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的央行職能更具宏觀性和社會性,員工思想出現多元化,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加大,加強基層央行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是新時期加強基層央行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基礎性、常規(guī)性工作。面對新時期、新思想和新情況,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新要求,進一步加強縣支行干部職工隊伍建設,提高履職能力,積極探索基層央行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和新內容。
一、當前基層央行員工思想狀況
當前基層央行干部隊伍狀況普遍存在“三老、三缺乏”的現象,即“三老”:一是年齡“老”。近十年以來基層央行增補新人少,當年的青年職工早已步入中年,縣級支行人均年齡40多歲,工作精力、工作活力不足;二是思想“老”。表現為沒有更大的學習熱情和工作激情,思想觀念保守,工作方式陳舊,安于現狀、得過且過;三是知識“老”?,F有職工以前積累的知識和工作技能遠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金融發(fā)展,加之后天發(fā)展不足,缺乏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新業(yè)務、新技能,形成知識結構“老化”,工作能力“老化”?!叭狈Α保阂皇侨狈n患意識。人民銀行的一系列改革還沒有真正觸及到基層人行干部職工的切身利益,致使多數干部職工片面的認為人民銀行是保險箱,許多員工在考慮和處理問題時,只顧眼前需要,缺乏長遠設想;二是缺乏進取精神。由于憂患意識的缺乏,加之受近年來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部分基層人行干部職工的理想信念宗旨觀念淡化,在人生的追求上滋生了一切向錢看、講實惠和片面追求物質利益的思想,具體表現是工作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三是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在長期吃大鍋飯的用人機制和監(jiān)管效益、服務質量不高的工作環(huán)境下,部分干部職工片面認為,人民銀行的工作好做、易做,人人都能做。部分人員對崗位專業(yè)知識不熟悉或一知半解,缺乏應有的專業(yè)技能,工作質量、效率低下,素質與基層人民銀行職工應具備的能力差距越來越大,盡管如此,但大多自我感覺良好。在這些心理作用下,如不及時調整,勢必影響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和改進基層央行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緊緊圍繞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局,不斷豐富和深化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牢固的思想基礎。要按照上級行黨委的統一部署,繼續(xù)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各級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和思想水平,同時,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和思想保證;二是要始終堅持把金融改革教育作為當前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內容,引導員工堅定對改革的信心,增強嚴格執(zhí)行貨幣政策、提升金融服務、強化監(jiān)督管理的責任感和自覺性,樹立金融宏觀意識,明確人民銀行職能職責調整與轉換是經濟金融發(fā)展的必然、是權力與職責細化的科學調整、是強化宏觀調控力度的唯一選擇的思想;三是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一主題,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積極引導職工正確認識形勢,正確處理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單位、個人的關系,樹立主動響應、全面服從社會形勢發(fā)展需要的思想,樹立積極進取、勇于開拓、扎實工作、努力學習的思想,徹底摒除等、觀、靠的消極意識和怨天尤人的心理,自覺擁護改革并積極投身到改革實踐中去;四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和職業(yè)道德教育,培養(yǎng)青年職工良好的科學精神和公德意識,做到愛國守紀、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愛崗奉獻,全面提高個人修養(yǎng)。
(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觀念要新。面對人民銀行機制的轉換、職能的調整、工作重心的轉移以及職工年齡偏大和人員流動性呆滯、人才輸入吃緊的實際情況,更新觀念,做好“四個轉變”:一是填鴨式教育向辨析式教育轉變,幫助職工科學的認識和辨證分析現實狀況以及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思想問題;二是短期教育向終身教育轉變,引導職工不斷促進自我人格的完備、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文化理論知識的增強、業(yè)務操作技能的更新;三是模式化教育向個性化教育轉變,注重職工個性培養(yǎng),激勵職工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培養(yǎng)自己的特長,找準自己發(fā)展方向,走個性化成才之路;四是封閉式教育向開放式教育轉變,構筑“大政工、大協作、大教育”的工作格局,讓職工在開放的思想工作環(huán)境中受教育,在和諧的氛圍中受啟發(fā)。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新。首先要改變過去傳統的、靜態(tài)的、主觀的、片面的思維方法,向動態(tài)的、系統的、開放的、全面的、民主的現代思維方式轉變,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努力開辟適應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營造新環(huán)境,把握職工思想脈搏,掌握職工出現思想偏差、挖掘其根源、查找其細節(jié),做到對癥下藥;其次要構建全方位的工作格局,改單向性說教為多向性拓展,形成自我教育、引導幫扶、啟發(fā)感悟等機制,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再次要堅持“務實”與“務虛”相結合的人性化教育,采用潛移默化的方法,進行思想滲透,使職工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情感的陶冶、靈魂的洗禮,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思想教育。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機制要新。重點建立以下五種機制:一是領導機制,成立以黨的組織為核心,行政部門密切配合,工會、共青團、女工、人事充分發(fā)揮作用的工作格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二是目標機制,要進一步完善“一崗雙責”的責任目標體系,把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目標分解細化到各部門、各崗位、各內容,納入年度考核,做到以考促評,以評促進;三是激勵機制,要通過政策激勵,榮譽激勵,心理激勵,使職工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使組織強化教育功能,營造濃厚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圍;四是競爭機制,積極推行競爭上崗,將任期內的工作實績與晉升、獎懲、評選、評優(yōu)掛鉤,營造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五是投入機制,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必要的財力、物力、人力作保障,使思想政治工作達到滿意的效果。
第四,牢牢把握正確導向,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氛圍。在社會發(fā)生深刻變革,人們思想空前活躍,信息傳播途徑日益多樣化的新形勢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用高超的藝術有效地引導社會輿論,最大限度地增進干部職工的共識,最大限度地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始終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始終把正確導向放在首位,積極宣傳社會生活的本質和主流,引導職工正確看待金融體制改革、央行職能調整時期所產生的各類矛盾和困難、熱點、難點問題,服從服務于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準確、鮮明、生動地宣傳中央精神,及時、如實、充分地反映群眾的心聲;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唱響時代主旋律,大力弘揚符合時代發(fā)展特征、體現社會進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使之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流;廣泛深入宣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重要原則和主要任務,激發(fā)廣大干部職工建設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造活力;用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來引領輿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