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xué) 河南 鄭州 450001)
摘 要:作為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顏色詞在英漢兩語言中被廣泛使用,其物理屬性對各民族一樣,但受不同歷史背景、文化傳統(tǒng)、風(fēng)俗習(xí)慣、宗教信仰、思維方式、民族心理的影響,兩民族對顏色詞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象征、申義大不相同。本文從顏色詞“紅”著手,探其文化根源,分析它在英漢語言中體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并提出相應(yīng)的翻譯策略。
關(guān)鍵詞:顏色詞;紅色;文化內(nèi)涵;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0000-01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color words are widely us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arouse same response to all nations,but their associative,symbolic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rendered by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quit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cultural traditions,customs,religious faith,ways of thinking and national ideology.The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cultural sources and connotations reflected by “r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and proposing relevant translation skills accordingly.
Key words: color words; red color; cultural connotation; translation
引言:
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交流和傳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它是文化載體,反映著文化。要理解一種文化,必須理解它的語言。顏色詞是語言使用中不可缺少的,它也反映著人類的文化。英漢語言中有大量顏色詞,雖其物理屬性對各民族一樣,但受不同歷史背景、文化傳統(tǒng)、風(fēng)俗習(xí)慣、宗教信仰、思維方式、民族心理的影響,兩民族對顏色詞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象征、申義大不相同。本文從顏色詞“紅”著手,分析其在這兩種語言中體現(xiàn)的文化差異,提出翻譯 “紅”的直譯法和意譯法,這對于英語教學(xué)中培養(yǎng)學(xué)生的跨文化意識,注重翻譯實踐活動過程中文化內(nèi)涵差異,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一、 “紅”在漢語中的文化內(nèi)涵
中國民眾對“紅”的崇尚可追溯到山頂洞時代??脊艑W(xué)家發(fā)現(xiàn)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的墓穴里,死者遺骨周圍有用紅色的赤鐵礦粉撒成的圓圈,用意是為死者祈求新生命,可見紅色早被賦予了吉祥含義。作為常見色彩的紅色使人聯(lián)想到血、火、太陽,這源于我們祖先在祭祀巫舞過程中對陽光有本能依戀和崇拜,因烈日如火,其色赤紅。古人認為“日至而萬物生”,令人振奮,因而對太陽有特別的感情。漢語中“紅”在少數(shù)情況下表貶義,如眼紅、紅杏出墻等。貫穿中國歷史文化,紅色多被賦予美好的意思。1、紅色象征喜慶、吉祥。如婚禮上的紅喜字、紅蓋頭,不但帶來喜慶氣氛,更讓人想到婚后日子越過越紅火;春節(jié)間的主色也是紅色,如春聯(lián)、鞭炮,大家在紅色喜氣中格外高興,盼望日子紅火。2、紅色表運氣、順利。如紅運、紅人。3、紅色表身體健康。如紅光滿面、面色紅潤。4、紅色表富貴、尊貴。如唐代官五品以上服朱服代表榮譽、尊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朱門指富貴之家。5、紅色象征“革命”。如紅色政權(quán)、紅軍象征革命。
二、“紅”在英語中的文化內(nèi)涵
基督教有兩千多年歷史,影響西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方面。據(jù)《圣經(jīng)》記載:在圣餐儀式上需穿紅衣,以示圣愛;紅衣主教著紅象征權(quán)威、信仰和博愛。圣誕節(jié)時到處可見紅色,如圣誕老人的紅衣紅帽,孩子的紅襪。紅色表熱鬧、喜慶。英語中red-letter days 表紀(jì)念日、喜慶日。英語中“紅”也作抽象化引申,指與紅色緊密相連的事物屬性、概念。如“to paint the town red” 中的“red” 指狂歡作樂之意,含喧鬧意味;“red carpet”表“隆重高貴”。但“紅”在英語中多表貶義。1、”red” 表流血的、危險的。英語文化中的“red”主指鮮血顏色,西方人認為blood是“生命之液”,一旦鮮血流下來,生命將終結(jié)。所以“red”引申為“危險”。2、“red”表“警告、不祥”。如“red card”;西方人從牛的文化傳統(tǒng)中深感紅色為不祥之兆,英語表此意的有“red for anger”。3、“red”表“赤化、激進”,有不守法、無政府之意,如 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 4、“red”象征殘暴、血腥。如 “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5、“red”指犯罪。如“red-handed”表“當(dāng)場捉獲的”。6、“red”表“赤字、負債”,如 “red-ink entry”,“be in the red”。
三、 顏色詞“紅”的翻譯
翻譯是語言轉(zhuǎn)換活動,更是傳遞文化的重要媒介。英漢對基本顏色詞分類的大體相同使“紅”具有相似的指稱意義,但“紅”還有特殊的文化內(nèi)涵。將“紅”機械譯為“red”或?qū)ⅰ皉ed”譯成“紅”會困擾讀者,只有把握“紅”的文化背景知識,翻譯時才能正確選擇直譯或意譯。
3.1 直譯法
紅色是自然現(xiàn)象,其屬性對各民族一樣,由于英漢民族思維有共性的一面,翻譯時可用直譯法。如:紅墻-red wall,紅十字會-red cross,紅燈籠-red lantern等。
3.2 意譯法
如馬克思所說:“色彩是反映一個民族性格最直觀的方式?!?,“紅”明顯帶有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不能單純把“紅”翻成“red”,要用意譯法傳達其義。如“紅榜”不可譯為“red roll”,應(yīng)譯為“honor roll”;“紅娘”是“match-maker”不能用“red woman”表示;“see red” 的正確含義是“惱怒”,如譯成“見紅”就讓人啼笑皆非了,因“見紅”在漢語中指“婦女分娩前流血”。
四、結(jié)語
語言從一產(chǎn)生就有文化烙印,“紅”不只作為顏色詞被用在英漢語言中,還反映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學(xué)習(xí)和翻譯時,要充分考慮英漢文化差異,掌握習(xí)慣表達法,靈活運用直譯法和意譯法忠實表達原語意思,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愛昕.喜氣洋洋中國紅-淺談紅色在中國民俗文化中的意義[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2] 岳好平.英漢情感隱喻的認知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09.
[3] 羅志野,張福林.語言文化與語言教學(xué)探索[M].東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9.93.
[4] 王小麗.漢語“紅”與英語“red”的語言、文化、翻譯比較研究[J].運城學(xué)院學(xué)報。
[5] 胡悅芝.關(guān)于中西方文化中紅白的文化差異[J].安徽文學(xué),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