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照舊”、“照樣”和“照?!奔扔邢嗤c又有差異。本文以此為研究對象,以北京大學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為語料基礎,試從語義特征、搭配、語用等方面闡釋,研究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
關鍵詞:語義 語法 語用 差異
中圖分類號:N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0000-02
日常生活中,“照舊”、“照樣”和“照常”這組詞使用頻率高,這不單是其具有通俗化的性質,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書面語之中,而且還具有大眾化的特點,大量運用于人們的口語之中。然而,這組詞的語義實質上是同中有異,且其用法也微妙復雜,在其實際運用中常會出現(xiàn)一些失切現(xiàn)象。這組詞的語義異在哪里?微在何處?迄今為止,人們尚未對其語義和用法作出切實有效的辨析,就是一些權威性辭書對之也未進行索隱探微性的工作。關于它們的釋義,辭書大多采用互訓的方式,這不僅使讀者存有一種語義等同,還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困惑,在實際運用中出現(xiàn)不應有的負遷移現(xiàn)象。也就是說,人們在運用這組詞時,由于不明其語義之幽微,以致對其各自語境的制約關系,便產(chǎn)生了認知上的混同。
例如,“照舊”、“照樣”及“照?!痹谝欢ǖ臈l件下,似乎可以出現(xiàn)在相同的語境和句法之中。像“太陽 升起”、“ 營業(yè)”之類,就給人們這樣的感覺:三者語義等同,不具語境和句法的制約作用,完全可以相互替代。
三者之間真的沒有區(qū)別?若有區(qū)別,其條件又是什么?具有什么樣的區(qū)別?什么情況下它們之間不能替換?下面,我們就這些問題從語義、語法以及語用方面作些探討。
一、語義異同分析
1.相同語義
翻閱《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發(fā)現(xiàn),這三個詞語都有兩層意思,而且每個語義之間都有重疊部分。當它們都表示“沒有變動,不改變”義時,可以相互替換。例如:
(1)太陽照舊\照樣\照常\升起。
(2)調查,測出其噪音超過標準20多分貝,但該廳的老板仍一意孤行,照舊/照常/照樣/營業(yè)。
1994年人民日報
例句中的“照舊”、“照樣”、“照?!倍加小安桓淖儭绷x。僅從語義層面上看,它們是同義詞,可以相互替換,不影響句意表達。然而,人們常常關注的是“沒有改變”這一同義語場的義項而忽視其他語場義項的存在,于是就產(chǎn)生了三者語義等同、可以相互替代的認知偏差。
2.語義區(qū)別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的解釋,“照?!笔恰案綍r一樣”,如照常經(jīng)營;“照樣”是“照某種樣子做”或“照舊,仍舊”,如照樣營業(yè);“照舊”是“跟原來一樣”,如一切照舊。詞典中的解釋,讓我們產(chǎn)生了一些想法。
首先是 “照常”有“跟平時一樣”義,“照舊”有“跟原來一樣”義,這兩者比較抽象,難界定。為了更好的區(qū)分它們細微的差別,我們逐字分析可發(fā)現(xiàn),“舊”在《漢語大詞典》中有一個解釋是“原來,本來”,如:“陸游《沈園》“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這里的“舊”指的是曾經(jīng)存在過的東西。“?!钡慕忉屍渲杏幸豁検恰叭粘!?,如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我今故與林公來相看,望卿擺撥常務,應對玄言。”從以上例子,我們可以推斷出,“照舊”和“照?!钡膮^(qū)別在于“時態(tài)”,當強調過去就存在的慣例和做法,并且針對慣例還有考察的依據(jù)時,就應該使用“照舊”;當強調現(xiàn)在沒有什么變化時就使用“照?!薄?/p>
其次是“照樣”和“照舊”的常?;メ屆曰笞x者。對此,我們從語素方面探析?!皹印?,式樣,模樣。強調的是模型、樣式、慣例?!芭f”,舊居、陳舊、故舊。強調的是過去的或者是與“新”相反。當需要填“照樣”的時候,語境更偏重依據(jù)某種樣式,而需要填“照舊”時,偏重的則是過去的某種習慣。
例如:
(3)過一次,管家睜開眼來,一雙污手又伸將過來。柳生又給了幾文,他照舊換了水酒喝下。而回答柳生的仍然是:“昔日的榮華富貴呵。”余華《古典愛情》
(4) “柏樹適應性很強,四海為家,定居于巖石山地,照常披綠疊翠。它既能忍受40℃的酷暑,又能承受-31℃的嚴寒……”?!吨袊鴥和倏迫珪?/p>
(5)“因嚴爺要索吾主人的玉杯,吾主人愛惜世寳,著吾照樣做一假杯?!泵鳠o名氏 《一捧雪·送杯》
(6)電磁炮不用火藥,照??梢該魵箍耍瑩魵r截導彈。
(7)晚飯過后照樣去散步。
(8)為了應付日漸增多的旅客,許多商鋪、百貨公司都打破慣例照樣開業(yè),讓游客在佳節(jié)里盡情購物。
這三個例句都不能互相替換。(3)句中偏重的是習慣而非模仿某人或某物的樣式,故填“照舊”(4)句中用的是“照?!保?突出現(xiàn)在的狀況,表現(xiàn)出柏樹和往常相關的情況一樣,(5)句中的“照樣”是依照玉杯的樣式再做個假杯,所以這樣的情況是不能替換的。
例(6)存在問題,“照常”應該換成“照樣”,句意表達的是電磁炮的威力相當?shù)拇?,即便不用火藥,照著原先的樣式去攻打,功效一樣大,用了“照常”后,突出威力的效果就不明顯了,感覺電磁炮跟平時一樣厲害,沒什么突出特點。例(7)“照樣”應該換成“照舊”,句子表達的是天天飯后要去散步的習慣,今天也是如此,沒有例外。用了“照樣”后,仿佛今天與以往不同,刻意要模仿什么式樣去散步。例(8)“照樣”應該換成“照常”,這句話突出為了滿足旅客需要,和往常一樣正常營業(yè),而不是依據(jù)某種樣式。它也不能換成“照舊”,因為是打破慣例的做法,以前沒有依據(jù)可循。
二、語法上的異同
首先從搭配的詞語來看,如果不考慮前后語境的情況下,“照舊”、“照樣” “照常”都可以與以下詞語搭配。( )進行、( )上班、( )營業(yè)、一切( )等。此外,“照舊”可以和一些名詞搭配,比如,待遇/式樣/方法/時間/地點+照舊。
其次,從詞性方面看,查閱字典會發(fā)現(xiàn),編纂者采用互釋的辦法。例如用“照舊”解釋“照樣”,因為它們表示的是同一種意思,這勢必給學習者學習帶來諸多困惑,這就需要從詞性不同的角度來作分析?!罢张f”和“照常”都是形容詞,都可以做狀語,也可以作謂語,“照樣”是副詞,只能作狀語。例如:
(9)山里的人就是這樣,待這淚水流過,仍是一切照舊,就像山上的石頭,永遠那樣沉默,那樣堅強,那樣忍受。
馮驥《石頭說話》
(10)然而,他們未能料到,067人很快便重建了自己的家園,一切生產(chǎn)照常。1994年《報刊精選》
(11)那樣,采集“石油樹”的樹液,獲得“石油”,而“石油樹”還是照樣生長。中國兒童百科全書》從語法上看,例(9)的“照舊”和例(10)的“照?!倍际窃诰渥又凶髦^語,因此不可以替換為只能作狀語的“照樣”。第三句的副詞“照樣”修飾動詞“生長”,在句子中作狀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從句子成分的角度看,例(11)的“照樣”可以替換為“照舊”、“照?!?。也就是說,當三者表示均表示“沒有變化”時,而且在句子中充當狀語的時候,也可以進行相互替換。
三、語用差異
1.從使用頻率看,“照常”多見于政府、公司、學校發(fā)布的比較正式的通知文稿。
例如:
(12)5日(星期四)、6日(星期五),5月7日(星期六)照常公休,4月30日、5月8日上班。新華社2004年新聞稿
(13)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職權,中央不予變更,各級官員照常供職?!吨袊灼鞑氐闹鳈鄽w屬與人權狀況》
2.“照樣”常見于口語中,表達依照某種樣式做的意思。
例如:
(14)方說:“小氣不丟人,節(jié)約事情大。要不是國家政策好,咱們還不得照樣吃蔓菁、紅薯,吃高梁面嘛?!?994年報刊精選
(15)“我二十幾歲就做大官了,不比你們現(xiàn)在懂得多,不是也照樣干?”1993年人民日報
另外,含有“照樣”的句子,前后句意是轉折關系。
例如:
(16)它喝一次水后,可以幾天幾夜不喝水,照樣行走如常,人們稱之為“沙漠之舟”。《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17)我在上海長大,那是中國最現(xiàn)代化的城市,你不懂中文照樣可以過得好好的。在美國也住了一陣了,它也改變了我。姚明 《我的世界我的夢》
新華社2004年新聞稿
示例(16)中,前半句陳述幾天幾夜不喝水,按照常理,我們會認為下句會說不喝水的結果,但是用了“照樣”后,先后有個轉折關系,讓讀者看后覺得非常神奇,加深讀者對此的興趣。
3.“照舊”的使用范圍比較廣泛,只要表示動作、行為繼續(xù)不變或恢復原狀意思的口語或者是書面語中基本都可使用。
(18)瞧瞧可以,要是一個勁兒往后看,車非開翻不行!所以我還是回來照舊開我的車。張賢亮《肖爾布拉克》
(19)臺灣現(xiàn)任文武百官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只可提高不準降低。陳敦德《國共未能實現(xiàn)的第三次握手》
四 總結
一般來說,每個人運用詞語是根據(jù)長期記憶儲存在腦海中的語義、語境和語法來實現(xiàn)的。當出現(xiàn)與儲存在腦海中的詞庫相類似的詞語時,人們會習慣性地將二者或多者進行比較。但是要想做到正確地辨析出詞語的差異那還需要對詞義相當熟悉。約翰內絲·恩格爾砍普著的《心理語言學》中寫到:“提取詞義時,最先被激活的是由詞聯(lián)想起來的概念,那些特征構成了一個概念,這與個體經(jīng)驗中的詞所指的是哪些非語言的客體和事件有關。因此人們會根據(jù)這些經(jīng)驗形成一個概念。此外,從這些被激活的特征反過來尋找客體和事實,結果發(fā)生了從語言到非語言的過渡情況,如果想重新用語詞來表達,它將削弱這個客體的那些特征,反過來則依賴于超越語言輸入概念特征的非語言客體的語義特征?!币簿褪钦f,當出現(xiàn)了關于“照舊”、照樣”、“照?!钡奶钤~習題時,我們首先會搜尋作為長時記憶儲存在大腦中關于它們的語義解釋,然后就會想到把它們和相關詞語搭配在一起進行比較,比如:一切( )、( )上課、( )營業(yè)等等,結果對比完發(fā)現(xiàn)它們意思相同,而且在短語或者句子中所處的位置和語境也是相同的。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
[2] 漢語大詞典.[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
[3] 楊雪梅.漢語近義詞語辨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 【德】約翰內絲·恩格爾砍普著,《心理語言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