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語文教學十幾年了,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這個問題,至今雖沒有圓滿的答案,但經過探索和向專家學習,有點收獲,略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首先,教師要有較強的語文基本功,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有適應與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設計也要注意三大支柱問題,即理念支柱(素質教育)、理論支柱(建構主義)、技術支柱(現(xiàn)代信息技術),抓住一個宗旨(要以學生為本,促進人的發(fā)展),突出兩個重點(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體現(xiàn)三個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全體發(fā)展,個性發(fā)展)。
其次,課堂是人本與文本的作用性,教師是教材的設計者、創(chuàng)造者,要注重教材與課堂本身的現(xiàn)實性。要講究過程的主體化,要注意內容的方法化,要體現(xiàn)形式的合作化,要倡導活動的實踐化,要突出思維的新穎化,要做到時間安排的合理化,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化。
再次,語文教學要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靜態(tài)接受與動態(tài)改變中培養(yǎng)敏捷型思維與反省型思維。
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前提是學生要喜歡語文課,平時要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課堂上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學導入、過渡、收束以及課堂提問都要講究藝術性
導入、過渡和收束設計的基本要求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的、中心、重點,針對學生的實際設計新穎的形式,如直觀導入、謎語導入、懸念導入、故事導入等,唱歌過渡,游戲過渡、遷移過渡等,照應式、延伸式、歸納式收束等。
二、內容要講到點子上
語文教學不一定要用千課一律的步驟來教,教師可以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飲?!奔淳o抓住課文的重點,側重一個方面來講,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觀滄海》一文,先要注重閱讀,講究節(jié)奏,其次要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漢燦爛,若出其中”這句的含義,體會它包含的哲理,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懷和偉大的政治抱負。緊扣這一重點進行教學設計,就可以“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又如,《背影》一文,這也是一篇動人肺腑的抒情文章,可以直接抓住“背影”這條線索,分析“家道中落的父親在失業(yè)又失去親人(我的祖母)的困窘時刻,送我外出,蹣跚過柵欄,肥大的身軀吃力爬月臺,艱難地為我買來橘子,那種父慈子敬的動人情愫”,讀篇末“信”片段,讓學生在緘默與動情中感受“我的‘淚’”,意會“親情與父愛”這個主題。而“淚”又是一線索,作者情感暴露無遺。
三、時間要用在刀刃上
教學《孔乙己》這篇文章,第一課時可以讓學生給孔乙己填一張履歷表,姓名,年齡,籍貫,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學習經歷,工作經歷,收入,政治身份,性格特征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孔乙己有個全面的了解,再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人物性格成因,第二課時可以從文中人物的各種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第三課時可以探討文章的主題,學生可各抒己見。
又如,教學文言文《陳涉世家》,先讓學生預習,掃清字詞障礙,課堂上主要分析“當時,秦朝的法律(失期,法皆斬)是起義的導火索,起義間接原因是公子扶蘇當立,二世不當立”,“起義策略是‘篝火狐鳴,魚腹中書’”,“起義步驟是‘并殺兩尉,筑壇而盟,揭竿起義’”,了解“《史記》何以將陳勝列為世家,是因為有‘鴻鵠之志’.”再分析一下通假字,即可。
四、著力點要放在能力訓練上
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的,因此,課堂教學必須把著力點放在能力訓練上。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改變觀念,不能教師滿堂灌,要讓學生來讀,來說,來寫,來表演,來分析,來體會人物的感情,來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如,《樂羊子妻》的教學,可以組織學生來講故事,根據課文內容演課本劇,講典故的來歷等,且可分析“古代女子輔夫之德之能”,“惜女子地位,倡女德”。
此外,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聯(lián)想與想象、模仿與創(chuàng)造等多種能力都應在語文教學中逐漸培養(yǎng),并根據實際進行安全、審美與情感教育。
五、功夫要花在教學設計上
教師只有吃透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口中有詞,手中有法,上課才能得心應手。教學設計目標要明確,用詞要準確簡潔,上課內容既要有針對性,學生又能聽懂。比如,在教學《變色龍》時,可提出:變色龍在文中是指誰?為何變色?幾次變色?怎樣變色?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是什么?學生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人際關系的理解情況如何?這些都應在考慮之中。否則會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六、因情而異,創(chuàng)新設計板書,合理運用多媒體
板書文字圖表,格式既要整齊規(guī)范,又要美觀,還要有新穎奇特之處。若出示適時,可使學生感到生動活潑,趣味橫生,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七、當堂評價學生
當堂評價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以及聽說讀寫能力,獎勵學生的進步,公認學生的努力,點評學生的不足,并指明前進的方向,但要側重于表揚。
八、語文教師自身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力
語文教師流利的普通話,自然大方的教態(tài),不凡的氣質與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得體的衣著,雋永的書寫,以及對前途充滿希望,對人生充滿自信,對工作充滿激情,一諾千金的樂觀積極的人生姿態(tài),都能感染學生,獲得學生的信任,使課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九、尊重學生,用師愛培育生愛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語文教學產生高效率的關鍵之一。教師具有親和力,師生互動性強,課堂效率就高。
一節(jié)或幾節(jié)課,收獲高效率是不難辦到的,難得是一學期、一年,幾年甚至幾十年要保證語文課堂高效率并非易事,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針對學生個體,因地因時制宜,方可在語文教學中永葆青春。
(作者單位 重慶市潼南縣新華鎮(zhèn)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