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它的知識來源于日常生活、農林耕作等生產活動,與數、理、化、地等科目都聯系緊密。單就生物與環(huán)境、物候與現實生產生活的聯系而論,也能給人們提供相當廣闊的視野。
關鍵詞:古典詩詞;諺語;生物知識;生態(tài)因素
我國古典詩詞博大精深,許多詩歌不但以其精湛的文學藝術價值而膾炙人口,而且里面還蘊含了豐富的生物知識。一些古典詩詞藝術地、真實地反映了若干生物的生理現象和生理信息以及大量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以及詩詞閱讀,將詩詞諺語中所涉及的光照對植物的影響的一些生物知識進行分析后做了簡單分類。
生態(tài)因素是指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tài)、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而光幾乎影響植物所有的發(fā)育階段,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影響光合作用,為光合提供能量;二是調節(jié)生長發(fā)育。光調節(jié)的發(fā)育過程包括發(fā)芽、莖的生長、葉和根的發(fā)育、向光性、葉綠素的合成、分枝以及花的誘導等等。
一、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詩句大意是:春色是關不住的,盡管園門緊閉,但還是有一枝鮮紅濃艷的杏花,不受任何阻礙,沖破樊籬而伸出墻來。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這是植物具有的向光性現象。植物為什么具有向光性?原來植物體內有一種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但生長素的分泌具有光的敏感性,因此,靠近光源的地方光線強,生長速度快一些,看起來感覺是向著光的方向生長,這樣就導致“一枝紅杏出墻來”,實際上是這部分長得快的一個假象。
二、向日葵,花兒黃,朵朵花兒向太陽
這是小時候學過的一首小詩,知道向日葵是從這首詩開始的。
向日葵是俄羅斯的國花。這向往光明之花,給人帶來美好的希望。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那是植物生長素的原因,這植物生長素有兩個特點:(1)能夠促進細胞分裂,加快生長繁殖;(2)生長素的分布會受光照影響。“朵朵葵花向太陽”,這是單側光照射下引起莖內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一側生長素分布多于向光一側。生長素在此濃度下,是促進生長的,這樣,背光的一面生長快,向光面反而生長慢。莖就朝向生長慢的一側彎曲,即朝向光源的一側彎曲,結果使整個花盤朝向太陽彎曲。隨著太陽的移動,植物生長素在莖里也不斷地背著陽光移動,這樣向日葵花盤就總跟著太陽轉。
三、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這兩句詩寫的是自然景色,它借自然景色來比喻因靠近某種事物而獲得優(yōu)先的機會。詩人把想得到幫助的意愿寫得很含蓄,很藝術。
萬物生長靠太陽。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光照對植物生理的影響:植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必須從環(huán)境中攝取一定的熱量才能完成某一階段的發(fā)育。向著太陽的花草樹木,因為能夠優(yōu)先得到陽光的照射或接受日照的時間長,獲取一定的熱量所需的時間短,因而發(fā)育較快,所以,會提前吐芽開花,最先形成了春天的景象。說明光照對植物有直接的影響。
四、早稻要暖,晚稻要涼
“晚稻要涼”,表面上看是溫度對水稻的影響,其實是光照。
一個真實而痛心的故事:約10年前,一起震驚全國的假水稻種子案在廣西南寧地區(qū)發(fā)生,幾萬畝水稻絕收,給農民們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原因是種子銷售商把晚稻種子賣給了農民當早稻播插。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明明賣的是雜交好種子,怎么會變成假種子呢?原來早稻是感溫型植物,夏天來了,光照足了,有效積溫夠了,就揚花結穗。而晚稻是感光型植物,夏天光照長,它就是不抽穗,它要等,等到秋天來了,日照短了,才肯抽穗揚花。這是光照影響作物生長期的典型例子。
五、向陽石榴紅似火,背陰李子酸透心
此諺語說明了光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石榴原產于印度等中亞地區(qū),屬陽性植物,喜陽光,整個生長季節(jié)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必然影響植株生長,進而影響孕花孕蕾,開花結果。春天是石榴樹的開花期。五月時,光照強,葉片光合能力日漸增強,花蕾日見明顯,中旬始花,下旬大量開花,頂花和側花相繼開放。缺了陽光的石榴就不會開花結果了。
李子的果實不但美麗、芳香、多汁、酸甜適口,而且營養(yǎng)豐富,含有糖、酸、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是優(yōu)良的鮮食水果,極有利于人體健康。李子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果實著色好,品質優(yōu),口感鮮美。背陰李子則酸味較濃,是光照影響了李子果實的質量,影響了李子的生殖。
古詩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傳誦不衰。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不斷積累,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加深對詩句、諺語的理解,開闊視野,擴展知識面。
總之,課堂上教師適當地運用這些詩詞和諺語,挖掘詩詞諺語中蘊含的生物學知識,解析其生物學的基本原理,不僅可以活躍氣氛,更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其智慧,從而增強其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華.詩詞中的生物知識.第二課堂:高中版,2006-07-01.
[2]林建華.在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生物學教學,2006(10):36-37.
[3]殷慶明.古詩詞中的生物學現象例析.中學生物教學,2006(10):31-32.
(作者單位 廣東省佛岡縣水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