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大陸親戚帶著2歲的孩子到香港旅遊時向筆者抱怨:「香港人真不夠水準(zhǔn),坐地鐵連座位都不讓?!?/p>
事緣這對親戚在港旅遊,抱著孩子多次搭乘地鐵時,竟然沒有香港人「主動」站起來給他們讓座位,香港人視他們?nèi)鐭o物,不是低頭打盹,就是集中精力玩手中遊戲,就是沒有人給他們讓座,這讓他們對香港人的「行為」感到很糾結(jié)。
聽到如此抱怨後,我馬上問:「你們是不是講的普通話?」他們回答:「是的?!刮腋嬖V他們,這就是問題所在。
儘管這件事發(fā)生在我親戚身上,其實我已不止一次聽說此類事,我也為此詢問過多位猶如我一樣「朝九晚五」的香港人:「在地鐵上遇到抱小孩的大陸人,你會讓座位嗎?」幾乎回答的都一樣:「不會?!?/p>
再問原因,不外是如下幾種:一是「大陸人有錢,他們可以坐計程車(的士)呀」;二是「我上一天班真的很累,雖然想讓,但真的太累了」;三是「是他們來擠占我們的生活空間,不是我們擠占他們的空間,為什麼還要讓位置給他們」。
「變異」的文明社會
毋庸置疑,香港是個文明社會。在文明程度如此高的香港,為何越來越多人不願意給大陸同胞讓位?這在若干年前都不曾出現(xiàn)的事,為何今天演變成這樣?這在大陸各地都很普遍、自然的「讓座現(xiàn)象」,為何在今天的香港卻突然「變異」了?
其實,到過香港旺角、銅鑼灣、灣仔時代廣場的人都知道:無論何時去哪些地方,都會水洩不通,別說去「逛街」、Shopping,就是路過那些地方,你都會對「寸步難行」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焦慮,別說香港人近年來很少光顧這些地方,就連經(jīng)常自由行的深圳民眾也甚少去這些地方。但是,這些地方依舊被講普通話的遊客充滿每個角落。
近年來大幅開放的「大陸自由行」,的確令香港旅遊業(yè)者、零售業(yè)者、名品店業(yè)主、地產(chǎn)商等「進賬」不少。但是,對更多的普通香港市民來說,他們感受最多的,是香港房價被大陸有錢人抬高了;他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了;他們的醫(yī)療衛(wèi)生設(shè)施被越來越多的大陸同胞占用了、他們的薪資被「競爭」降低了……
如此等等的切身感受,恐怕很難用「道德」高尚與否來衡量,更難用「愛國」與否的標(biāo)準(zhǔn)來對照,背後隱藏的是情感、習(xí)慣、認知、價值標(biāo)準(zhǔn)和文化密碼。北京官員如果不能好好地體會「港人不讓座」這種心里變化,如果不能用「換位思考」的角度來化解埋藏港人內(nèi)心深處的「憤怒」與「無奈」,未來的「香港問題」可能會層出不窮。
香港已經(jīng)回歸15年了,但是,並不意味著人心真的「回歸」。如果拿今年「七一大遊行」與香港回歸時的民心相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歡呼雀躍的港人越來越少了!對「大陸」反感的情緒越來越強烈了,就連賺到很多錢的香港大亨們,也與15年前「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支持特首的行為大大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