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中考成績揭曉后,我班的英語成績名列全市第一,這個結果讓我在吃驚同時也很欣慰,自己一年的付出沒有白費,面對成績仔細盤點,給自己的教學工作添磚加瓦,讓自己的教學有章可循,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幸福、愉快中享受讀書的樂趣。
一 還課堂給學生
平時我講課語速快,很少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幾周下來,我發(fā)現(xiàn)我很賣力,但學生的反響并不好,個別學生甚至有了轉班的想法,我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后找了幾個同學了解情況:自己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沒有注意知識的落實;只關注自己在課堂上的精彩表演,而沒有考慮學生的自身感受;課上我是“領袖”,學生是“兵啰”,我指東學生就向東跑,指西學生就向西奔……原因是自己完全忽視了學生這個活生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自己把教學中的角色分配完全弄混了,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反應,真是失誤至極!
隨后我把我校的教學理念研究了再研究,腦中形成一個大概的輪廓:學生是學習的首席執(zhí)行者、學習的主體,學生才是課堂這個舞臺的真正“主角”,老師只是組織者、主導者,主動權在學生手中,讓他們實實在在地用好45分鐘,充實地學好每一天。
在課堂上我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習慣,讓學生間先互相幫助完成最基本的知識學習,不會的問題再小組討論,隨后,我讓優(yōu)生充當小老師,講解學生認為疑難的問題。學生逐漸學會了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他人,有了成就感,學習興趣大增。
二 “學案”為學生自主學習導航
在平時教學中我嚴格落實“學案”,課堂上靈活運用教學“七環(huán)節(jié)”。處理學案時,讓學生提前查資料,提前羅列自己的疑難點,主動記錄不懂的問題,在上課時,我會根據(jù)各組學生的層次提不同的問題,盡量把易處理的問題留給每組的學困生,回答對了,及時給予鼓勵,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人在被表揚時,興奮點最高,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把偏難的留給正副組長,如果遇到所有學生都不能解決的問題,我這個“配角”就要起“點綴”的作用。在處理難題時,我要求學生做好筆記,人人準備一個糾錯本,把平時自己的易錯題摘抄下來,并用紅筆作出詳細的注釋,隨后及時復習錯題,按時按量地搞好課后落實,這些都是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小組合作,培養(yǎng)團隊意識
我積極踐行我?!靶〗M合作”這個學習模式,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學案”上的自主學習。對于課上走神發(fā)呆的同學我會讓組長善意地提醒他們,不讓一人掉隊,人人參與學習。學生間也會友好地互相競爭,督促。在討論問題時,小組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各組員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誰也不愿意被組員另眼相看,都愿意被“刮目相看”,最后形成本組的“特色”答案由組長匯報給全班同學。如果本組的答案被全班同學認可了,這個組的成員會精神大振,情緒高漲,整個課堂氣氛都活躍起來了。這樣做的好處:(1)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2)學生有了團隊意識;(3)學生學會了獨立思考;(4)學會了傾聽和交流,有利于學生將來的發(fā)展。
四 做“授人以漁”的好老師
在教學中,我?guī)椭鷮W生尋找正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讓學生學會引申、擴展,不拘泥于就題論題。例如平時上課在講單選題時,這種題在中考完全是送分題,我要求學生不要浪費時間,抓關鍵的詞,如:時態(tài)、語態(tài)、人稱,不要字字對譯,eg:Could you tell me ______? —Next Sunday.
A.where your friend lives
B.how does your friend study English
C.when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因為答語是Next Sunday表示時間,直接找疑問詞when就可以了,不用考慮其他句子的語意、語序等枝節(jié)問題。在處理寫作時,要求學生能從閱讀文中累積好詞好句,學會構思,用簡單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多背優(yōu)秀的范文,學會仿寫。中考時,我班的作文失分相當少,因為每天的背誦,每周的練習,每次試卷的詳細批改,幫學生夯實了基礎,使他們在考試時取得了高分。
五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莎士比亞說:“習慣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壞的主人?!焙玫牧晳T會鑄就一個優(yōu)秀杰出的人,壞習慣會引導人一步步走向消極、墜落和失敗。對學生來說,好的學習習慣必定會獲得好成績,培養(yǎng)學生會聽課的習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求學生當堂知識當堂弄懂,會聽關鍵,人人準備筆記本、三色筆,課前預習時注明自己不會的(用鉛筆),課上把自己認為是要點的記錄下來(用紅筆),課后及時“反芻”(用藍色筆)。每天一清,一周后回頭看,“周周清”的方法給學生提供了很多實效:知識越學越多,筆記越記越薄,負擔越來越輕。我在班中還實行“月月清”。我對課堂上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或小組及時表揚鼓勵,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對達不到要求的學生也及時指正,并引導其認識到不好的聽課習慣所帶來的危害,力爭使每位學生都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并成為一種自覺行為,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要人人爭做“授人以漁”的好先生?!安シN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讓好習慣伴隨學生的成長。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