣、經(jīng)驗、能力來進行。在現(xiàn)實中我們看到,許多教師在組織角色游戲時往往更多地處于主動者的地位,以不弄亂游戲玩具為由,硬性地規(guī)定幼兒的游戲角色,違背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孩子在親自參與玩具制作后,在玩具的愛護和收拾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所以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主要觀察孩子交往和游戲情況。在《超市》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幼兒在選購圖書時就站在旁邊看,看書的人一多,超市就顯得很擁擠。為不打斷孩子的游戲興趣,我扮演了顧客,對超市“經(jīng)理”建議是不是應該為顧客增設一個專門給顧客閱讀圖書的地方,于是幾張椅子就構成了超市的圖書角,顧客看的安心了,超市的秩序又井井有條。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有部分幼兒對購買橡皮泥很感興趣,買完了卻提在手上到處溜達。針對這個情況我組織了超市的工作人員進行討論,決定再增設一個“泥吧”,可超市空間太少,為了解決這個情況,大伙決定下次的角色游戲時,直接在班級門口擺放收銀臺,將班級開設成一個超市。這樣做避免了角色室的擁擠,減少了玩具擺設的時間,還能讓孩子充分享受閱讀和泥塑等游戲環(huán)節(jié)帶來的快樂。
三、創(chuàng)設條件,讓幼兒在游戲中不斷收獲知識。
角色游戲是以幼兒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它的主題內容豐富多樣,幼兒是游戲的主人,由幼兒提出主題,教師要尊重幼兒提出主題的自由意愿,而不是指定主題內容讓幼兒從中進行選擇;當幼兒提出一種主題內容時,教師不能輕易的肯定或否定,而應當創(chuàng)設條件讓幼兒盡量表達出他的構思或想法。在游戲《交通忙》中,幼兒對于司機的角色都很感興趣,但幼兒的交通意識比較薄弱,司機拿著方向盤就自己玩開了,乘客上車也就拉了就走,乘客下車也沒等車子停穩(wěn)了再下,碰到紅綠燈時車子才停下,有的孩子干脆在紅綠燈旁上車。為此,我和孩子們一起總結了游戲的不足,添置了??空?個,紅綠燈一處,多增設一部車子,將車子分為1、2、3路。共同商議車子的行程,1路車直達青陽,2路車直達塘岸街,3路車從泉州到長途車站。在為幼兒提供物質保障外,針對幼兒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的情況,為幼兒介紹了相關的交通安全知識,孩子在游戲中避免了開快車相撞的事件,也有了合作謙讓意識。在角色游戲中,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興趣、需要、進行思考來開展游戲,教師則在幼兒游戲的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根據(jù)幼兒活動時的具體反映及時予以調整和啟發(fā),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和收獲知識。
四、參與評價,把游戲評價的權利交給幼兒。
游戲評價的形式很多,幼兒園多以教師評價為主,孩子經(jīng)常出現(xiàn)左耳進右耳出的情況。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幼兒參與評價,讓他們談談游戲中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或不愉快的經(jīng)歷,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自評后鼓勵孩子評價同伴的游戲情況,孩子先評價同一主題中同伴的表現(xiàn),再談談游戲過程中其他孩子的表現(xiàn),孩子在挖掘同伴閃光點的同時嘗試總結游戲中的不足,共同商討下次活動應注意的問題。孩子們在評價的過程中,自我意識提升了,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快樂自主的實踐活動,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應該擁有絕對的權利,玩什么、扮演什么角色、怎樣進行游戲等,都應由幼兒自行決定,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愿望,減少對幼兒游戲活動的控制以及不必要的干預,教師只能是給幼兒建議,使得他們的游戲活動更加完善。為幼兒營造一種健康、和諧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