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力是英語學習者英語水平的衡量標準之一,因此,如何進行閱讀教學就成了至關(guān)重要的問題。本文從目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語篇教學的模式和操作策略進行了分析和闡述,提出了“從語篇整體入手,宏觀閱讀、細微分析”的教學模式,并且在實踐中探討分析了語篇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關(guān)鍵詞】英語閱讀 語篇教學 模式 誦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0-0047-02
一 問題與困惑——徘徊于目標與現(xiàn)實的矛盾中
1.從英語考試和比賽說起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也是英語考試和比賽的基本要求。每年在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各種規(guī)模的英語閱讀能力競賽??v觀此類比賽,以及近年來的中高考英語閱讀能力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不僅是對英語基本詞法、句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考查,更是對語篇整體閱讀能力的考查。任何一個閱讀篇章,總有些單詞和句子是陌生的,即“超綱”的,這就需要學生能夠?qū)φ涛挠姓w的認識和對語境的把握,能夠從整體上理解短文的中心,在此基礎(chǔ)上,才能對陌生詞匯或句子進行“猜測”性的理解,從而完成測試題。
2.從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弊端說起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大都離不開這樣的基本模式:以語法為主,以翻譯法理論為指導的閱讀教學。這種閱讀教學法要求學生在預(yù)習課文的基礎(chǔ)上,由教師講解語法要點或逐句翻譯,再結(jié)合課堂提問與課堂練習等。這種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只停留在字詞上,與文章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背景等脫節(jié),造成思維斷層,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其結(jié)果是,閱讀速度上不去,單位時間獲取的信息量少,對課文理解偏差或片面,阻礙了與外界信息的傳遞。
3.反思
從英語教學目標、比賽要求、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三方面綜合進行反思,不難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模式除了自身的弊端以外,還與教學目標和考試要求的改革有著明顯的落差,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改變這種教學模式或方法。
二 理論與思考——找尋語篇閱讀教學的基本理論
1.新閱讀理論
新閱讀理論認為,閱讀是一個復(fù)雜的心理語言活動過程。閱讀理解是語言知識和人腦中的各種知識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高效率的閱讀要依靠兩個知識處理過程,即以語言輸入為基礎(chǔ)的感知輸入和以讀者原有的知識處理為基礎(chǔ)的非感知輸入。只有在兩種輸入共同作用的前提下,才能達到閱讀的最佳理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F(xiàn)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閱讀外語的過程有四個發(fā)展階段,先是字面心譯,即用本族語逐字譯出;然后是分析性心譯,在初步理解英語特點的基礎(chǔ)上作語法分析,然后譯成本族語;接著是綜合性心譯,在閱讀中減少了分析活動,能直接完整地譯成本族語;最后是不經(jīng)心譯而直接理解英語的階段。只有在最后這一階段,學生才具備了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如果能用英語進行思維,毫無疑問會加快閱讀速度,并且能幫助讀者正確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
2.課程基本目標和要求
閱讀教學有兩個基本目標,一是提高閱讀速度,二是提高閱讀理解率。其中,提高閱讀理解率尤為重要。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中,教師首先應(yīng)以長句為例,教會學生在較大的意義單位里獲取信息,做包括長短句的閱讀練習。由于對語言的理解是對其所表達的意義的理解,而語言除了表達意義之外,還包含一定的情感、態(tài)度,因此教師還需引導學生根據(jù)上下文及語義情境進行轉(zhuǎn)換句型的思維操練,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歸根結(jié)底是一個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識和加工策略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而心理語言學的觀點認為,概念能力實際上是閱讀理解中最重要的因素。概念能力是指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把零散的信息升華為概念的能力。具體指的是把閱讀材料的感知輸入轉(zhuǎn)化為閱讀材料的最佳理解過程。為促成這一過程的盡快實現(xiàn),實行語篇閱讀教學是最有效的途徑。實行語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語篇的理解程度,提高邏輯推理、演繹、歸納的能力。
3.現(xiàn)代圖式理論
現(xiàn)代圖式理論是卡魯爾等人提出的。根據(jù)這一理論,在閱讀過程中,人們不自覺地將圖式區(qū)分為內(nèi)容圖式與形式圖式。該理論充分揭示了閱讀的本質(zhì),強調(diào)閱讀的本質(zhì)是讀者及其背景知識與閱讀材料所輸入的文字信息交互作用的過程。閱讀的相關(guān)研究表明,英語教學過程中,只有對這種交互作用的兩方面予以足夠的同等重視才能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解決前文所述問題,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法,實施語篇閱讀教學法。
三 探索與實踐——探究語篇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
1.關(guān)于語篇閱讀教學
語篇閱讀教學法是根據(jù)“圖式整體閱讀教學模式”引申演變而來的。其基本特點是全局性、整體性,以及宏觀與微觀的協(xié)調(diào)。即:教學中把閱讀內(nèi)容看成是一個整體,要求學生從全局上對文章進行解讀,知曉其中心思想,了解文章意思。然后對文章的詞法句法進行細致的分析講解,將整體把握與細致分析結(jié)合起來。也就是說,“教”為整體性教,從背景到文章思想整體講解,拋棄傳統(tǒng)的逐詞逐句分析的教學法;“學”為從大處著眼,將文章的理解從整體做起,然后才是詞句分析,從中體會英語語言運用的特點,逐步提高自身的語言應(yīng)用能力。
2.語篇教學的基本模式
第一,閱讀教學準備階段。具體有以下解讀:一是創(chuàng)設(shè)教學氛圍,包括課堂氛圍、內(nèi)容氛圍等有助于教學活動開展和對閱讀文本理解的一切準備活動。二是利用圖片把即將閱讀的部分內(nèi)容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引導學生根據(jù)標題或題目去猜測閱讀的內(nèi)容,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思維。三是教師介紹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把文章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閱歷、興趣聯(lián)系起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主觀能動性。四是教師提出一些與文章中心內(nèi)容有關(guān)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五是對某些單詞進行解譯,排除學生閱讀時可能遇到的困難。
第二,閱讀教學活動階段。應(yīng)遵循先理解后語言點的教學模式。具體有以下解讀:一是學生全篇通讀教材。采用全讀法做有關(guān)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題。對記敘性體裁的文章,要求掌握課文的五W(即what、who、when、where和why)。二是復(fù)讀(Reread)。可進行逐段閱讀、漸進閱讀、反復(fù)閱讀。 逐段閱讀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漸進閱讀有助于學生分析消化教材。反復(fù)閱讀可提煉內(nèi)在的文化。三是讓學生找出每自然段的主題句,對全文進行結(jié)構(gòu)分段,找出其中的聯(lián)系。四是教師向?qū)W生提出精心設(shè)計的由淺入深的形式多樣的(包括多項選擇,正誤判斷等)理解性問題。五是詞匯練習。包括猜生詞、找信號詞練習和詞匯替換練習、分析復(fù)雜句子練習。對長句、難句進行結(jié)構(gòu)分析、句意分析。做句型轉(zhuǎn)換練習,可以達到深層次地理解文章或作者的含義。對較難的科普及說明文章,這些閱讀活動尤為重要。
第三,閱讀教學延伸階段。具體有以下解讀:一是寫出閱讀文章的要點,概括人物的簡歷和事情的簡介,培養(yǎng)分析能力。二是縮寫或改寫課文。除可反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還訓練了學生概括、綜合知識的能力。三是口述大意或復(fù)述課文。除測試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還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交際能力。四是做課后有關(guān)的練習,閱讀有關(guān)的文章,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可擴充知識面。五是找出課文中的亮點或疑點,讓學生討論,然后進行寫作訓練可提高寫作能力。
說明:上述各教學流程中所采取的各種方法,不是固定程式,應(yīng)當按教學具體內(nèi)容和需要選擇。
3.典型課例
Module 5 Problems
Step 1:Lead-in
In our daily life,we may meet many problems. We can solve some of them,but not all. So we may feel awful about that. Now who can tell us your problem? Maybe we can help you. Then Tim says: “I used to be Number 1 in Grade One,but now I am the last. What should I do?” Then I encourage all the others to give him as much useful advice as possible.
Some different advice from students: Why not stop writing novels in your free time? Because you spend too much time on it. You’d better eat in the right time and rest at the right place. Remember to do more sports to keep yourself fit and healthy. Would you like to do your homework more carefully? Try to know your mistakes and try to correct them …
(通過問題來導入,讓每位學生暢所欲言,既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面文章的教學鋪墊了良好的基礎(chǔ)。)
Step 2:Reading
Just now many students gave suggestions to Tim. It’s wonderful. Now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Who wrote it?
(通過快速閱讀來獲取簡單問題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最淺顯的閱讀能力,也是為了照顧基礎(chǔ)不是很好的學生。)
(通過精讀,讓學生抓住重點,有的放矢。)
Step 3:Questions
What do the speakers think will happen if
Kate doesn’t tell the manager about the boy stealing?
the manager finds out that Kate was doing her homework instead of tidying the shelves?
Susan tells the teachers what Linda wants her to do?
Susan refuses the biggest part in the play?
Helen lets Peter copy her work?
Helen tells Peter’s parents about his problem?
(通過上面的閱讀,挖掘文章中的難點,讓學生就著那么多的“假如”充分展開聯(lián)想,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Step 4: Interview and writing
Our school has a rule that everyone should wear school uniforms at school. Do you agree? What’s your opinion? Let them have PK(one part agrees and the other disagrees)Then write a passage to show your opinion.
(通過辯論、比賽把課堂推入高潮,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讓學生對敏感問題有了清晰的了解,為課后寫作提供了足夠的素材。)
四 結(jié)束語
要提高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改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加強對學生閱讀技能的訓練。采用語篇教學法,閱讀前作有效的導入,采用問題教學模式,有效設(shè)問貫穿整個閱讀過程,閱讀后加強訓練以鞏固,同時課外擴大閱讀量,形成一套科學的教學習慣,持之以恒。長時間以來,大多數(shù)學者側(cè)重的是如何教學生做好閱讀理解,本文嘗試探討如何將閱讀用于提高學生英語的整體水平,對這一領(lǐng)域的研究期待更多學者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陳立平.從閱讀與寫作的關(guān)系看英語寫作教學中的范文教學[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6)
[2]潘曉東.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其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3)
[3]王靖.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N].學英語,2010.6
[4]狄艷華.圖式理論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A].21世紀外語教學與研究[C].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0
[5]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6]陳賢純.外語閱讀教學與心理學[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