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中的小實驗的教學更有探究價值,一是小實驗教學的特點體現(xiàn)低成本高效率、負擔輕的特點,能充分讓學生分組和教師演示相結合;二是小實驗的教學功能全面;三是小實驗教學的策略翔實,易操作。
關鍵詞:增效減負;策略;培養(yǎng)能力
小明用易拉罐完成下列兩個實驗:
(1)為了探究物質吸熱升溫的屬性,小明在兩個易拉罐中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實驗中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 ,通過記錄相同時間內 就可比較水和沙子吸熱升溫的屬性。
(2)小明在另一個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并給易拉罐加熱至罐口出現(xiàn)白霧,用棉花塞住小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易拉罐很快變癟,且有較多水沖進易拉罐(上圖)。原因是加熱使罐內的水經 (填“汽化”或“液化”)成水蒸氣,排出空氣,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罐內的水蒸氣發(fā)生了 現(xiàn)象,水面的大氣壓 (填“>”“<”或“=”)罐內的氣壓從而將水壓進罐內。
這一道中考實驗題首先給我們親切感,主要是因為它來自生活,其次是把物理知識也糅合在生活中,體現(xiàn)了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中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要真正把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點。
針對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我覺得仍然要加強小實驗教學,充分發(fā)揮小實驗的教學功能。在今年物理中考試題中也體現(xiàn)出小實驗教學是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如上題就是用常見的易拉罐來改裝物理課本上的實驗,這些我讓學生改裝過,所以學生很容易完成。
下面我談談我的教學中對實驗的感受。
目前新形勢下的教育任務就是教學能減負增效,這種新的要求正成為推動教育改革向縱深方向發(fā)展的原動力,增強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對教學方法的研究成為一線老師必然的趨勢。
一、小實驗教學的特點
1.小實驗教學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學組織形式
根據初中學生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若比較多地采用小實驗的組織形式,能讓學生各種感官受到刺激,促使大腦對各感官傳輸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思維密度。可見,小實驗不僅使全體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獲得知識,又提高能力,而且解決了將課堂教學統(tǒng)得太死和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的問題。
2.小實驗能夠起到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
剛開始時給我的感覺是初中學生實驗能力差,學生對實驗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我往往忙于協(xié)助學生排除故障,師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以致往往無法達到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后來我慢慢引導學生如何找材料到如何改進,采用小實驗的教學形式后,學生能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小實驗起到了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
3.小實驗是一種負擔輕的中學物理教學方式
可以說所有初中物理實驗除配備一定的基本儀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儀器來解決。小實驗教學可以根據教材、學生以及器材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傊鶕虒W的需要和可能靈活掌握,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小實驗的教學功能
1.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當前物理教學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小實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鞏固程度,與學習的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而小實驗,既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又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討論、分析,最后自己歸納出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顯然,這樣的學習過程屬于上面所說的最后一種情況??梢?,小實驗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開展小實驗,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實驗操作的機會,因此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十分有利。
4.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和研究物理的方法
小實驗的學習探索過程,更接近人類認識客觀規(guī)律的過程。因此,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興趣(情感領域)、知識(認知領域)、能力(動作領域)等各種心理因素融為一體,使他們在直接參與小實驗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實驗是獲得物理事實的根據;逐步領會科學家是如何通過物理實驗獲得物理事實,并從而得出概念和規(guī)律的??梢?,通過長期小實驗的訓練,學生將會逐步掌握物理學習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總而言之,小實驗的教學方法使我在這十幾年的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使得要上好一節(jié)課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準備教學儀器,但是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我認為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將努力地繼續(xù)小實驗的教學方法,并將在這方面展開多渠道的探索,以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湖濱新城曉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