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課應該是什么樣的?我以前總在思考和探討這樣一個問題。課堂改革,到底該怎么變?直到看到我們學校組織的“同研一課,雙備雙上”年組教研課,聽到我們學校的領導和那么多有經驗老師的評課總結的這句話——課堂是師生共同的舞臺,是師生交流、對話、溝通、探究和共同提高的場所,我才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課堂還得回歸本位。無論課堂怎么操作,決定因素都在學生;教師就算把一節(jié)課設計得再新穎獨特,語言再華麗,還有那些嘩眾取寵的過分表揚……本位還是學生到底學到了什么。課堂,還得多一些實在,少一些表演;多一些本位,少一些刻意。
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引入得實在
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樂趣,領略知識的美妙,很自然地把學生引領到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究的意境中。成功的導課“第一錘就能敲在學生的心上”,像磁鐵一樣緊緊吸引住學生。盡管導入環(huán)節(jié)通常用時都很短,但卻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不可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二、選題要實在
有針對性地選擇精彩的例題,要針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我們教課的時候會發(fā)現教科書上的例題有可能會偏離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時我們可以改變例題,但前提是我們必須讀透教材。理解編者的意圖之后,我們才可以結合本地域、本班學生改變例題。我在上數學課的時候都要注重每一節(jié)課中實際問題的教學,注重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數學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熱點,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看世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還要注意,所選例題要有梯度,題量要適宜,不能過多、過濫。
三、教師教得實在
抓住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務求講精、講透。講解每一個問題之前,教師要明確“我要通過什么方法教,怎么教”,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學生怎么學得高興,怎么學效率最好”。講解例題首先要講清審題要領,提醒學生一定要認真分析題意,抓住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所在。
四、反思要實在
課堂反思不要流于形式,要從知識上、方法上、思維方式上進行反思;要從結果的合理性、過程的合理性反思,反思的過程也是能力提高的過程。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課堂上做到了以上四點,這節(jié)課就是一節(jié)實實在在的好課。課堂改革,可以說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在摸索著進行。我覺得,在課堂改革中,傳統(tǒng)落后的課堂一定要改,但課堂的本位不能丟,應該多一些實實在在,少一些刻意表演。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快大茂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