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新知識的引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不可避免的,授前引入是教師在某些知識傳授前巧妙地設計出一個引入過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從原則和方法兩個方面闡述了數(shù)學知識的“授前引入”。
關鍵詞:授前引入;原則;方法
在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必然有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所以,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新知識的引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不可避免的。授前引入就是教師在某些知識傳授前巧妙地設計出一個引入過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边@句話說明了一件事情的開端是很重要的。的確,一堂數(shù)學課中好的引入設計,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知識,而且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如何設計“授前引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方法很多,本文結合一些案例來談談自己對“授前引入”的認識,以求得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授前引入”的原則
1.要有吸引力
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最基本要求是學生注意力集中,然而,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是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師要利用“授前引入”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極短的時間內,巧妙地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師的講課走。
2.要有趣味性
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chǎn)生興趣,才能愛學,因此,“授前引入”的主要作用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過程。
3.要有針對性
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引入內容、方式,設計的內容必須與傳授的數(shù)學知識有一定的關聯(lián),絕對不能只圖表面的熱鬧,追求形式花樣,甚至故弄玄虛,更不能占用過多的時間削弱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授前引入”的方法
1.懸念式引入
懸念式引入是指在開始講課時先給學生設下懸念。作家在寫作時,往往喜歡設懸念,就像為讀者設下的一個套,把讀者的心牢牢地套住,使他們沉浸在作品中,欲罷不能。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同樣可以設下懸念,讓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或驚訝,或贊嘆,從而抓住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讓他們沉浸在數(shù)學世界里不能他顧。懸念的設置有很多種,一個問題或一個事例,形式可以多樣,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驚、疑。例如,在上《有理數(shù)的正整數(shù)的冪》這節(jié)課時,我們可用這樣的方式引入:“同學們,一張足夠大的紙,對折30次,請你猜一猜最終的厚度?!睂W生積極思考之后會給出自己的答案,1米,10米……當教師告訴學生最終的結果是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還要高得多的時候,學生的驚奇就可想而知了。一張不起眼的薄紙片僅僅對折30次,會有那么驚人的結果,對學生來說,實在是一個謎,當教師道出這節(jié)課的課題,并告訴他們在學完這節(jié)課之后,就可以揭開謎底,此時學生的好奇心便會轉移到這節(jié)課的學習上,就像讀者遇到懸念后,迫不及待地繼續(xù)讀完整篇文章一樣。
2.類比式引入
如果兩個對象有一部分性質類似,就可通過對新舊知識的類比,發(fā)現(xiàn)新舊知識的相同點,利用已有的舊知識來認識新知識。例如,在講《分式》這章時,可用與分數(shù)類比的方法引出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質與分式的四則運算法則,由于學生對分數(shù)的概念、性質及運算法則都熟,這樣有關分式方面的知識易為學生掌握。又如“不等式與方程”“相似與全等”的學習,都可通過類比,以舊引新,使學生對新的概念、新的定理的理解會更深入,記憶也會更加牢固。
3.實驗式引入
就是指通過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實驗來開始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動手做一做,自己探索新知,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在講授一些實際應用方面的數(shù)學知識時,可以采用實驗式引入。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這方面知識時,我們可以和學生一起來做一個實驗: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由會剪喜字的學生作指導,要求每個學生用剪刀和紙剪一個喜字。實驗內容布置完畢,教室內熱鬧非凡,同學之間請教的請教、指導的指導,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和諧統(tǒng)一,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就連平時最不求上進的學生也在積極參與,不到5分鐘,全班就圓滿完成了實驗任務。
4.變題式引入
就是將學生較為熟知的題目或知識,稍作改動,然后加以講解,使學生獲得新知識的引入方法。例如,在講“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時,我們可講“x2=a”的解法,然后將問題依次變?yōu)椤癰+x2=a”“(x+m)2=a”“b(x+m)2=a”等形式依次加以引導,并做簡要講解,逐步深入,使學生掌握這一解法。事實上,變題式引入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優(yōu)秀的數(shù)學教師都善于運用變條件、變結論、變解題過程等類型編制出教學內容,以確保學生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熱情。
顯然,“授前引入”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方法絕對不止以上區(qū)區(qū)四點,基于本人的認識有限,希望得到同仁們的更多指教,以優(yōu)化數(shù)學知識的“授前引入”設計模式。
(作者單位 江西省崇仁縣河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