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投入真情溫暖學生的心靈,給孩子們向善的啟示,學生也會用他們樸實、善良、純潔的思想凈化教師的靈魂,讓教師汲取營養(yǎng)來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的人格在影響學生,學生的成長也在促進教師的思想不斷成熟。教師要將真情傳遞給學生,讓他們學會關心、諒解和善待他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師德建設需要教師付出真情。
關鍵詞:師德建設;真情;愛心;誠信;虛心
在我的從教經歷中,我哭過,是因為學生。我笑過,也是因為學生。與此同時,學生也因我而哭過,因我而笑過。這一切源于在教育的過程中我投入了我的真情溫暖了學生的心靈,給了孩子們向善的啟示。學生也用他們樸實、善良、純潔的思想凈化著我的靈魂,讓我汲取營養(yǎng)來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我的人格在影響學生,學生的成長也在促進我的思想不斷成熟。教師將真情傳遞給學生,讓他們學會關心、諒解和善待他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師德建設需要教師付出真情。
一、要真心地熱愛學生,與每個學生做知心朋友
熱愛學生是師德建設的前提。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平等對待學生,不能把學生按成績好壞分類。教師為成年人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更何況學生是成長中的人,更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他們的心地單純,希望看到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希望周圍的人們報他們以真情。所以教師的真情如和風細雨能滋潤他們的心田,讓學生覺得老師喜歡自己,老師在表揚自己,老師在乎自己。這種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使許多的潛能和情感奇跡般地激發(fā)出來。我曾經教過一位叫雷應波的學生,在校經常與社會上的人在一起打架、吸煙、罵人,對老師的教育勸解不以為然,但因為屬于義務教育的教育對象,學校也不能開除他。那時的他是所有老師的仇人,所有老師也是他的敵人,上課總是故意和老師作對,一提起他的名字每個人都恨得直跺腳,別人都從心里瞧不起他,為他的將來定格的是監(jiān)獄的高墻。我的課他也不例外,當我提問時他就故意不著邊際地接茬,弄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讓人非常尷尬。事后我分析他的這種行為動機其實很簡單,也很正常。對一個成績很差、調皮的“壞孩子”想引起別人的重視和獲得成就感,這種方法是最有效和直接的。于是我因勢利導,哪怕他的回答很滑稽可笑,我也不生氣,并真誠地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他一些鼓勵,給他“所謂的答案”找一些理由讓他有臺階下,讓他從中體會受到尊重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經過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他變了,對我格外的友好尊重。上我的課的時候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在課外我也借機會或深或淺地找他單獨談了幾回,雷應波曾經扭曲的心扉逐漸地向我打開?,F(xiàn)在的雷應波已經在迷茫中長大,健康陽光地生活著,靠自己打工過著簡單而充實的日子??梢姡绺叩膸煇酆驼媲槭菧贤◣熒撵`的通道,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所以,凡是做老師的都不應吝嗇對學生付出自己的真情。
二、要誠信立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誠信立教、以身作則是師德建設的宗旨。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多一些人間真情的付出。在教書育人中要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為來教育學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主要是強調教師要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刻苦學習,教師自己就應刻苦鉆研教學業(yè)務,嚴謹治學;要求學生維護校園衛(wèi)生,自己就要做到看到垃圾主動撿;要求學生文明禮貌,自己的言行舉止也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guī)則,自己也要自覺遵守教師守則;要求學生在校內講普通話,自己應帶頭說等。否則只要求學生,而自己不身體力行,學生就會認為老師言行不一,不可信賴,從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教師是根,學生是葉,根深才能葉茂。教師是源,學生是流,源遠才能流長。教育是一項傳播的工作,教師真正發(fā)揮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才能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三、要虛心與學生真心交流
教學相長,互相尊重,是師德建設的基本準則。老師應放下架子,用真誠的微笑、理解和信任作為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這樣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也就會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你的工作也必將事半功倍。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既做學生的良師,又當學生的益友。這樣學生就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向老師傾訴,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學生也會由于“親其師”而更加“信其道”,提高教學效果。有的老師認為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接受尊敬是天經地義的事。非要給自己罩上一副嚴肅的面具,在路上遇到時打招呼也分個先后,甚至在學生問候之后面無表情。試問這樣拒人于千里之外,你的工作能開展得很好嗎?我們應該通過教學、課外活動、談心等多種途徑,盡可能多地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學生,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打開他們的心結,并在此基礎上融洽師生關系,最終才能達到教育他們的目的。
教育是一門很美的藝術,沒有真情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沒有真情的教學也會缺少和諧。因此,在教學中不要吝嗇你的熱情和微笑,因為你的真情能收到神奇的效果。
(作者單位 貴州省興義市興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