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克拉格繪畫與雕塑展
此次展覽不僅能欣賞到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大體量雕塑作品,還能看到其大量的繪畫作品,有其雕塑作品的草圖,以及水彩、石版畫等。展品包括50件雕塑作品和127件繪畫作品,總計177件。托尼·克拉格早期作品主要以回收廢棄物為原料,比如他在上世紀80年代創(chuàng)作的《大教堂》(鋼)、《非洲文化傳奇》(塑料);后期則多采用傳統(tǒng)原料,如木材、青銅及大理石等為媒介,表達人類身體的抽象之美,《稟賦》(青銅)、《木質水晶》(木頭)、《伙伴》(玻璃纖維)都是近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此次展覽主要展示他近二十年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
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第五屆北京雙年展以“未來與現(xiàn)實”為主題,把未來的精神追求與現(xiàn)實的人文關懷相結合,通過藝術共同構筑一個超越現(xiàn)實、走向未來的異彩紛呈的藝術世界。不僅記錄當代人類為了走出現(xiàn)實的困境、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而艱辛跋涉的足跡,也寄托著亙古人類永遠的夢想,展覽涵蓋來自世界84個國家的500余件作品,此外,還包括墨西哥藝術、亞美尼亞當代藝術、印度當代藝術和弗朗西斯科·戈雅版畫等四個特展。
重新發(fā)電——2012第九屆上海雙年展
“重新發(fā)電”是本屆雙年展的主題。這個主題的形成和上海雙年展的遷址、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創(chuàng)建息息相關,它天然地對應著對原南市發(fā)電廠、世博會“城市未來館”的改造和重啟?!爸匦掳l(fā)電”并不只是把發(fā)電廠搬到遠離城市的地方,也不只是簡單地關于思想能源的詩性闡發(fā),而是對于我們的生存方式的資源性因素的反思。主題展將由“溯源”、“復興”、“造化”和“共和”四個板塊組成。這四個板塊分別關注作為社會動員者的藝術,作為歷史的重訪者與重寫者的藝術,作為能量的變壓器與轉換者的藝術,以及作為社會組織者的對話和交往的藝術,以此形成一條主題鏈。
烏托邦、波普與個人神學——王廣義藝術回顧展
王廣義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現(xiàn)代主義藝術史中最重要的代表性藝術家之一,他的藝術經(jīng)歷凸現(xiàn)了中國當代藝術由啟蒙時代到現(xiàn)代先鋒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消費主義的過程中復雜的悖論性邏輯,但長期以來,對他的批評和研究一直被“政治波普”這類冷戰(zhàn)性的批評話語和商業(yè)資本解說所誤讀與限制?!罢?、藝術與神學:王廣義藝術研究計劃”將以“自在之物”這一主題系統(tǒng)展開對王廣義藝術中理性與信仰、世俗世界與超驗世界、政治與神學內容的歷史辯證性質的深度學術研究。它的學術目標是為全球當代藝術理論闡釋系統(tǒng)中增添一個漢語批評的案例。
大型舞劇《孔雀》
舞劇《孔雀》匯集了楊麗萍四十年舞蹈藝術的精粹和一代舞神傳奇藝術生涯的提煉匯結。舞劇的故事圍繞生命和愛這兩個永恒的主題展開,用舞臺形式演繹人類共同的情懷,向觀眾傳遞著藝術家個人成長過程中對藝術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劇中的“孔雀”,是烏,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蕓蕓眾生??兹冈缫殉蔀闂铥惼嫉奈枧_化身,早在1979年她就跳過舞劇《孔雀公主》,如果說當年的《孔雀公主》更多地是在演繹古老神話,而如今的《孔雀》則更像一個現(xiàn)代人的寓言;如果說以前的《雀之靈》,以及在今年春晚轟動一時的《雀之戀》只是作為單個舞蹈作品展示了極致的美,那么《孔雀》作為敘事完整的舞劇所表達的則是生命的哲學,直抵人類共通的靈魂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