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文靜(1985—),女,湖南長沙人,中南大學文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中南大學文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2)
摘 要: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yōu)劣的人也稱為伯樂。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xiàn)在。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當他把千里馬找到并帶回給楚王,楚王聽了他的話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
關鍵詞:伯樂 伯樂相馬 孫陽 伯樂顧 伯樂一顧 馬伯樂
中圖分類號::I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0000-02
一、“伯樂”典故典詞收集
(一)典詞
伯樂 伯樂相馬 孫陽 伯樂顧 伯樂一顧 馬伯樂
(二)典詞出處
①伯樂相馬 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fā)現(xiàn)、推薦、培養(yǎng)和使用人才的人。
②伯樂一顧 比喻受人知遇賞識?!境鎏帯浚骸稇?zhàn)國策·燕策二》載:戰(zhàn)國時,蘇代說淳于髡,謂人有告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連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一顧之,請獻一朝之費。伯樂乃環(huán)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③伯樂 伯樂本名孫陽,一說他乃趙簡子御者,善相馬,字子良,又稱王良。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
二、“伯樂”典故源流梳理
春秋 秦穆公 時人,姓 孫 ,名 陽 ,以善相馬著稱。他認為一般的良馬“可形容筋骨相”;相天下絕倫的千里馬,則必須“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币姟读凶印ふf符》?!肚f子·馬蹄》:“及至 伯樂 ,曰:‘我善治馬?!?陸德明 釋文:“ 伯樂 ,姓 孫 ,名 陽 ,善馭馬?!薄秴问洗呵铩び^表》:“古之善相馬者……若 趙 之 王良 , 秦 之 伯樂 九方堙 ,尤盡其妙矣?!?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之一:“臣聞騏驥長鳴, 伯樂 昭其能?!?/p>
三、“伯樂”典故使用考察:
(一)先秦
《九辯》(先秦·宋玉)寧戚謳于車下兮,桓公聞而知之。無伯樂之相善兮,今誰使乎譽之?
《九章 懷沙 其五》(先秦·屈原)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也?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強。離慜而不遷兮,愿志之有像。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亂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懷質抱情,獨無匹兮。伯樂既沒,驥焉程兮。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余何所畏懼兮?曾傷爰哀,永嘆喟兮。世渾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二)南北朝
《鞠歌行》(南北朝·謝惠連)翔馳騎。千里姿。伯樂不舉誰能知。南荊璧。萬金貲。卞和不斫與石離。年難留。時易隕。厲志莫賞徒勞疲。沮齊音。溺趙吹。匠石善運郢不危。
(三)唐詩
《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榜后相賀》(唐·元?。╀淄萃阶杂袡嗥妫畼窌朗贾?。競走墻前希得俊,高縣日下表無私。都中紙貴流傳后,海外金填姓字時。珍重劉繇因首薦,為君送和碧云詩。
《天馬歌》(唐·李白)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嘶青云,振綠發(fā),蘭筋權奇走滅沒。騰昆侖,歷西極,四足無一蹶。
《投知》(唐·李咸用)西望長安路幾千,遲回不為別家難。酌量才地心雖動,點檢囊裝意又闌。自是遠人多蹇滯,近來仙榜半孤寒。嘶風重訴牽鹽恥,伯樂何妨轉眼看。
《馬詩二十三首 其一十八》(唐·李賀)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祗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吳坂》(唐·汪遵)七言絕句 押齊韻引用典故:伯樂 鹽車 蜷局鹽車萬里蹄,忽逢良鑒始能嘶。不緣伯樂稱奇骨,幾與駑駘價一齊。
《賦得騏驥長鳴》(唐·陳去疾)五言排律押陽韻引用典故:伯樂 三年鳥
騏驥忻知己,嘶鳴忽異常。積悲攄怨抑,一舉徹穹蒼。跡類三年鳥,心馳五達莊。何言從蹇躓,今日逐騰驤。牛皂休維縶,天衢恣陸梁。向非逢伯樂,誰足見其長。
《馬》(唐·陳凝)五言律詩 押尤韻 未明龍骨駿,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雖知殊款段,莫敢比驊騮。若遇追風便,當軒一舉頭。
《詠馬》(唐·韓琮)七言律詩 押庚韻
曾經伯樂識長鳴,不似龍行不敢行。金埒未登嘶若是,鹽車猶駕瘦何驚。難逢王濟知音癖,欲就燕昭買駿名。早晚飛黃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鸞鳴。
(四)宋詞
《洗馬次十一兄之道韻》(宋·晃沖之)霰橋春水波鱗鱗,橋邊結束何圉人。解鞍傍水入洗馬,飛龍九尺凌漪淪。風鬃霧鬣才一沐,玉花照影光滿身。月題卻貫黃金勒,更覺閃艷開精神。主人貴想不必問,特賜內廄天麒麟。
《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宋·方回)覆卻罔攸測,理亂非所任。兀兀兔株意,哀哀鶯谷音。識驥伯樂眼,放麑西巴心。懷惠在夙昔,觀過匪斯今。
《醉蓬萊》(宋·王之道)正薰風解慍,萱草忘憂,黃梅新霽。縹緲歌臺,半金衣公子。丹桂香中,碧梧枝上,兩兩飛還止。似說當年,而今時候,長庚誕貴。恩厚隨龍,官崇御帶,二十橫金,玉階寸地。須信驊騮,一日能千里。況遇王良伯樂,算九萬、何勞睥睨。磊落金盤,華陽白李,休辭沈醉。
《贈孫先生》(宋·石介) 押灰韻 世無伯樂不識馬,眼看騏驥如駑駘。先生今年四十四,才似皋夔胡為哉。泰山山下水照石,溪聲濊濊白云堆。我居其間構茅屋,先生先生歸去來。
《讀蘇子瞻韓干馬圖詩》(宋·張耒)我雖不見韓干馬,一讀公詩如見者。韓生畫馬常苦肥,肉中藏骨以為奇。開元有臣善司牧,四十萬匹屯山谷。養(yǎng)之罕用食之豐,力不曾施空長肉。韓生圖像無乃然,我謂韓生巧未全,君不見昔時騏驥人未得,饑守鹽車惟有骨。昂藏不受塵土侵,伯樂未來空佇立。騏驥乏食肉常臞,韓生不寫瘦馬駒。誰能為驥傳之圖,不如凡馬飽青芻。
《書駿馬圖》(宋·陳深)七言律詩 王良伯樂骨已朽,曹霸丹青亦希有。開圖欻見神駿姿,對酒高歌雄劍吼。只今騏驥困監(jiān)車,落日長鳴漫昂首。嗤嗤俗眼迷天機,相士嫌貧馬嫌瘦。
《伯樂相馬圖》(宋·鄭思肖)七言絕句 押尤韻冀地群中不可留,如龍走地絕無儔。何勞伯樂一相顧,抹過西風數(shù)百州。
《畫馬》(宋·胡寅)七言絕句 曹霸丹青徹馬骨,應師伯樂遺毛物。請看此圖筆外意,萬里人寰定超越。
《過伯樂廟》(宋·強至)七言絕句 押微韻廟下孤墳償是非,壞檐仄柱若憑依。門前過馬空驤首,那得當年一顧歸。
《戲題龍眠馬性圖》(宋·樓鑰)七言絕句 押灰韻 狗子已知無佛性,馬又何曾有性來。伯樂若來休著眼,任它騏驥混駑駘。
(五)元
《黃鶴洞中仙》(元·馬鈺)終日駕鹽車,鞭棒時時打。自數(shù)精神久屈沉,如病馬。怎得優(yōu)游也。伯樂祖師來,見后頻嗟呀。巧計多方贖了身,得志馬。須報師恩也。
(六)明清:
《題郭誠之百馬圖》(明·張以寧) 唐家羽林初百騎,誰其畫之傳郭氏?開元天廄四十萬,爽氣雄姿那得似。風鬃霧鬣四百蹄,或飲或龁長鳴嘶?;蚵N或俯或騰躍,意態(tài)變化浮云齊。黃沙云暖地椒濕,什什為曹競相及。蹂躪秦原狐兔空,蕩搖渭水蛟鼉泣。前年括馬輸之官,苜蓿開花春風閑。民間一駿豈復有,何如飽在圖中看。郭君才越流輩百,回策蟻封人不識。驊騮豈少伯樂無,卷還畫圖三嘆息。
《答寄俞仲蔚》(明·李攀龍)太乙貺漢德,名駒生渥洼。赤汗沾青云,長嘶挹流沙。饑龁玉山禾,渴則飲其涯。翹尾以躑躅,迍夬相經過。不愿游閶闔,況乃服鹽車。世豈無伯樂,垂耳奈我何。天子發(fā)素書,使者出蹉跎。駪駪十二閑,駑馬常苦多。雖有千里姿,羈絆非所加。
《題鼓吹續(xù)音后》(明·瞿佑) 七言律詩 押東韻(效元遺山《唐詩鼓吹》,取宋、金、元三朝律詩得一千二百首,號《鼓吹續(xù)音》)
《騷》、《選》亡來雅道窮,尚于律體見遺風。平生莫售穿楊技,十載曾加刻楮功。此去末應無伯樂,后來當復有揚雄。吟窗玩味韋編絕,舉世宗唐恐未公。
《辛卯十月感懷》(清·莊德芬)七言律詩 押支韻 迢遙關塞雁飛遲,聞道青萍又見疑。相馬未能逢伯樂,彈琴何處遇鐘期。白頭織屨憐衰病,紫禁含香恐后時。仰首青云數(shù)行淚,從來天道佑孤兒。
《古風八首》 其七(清·張之洞)良馬千里足,媚人不知貍。球場逐雞狗,安辨騄與騏。不道無所用,安知非其時。塞草動朔風,噴玉偶一嘶。朝刷醫(yī)無閭,夕飲西母池。但酬伯樂顧,豈為黃金羈。
《雜詩 其二.(清·段承實)鑾凰不世出,誰復知羽儀。良馬來冀北,難與伯樂期。駑駘思逞能,燕雀爭高飛。豈能應昌運,終為世所嗤。驥稱不貴力,鳳至惟其時。吾衰亦久矣,嗟嘆爾何為。
《老馬》(清·徐楫)七言律詩 押陽韻鼓鼙聲久斷疆場,伏櫪何顏對紫韁。一顧幾經逢伯樂,千金無復遇燕王。曾隨射虎嘶邊月,且共疲驢臥夕陽。漫詡識途為絕詣,籋云終竟遜飛黃。
《題郎世寧畫馬》(清·乾隆) 五言絕句 押文韻 伯樂今難遇,誰空冀北群?橫風嘶逸韻,意氣欲凌云。
(七)近現(xiàn)代:
《感懷二十首 其五》(近現(xiàn)代·陳獨秀)押灰韻昔有梁孝王,風流歌吹臺。西行見天子,侍從多賢才。相如雖未至,得見鄒與枚。曠世無伯樂,騏騮為駑駘。壽石吟十三首錄七,用一九八一年
《詠雨花石》韻 其一(近現(xiàn)代·單人耘)五言絕句 軒中有壽石,舉世吁難選。石中少伯樂,誰具驪黃眼。
《題船山先生惜馬圖》(近現(xiàn)代·舒云逵)龍媒夭矯躡云起,房精下應渥洼水。莽然四顧驚向天,世無伯樂空千里。船山太史天人流,九衢軌道開驊騮。日月沈冥跨滄海,風云蹙蹋淩清秋。平生好馬有奇性,肯與庸流供和應。王濟只解縱浮奢,支公始是憐神駿。我聞相人相馬兩無殊,不貴形貌貴神模。賞識牝牡驪黃外,得精可以忘其粗。不然瘦骨嶙峋良已朽,千金市駿胡為乎。黃沙噴地莽空闊,昭王臺傾今已蕪。又況英雄弗以成敗論,馬之得失非馬病。有時高舉淩天閑,一落風塵遽衰頓。食芻恒不飽,啖豆恒苦饑,鹽車駕軛聲酸嘶。回視駑駘輩,翔步臨天池。朱纓飄頷揚其頤,垂頭空嗟髀肉滋,金羈玉勒終無時。鳴呼良馬到此真堪惜,顧視清高復何益。白日蕩蕩天宇寬,仰視雕鶚盤云疾。世權傾倒任誰操,千古才流同灑泣。先生時方強仕年,愛才如馬氣如仙。不獨九方競特識,欲從八駿相回旋。
上可以肅龍廷仗,下可以掃狼胥煙。然后勒銘燕然頂,圖功麟閣巔。日臨四寓,風清八埏。鸞和鳴御螭坳前,西極流赭形于篇。五花錦韉大宛種,一曲鐃歌清廟弦。此意不遂憑誰傳,播之尺幅全其天。嗚呼子生晚矣時非遇,披覽斯圖識真趣。安得伯時重添毫,畫我馳驅在前路。云車風馬翩然來,雖為執(zhí)鞭所欣慕。猗嗟乎,神龍追逐誰相先,遙指五云最多處。
(八)其它:
《莊子》外篇·卷四中《馬蹄》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弧固啤り懙旅?/p>
《列子集釋》卷八〈說符篇〉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與共擔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鼓鹿唬骸负务R也?」對曰:「牝而黃?!故谷送≈?,牡而驪。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shù)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柜R至,果天下之馬也。
四、“伯樂”典故詮釋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yōu)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延續(xù)到現(xiàn)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干好。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fā)現(xiàn)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么。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p>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鼻Ю锺R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云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p>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糊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么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zhàn)場嗎?”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飼)養(yǎng)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飼)養(yǎng),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背跻宦牐悬c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參考文獻:
[1] 知網空間 http://wiki.cnki.com.cn/HotWord/2250808.htm
[2] 文獻《伯樂與伯樂文化初探》
[3] 中國學術文獻總庫
[4] 《列子》的故事中叫九方皋
[5] 《伯樂相馬經》
[6] 《新唐書·藝文志》
[7] 張鼎思著《瑯琊代醉編·伯樂子》
[8] 楊升庵著《藝林伐山》
[9] 唐中葉張鷟寫的《朝野僉載》
[10] 《伯樂墓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