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了《青蛙看?!愤@一課,學生們高漲的興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在語文課堂上出新,出奇,巧妙設點?如何讓孩子漲涌起學習的欲望,澎湃著學習的激情,激情而又富有理性,興奮而又平實地進行學習呢?回顧課堂,巧妙布局。
閃光點一:串詞成句,回顧前文
課前導入,出示詞語,排列成階梯狀。讓孩子讀準詞,“爬上”詞語臺階奪紅旗。孩子興致濃厚。最后留下兩個詞語“口渴”“喝水”,比較異同。用“渴”字說詞,引出“渴望”,讓孩子用“渴望,失望,因為……所以……”連在一起句子,既復習了課文的一二自然段,又將字形比較、句子訓練有機地糅合在一起,使課堂一開始就洋溢著濃郁的學習氛圍。
閃光點二:角色扮演,體悟品讀
讓孩子通過自學畫出小松鼠和小青蛙說的話。分角色讀文。注意這個時候的分角色讀文不再是走過場,形式主義,而是整節(jié)課的朗讀指導重中之重,層層深入地指導朗讀,讀中感悟。指名一個孩子扮演松鼠讀:“你想看海嗎?”師提示:讀出熱情的感覺了嗎?你也來演松鼠,再熱情地讀一讀。一個孩子扮演青蛙讀:“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睅煟骸澳阈那樵鯓?”“失望?!薄澳闵钪杏羞^失望的時候嗎?來說一說?!薄霸侔堰@種失望的感覺送到課文中去,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誰也來當小青蛙?”“老師從你的表情中已經(jīng)感受到失望了!誰再來試一試?”(由師先固定選出青蛙和松鼠兩個角色,戴上頭飾,生動表演,換位思考。然后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失望”的心情。通過層次性的朗讀指導,使孩子在讀中品悟,感受青蛙的心情由渴望——失望——高興——實現(xiàn)愿望的心理變化過程,還關(guān)注到文中多次出現(xiàn)的感嘆號、問號的語氣變化。)
閃光點三:互動體驗,共享感受
分角色表演完小松鼠和小青蛙對話部分后,放手讓孩子同桌之間互相演一演,師再參與表演。師表演小松鼠。對話中,有這樣的句子:“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不知不覺,它們已經(jīng)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弊x到這兒時,青蛙跳的音樂聲響起,老師領(lǐng)頭,“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來,孩子們,大海就在前面了。加油跳啊!一,二,三加油!”老師雙手叉腰往講臺前的石階上跳,孩子們原地跳。師采訪:“小青蛙跳了這么久你的感覺怎樣?”經(jīng)過現(xiàn)場模擬跳躍,親身體驗,更能體會青蛙的辛苦以及它的努力和堅持。師:“把這樣的感覺送到句子中,再讀讀文中的句子?!边@時候的朗讀的感覺就和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師:“要爬這么高的山,我們還是勸小青蛙不要跳了,好嗎?”“小青蛙你愿意嗎?”“不愿意。”師引讀:面對這么高的山,小青蛙——(生:)還是這樣一級一級往上跳。師再引:遇到了再大的困難,小青蛙——(生:)還是這樣一級一級往上跳。(反復將“一級一級往上跳”作為一個訓練點,放在不同的語境中,讓孩子體會青蛙的堅持不懈,進而產(chǎn)生共鳴。語言點的訓練和思維的訓練結(jié)合在一起。)
閃光點四:拓展延伸,課內(nèi)外結(jié)合
作業(yè)一:爬到山頂?shù)男∏嗤芑氐匠靥吝吅?,遇到了也想去看大海的小螞蟻和小蝸牛,它會對它們說些什么呢?回去想想,編一編故事,也可以寫下來。作業(yè)二:回去閱讀《課文同步拓展閱讀訓練》中的《小老鼠觀?!?。將課文延伸,課內(nèi)外結(jié)合,使語文走出課堂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
相信一名好的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是孩子中的一員。和孩子們共呼吸,同進退。老師的一喜一怒都隨著學生而動,融情于文,課堂上自然一片春光燦爛。
?。ù筮B花園口實驗小學)